魔兽归来,可还记得这位「烧脑」导演?

狗叔影视 2024-06-26 12:13:29

6月27日,魔兽世界重开。

谨以此文庆贺,可惜大叔我肝不动了。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摇滚老炮们对这组歌词并不会陌生。

英雄联盟的“飞机”玩家也不陌生,但他们难免心怀好奇:汤姆少校究竟是谁?

汤姆少校来源于「Space Oddity」这首歌,由摇滚巨星“宝爷”——大卫·鲍伊于1969年创作。

据鲍伊解释,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他创作这首歌曲的灵感源泉。

歌曲推出不久,阿波罗11号就载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可惜人类驻足宇宙的短暂旅程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终结。

大卫·鲍伊 & Space Oddity

由于歌曲经典,寓意深厚,「Space Oddity」一直是不少影视作品的选配插曲。而汤姆少校迷失太空的故事则被不同导演赋予了更多含义,蕴藏出无数的情感寄托。

2016年1月10日,大卫·鲍伊病故。

2018年2月7日,SpaceX旗下的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马斯克在火箭里放了一辆特斯拉,循环播放着这首歌,在太空中漫游10亿年,可谓:钢铁直男之爱。

特斯拉跑车、“宇航员” Starman以及循环播放的歌曲

时至今日,“宝爷”的故事结束了,小鲍伊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1. 极客传说——从摇滚之子到电影导演

1971年5月30日,大卫·鲍伊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他与第一任妻子安吉拉·巴纳特的儿子。

他给孩子起名:佐维尔·鲍伊(Zowie Bowie)。

Zowie可以理解为美国人口中的:哎呦,不错哟。这得有个多么“不靠谱”的爹才起了这么个名字。

1974年大卫鲍伊与第一任妻子安吉和小邓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阿姆斯特酒店

因为名字,小鲍伊没少受同学们的取笑。

也罢,既然这名字不好,咱改还不成嘛。

于是,他选择更名Joey,摇身一变成为了乔伊·鲍伊(Joey Bowie)。

1976年的乔伊·鲍伊

1980年,大卫·鲍伊与安吉拉离婚,大卫用75万英镑买下了儿子的全部监护权,并带着儿子来到纽约。

“我被以古怪的方式抚养长大。”

父母离异,小鲍伊过起了摇滚明星一般“居无定所”的生活。

演唱会的夜晚,他会一边听着粉丝尖叫,一边在后台畅游在自己的世界中。

除了摇滚,老鲍伊对科幻电影也充满着资深票友的迷之热爱。他带着孩子看弗里茨·朗的《大都会》,教他如何使用8mm摄影机,“他用一种很可爱的方式教我拍电影的基础,比如,如何使用故事版,如何写剧本,布灯。”从那时候起,小鲍伊就把自己的玩具作为“演员”,拍摄起定格动画。

“女装大佬”的电影兴趣要从娃娃抓起

1984年,明星老爹飞来飞去,13岁小鲍伊被送到了苏格兰的高登斯顿皇家学校。英国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和他们三个儿子都毕业于此。

异国他乡,孤身一人,敏感年纪,对小鲍伊来说无异于人生的至暗时刻。

但他靠着菲利普·K·迪克与J·G·巴拉德的小说撑了过来,结果因为上课睡觉所引发的连锁问题而被学校开除。

18岁时,为了摆脱父亲带来的影响,小鲍伊再度更名,启用祖姓Jones,从此乔伊·鲍伊变身为邓肯·琼斯。

1995年,邓肯回到美国,在俄亥俄的Wooster文理学院攻读哲学,后因为一个姑娘转投范德堡大学,可惜最后既没得到姑娘的芳心,也没拿到学位。

名字虽然改了,但好运尚未到来。

于是,老鲍伊想叫儿子子承父业——孩子,当你出生的时候,整个摇滚界轻声唤出了你的名字——Zowie哎呦,不错哟。

然而,童年激发出的电影梦想实在太浓郁,邓肯对摇滚乐没什么发展兴趣,“我父亲真的很想让我学一门乐器,不知道是不是潜意识的作用,我在乐器这方面真的很废柴。他说,'你必须多练习...',然后我说:‘但我并不想练...’”。

他有着自己的梦想:电影。

于是,邓肯进入伦敦电影学院攻读,随后参与游戏制作,并短暂加入过托尼·斯科特的公司。

对于这位托尼这位“老师”,邓肯直言不讳:“就像上了电影高级班,他给我解释拍摄的流程,回答我各种问题,也让我真正明白自己要想什么。”

