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忧遁草(鳄嘴花)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忧遁草是一个民间叫法,据说在东南亚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泰国)把这种植物叫“忧遁草”,可能与当地方言对学名或俗名的音译有关。这种植物的正式中文名称叫鳄嘴花,这个名称出自《海南植物志》,因其花朵形似鳄鱼嘴而得名。别名还有竹节黄、柔刺草、竹叶青、青箭、扭序花等。学名为Clinacanthus nutans(Burm.f.)Lindau;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木兰纲唇形目爵床科鳄嘴花属高大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忧遁草(鳄嘴花)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四川等地;野生于低海拔稀疏林下或灌丛中。近年来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它喜阳光,喜湿润气候,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常采用扦插繁殖。

3.外形特点
植株:高大草本,直立或有时攀援状;茎圆柱形,表面有细密的纵条纹,近无毛。

叶:单叶对生,无托叶;叶片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4厘米,顶端弯尾状渐尖,基部稍偏斜,叶边近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6毫米左右。

花:聚伞花序紧缩成头状生于枝顶