2002年,在托尼的建议下,邓肯拍摄了首部短片《口哨》,然后通过各种广告、MV磨砺技能。

2006年,邓肯为英国时尚品牌「法国链接」拍摄了一则“功夫Lesbian”的广告,引发争议。片中两个妹子各种功夫PK,然后就出人意料地激情热吻起来。

不能忍啊!怎敢在广告中如此辣眼?一时间“粗俗”、“下流”、“豪放”成为了广告界邓肯的标签。不成想这条广告最终入围戛纳国际创意节,让邓肯在业内名声大噪。

此时的邓肯已经年过而立。

不过好菜不怕晚,业界终究等到了这位名门之子从摇滚到电影导演的转变。

2009年,经过一番酝酿,邓肯推出了独立制作的《月球》。

《月球》片场

这部高分好评之作,其实只用了33天拍摄、1名演员、不到500万美元的投资,最终换来了976万票房,外加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处女作奖,雅典、加泰罗尼亚、爱丁堡、西雅图等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大片时代,科幻电影更是吞金巨兽,能有这样的斩获,这部处女作起点已经很高。

《月球》摆脱了科幻电影类型化的束缚,安静而诡秘,在心理层面上的挖掘代替了传统视觉奇观,立意与技巧颇为考究。

邓肯·琼斯和老爹“宝爷”在《月球》首映现场

在圣丹斯电影节宣传本片时,邓肯回忆:“我是个极客,是那种不可能被引入名人世界的孩子。我非常内向,在人群中还会感到不适。这十天的时间我掉了5公斤,压力太大了。”但掉肉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老父亲大卫·鲍伊在电影节的意外现身,“他当然喜欢这部电影,不过,重要的是此时,我们都意识到,这是我一生都在期待的时刻,终于可以摆脱父亲的光环与影响。”

于是,人们放下了所有戒备,不再对这位新人注以“星二代”的怀疑目光,开始憧憬他的未来。

2年后的2011年,邓肯推出了第二部长片《源代码》,依旧简短而巧妙,我们也更加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作为一名电影导演的身份。

《源代码》片场,邓肯 & 杰克·吉伦哈尔 & 米歇尔·莫纳汉

2016年,邓肯接手了第三部长片,大制作、大IP的烫手山芋——《魔兽》,过亿魔兽争霸玩家、600万魔兽世界玩家的情怀期待。

一个世界在等待。

在这个世界,邓肯有一个不到60级的部落战士号,制作人费尼根是人类圣骑玩家,演员罗伯特·卡新斯基的DK秒伤能进世界排行,如此之多的游戏经验丰富了影片的粉丝基调,同时,作为导演的邓肯也尽可能地去照顾非游戏玩家。最终,1.6亿美元制作成本,换来4.3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粉丝们钟情,为了情怀和艾泽拉斯走进影院;不喜欢的人则抛出了不下10个理由来论证本片的失败。

游戏改编类题材依旧充满争议,在大IP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金角大王”、“食人魔”邓肯现身北京三里屯魔兽展现场

释放完《魔兽》大招,邓肯一直处于技能CD(冷却时间)。

缓解2年,他开放了新的副本——一封写给《银翼杀手》的情书——《缄默》。

结果却是:差评低分、混乱不堪,充满了毫无意义的赛博朋克之风。

邓肯迅速被网友定性:“跳水跳地比布洛姆坎普还要厉害。”(尼尔·布洛姆坎普,凭借《第九区》一战成名)

我们不禁好奇,那个曾经的科幻片新贵,拥有着奇异构思的邓肯·琼斯究竟去了哪里。

2. 极客臻选——邓肯·琼斯的科幻秘宝

邓肯大器晚成,并不多产。

《魔兽》之后,《缄默》跳崖,加上他在Twitter上堪比“懂王”般的活跃度,着实叫人对这颗新星的职业生涯操碎了心。

之所以还能被大家铭记,还要得益于10年前《月球》、《源代码》所积累的高口碑。

那么,摇滚巨星之子的科幻魔力是什么?

A. “新瓶装旧酒”

科幻题材毋庸置疑地具备了有违常规的奇思妙想,能够给予创作者更多思考的可能性,以及与观众的对话方式,别忘了邓肯可在Wooster文理学院念过哲学。那种人类终极问题怎能在他的作品中缺席——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真正的“自我安慰”

《月球》里的萨姆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当知晓了5号、6号以及尚未激活的N号,这对自己这个4号来说无异于一招绝望打击。

然而,这些对5号、6号来说又何尝不是痛楚?5号称呼孩子为“宝贝”,而那一头,孩子互换他真正的父亲;6号得知深爱的“妻子”苔丝已经离世,那份深厚的爱令人动容。但无论是几号,他们醒来时都和《源代码》中的史蒂文斯一样,迷茫中询问:“我在哪?”这个问题不仅是角色的通关剧情,也是邓肯做出的陈套埋点:选用悬疑性的科幻题材承装人类终极问题,拷问人性抉择,毕竟这种问题自带亘古光环,永不过时。比如:

#克隆技术是否有违人伦道德#

邓肯没有明确回答,而是从克隆人角度出发,展现他们在身份认知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痛苦,以及精神世界的空闲和孤独。

所有的萨姆都在启发我们,真有那一天,我们作何选择。

#科技发展违背人类传统观念#

邓肯也没有明确回答,这似乎那个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

他只是想到了,并把科技能够带来的益处与被赋予使命而必须牺牲的角色呈现在一部影片中。对于了解真相的史蒂文斯来说,这不啻于参加了PDD的榨取实验。

B.悬疑设计

邓肯很懂悬疑技巧,他将希区柯克一般的技巧应用在科幻题材之中,从《口哨》到《源代码》,善于通过精准控制信息量来引导观众的“参与”。

Gerty,茫茫宇宙中的一抹温暖

早年间的《月球》,萨姆的合同即将到期,遭遇意外事故,醒来后呼叫维修服务,结果发现了另外受伤的自己。两个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克隆人的身份,更令人胆寒的是:克隆体的3年寿命、海量克隆体的存在,以及地球上恍如隔世又异常残酷的现实。

一切都宛如片中AI助手Gerty所执行的程序,精确地逐层释放信息量,不断加强共情感与心理功效。

这种技巧也被成功移植到《源代码》中。

从往复绝望到最终幸福

片中,我们看到了史蒂文斯的回忆,被设定在某种精确地“思考的出发点”——驾驶舱。然后大家随着剧情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恍然大悟,迎来了叙事高潮和酣畅淋漓的尾声。

可惜在《缄默》里,那本应美妙的悬疑设计实在干瘪,白瞎了邓肯多年积累下的名望。

C.冷峻风格

如同极寒的太空,邓肯在审美构成上很喜欢使用冷色调,充斥着某种清晨弥漫寒气的金属质感。

邓肯中意的幽闭空间

一方面,他创造幽闭,借用空间构建心理压迫感。

《月球》中的空间站,《源代码》中的“驾驶舱”。

空间越小,需要的角色数量和人物设定就越单纯,更容易刻画出角色特征与情感表达。大场景有大的玩法,小的也不代表“简单”,就如《金玉满堂》中的各种菜品,任君品鉴。

另一方面,他制造冰冷。

邓肯钟情白、灰、黑等冷色调,塑造肃杀情境与不寒而栗的氛围,折射出人类未来的冰冷内核。

空间站里干净、泛白,毫无尘埃,充满了无情感的机器和科技设备,似乎人类身处其中也会变得毫无温度;史蒂文斯则“身处”在狭小、黑暗的类似于钢铁牢笼一般的“驾驶舱”,对于灰、黑色调的成功使用,呈现出强烈的色彩收缩性,进一步加重视觉幽闭感。

凭借“秘宝三招”,邓肯形成了“笔笔出乎意料,点点情理之中”的艺术风格,于尺幅之中,发人深思。

可惜近年来江湖中再难见闻。

3. 宅男未来——成为科恩还是昆汀?

年轻时的邓肯,我们总迫不及待地从他脸上来寻找大卫·鲍伊的印记。

如今的他往往呈现出略显邋遢的形象——大胡子、胖大叔。

邻家宅男,胖叔邓肯

回想起十几年前,38岁的邓肯做好了所有准备,要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他兴奋地说:“我很高兴等到现在才开始,我的成长多少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如果一切开始得太早可能会毁掉我... ... 人们将以我个人的努力作为评价标准。”

的确,邓肯成功过。

凭借有限空间+较少角色+极简设计+创意脑洞,展现出他的独特风格,让观众时刻保持参与,紧跟节奏,经历过山车般的叙事体验。跌宕起伏环节下,他还能从另类视角思考人类存在与人性抉择等哲学问题,完成自己的思想表达与审美诉求。

这才是大家喜爱的邓肯。

… …

2016年,影院。

《魔兽》结尾。

奥格瑞姆从死去的杜隆坦口中拔掉了一颗牙齿,准备留给杜隆坦的儿子萨尔,完成父子间的精神传承。

2011年,《源代码》首映,邓肯与老爹

如今,老鲍伊故去多年。

尽管邓肯没有完成老爹在摇滚界的传承,但他们父子间关于电影艺术的话题得到了新的延续。邓肯说:“我对自己有着长期的规划,希望以后能像科恩兄弟或者昆汀一样,能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2004年,年近50岁的科恩兄弟带来了《老妇杀手》这出黑色喜剧。

2012年,49岁的昆汀上架《被解救的姜戈》,顺道重剪了《杀死比尔》。

如今,邓肯已经50多岁,未定名侠盗骑兵电影还在酝酿中,不知道能否与他一起“雪耻蒙光”,反转月球,重拾摇滚之子的幻想源代码。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Duncan.”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Duncan.”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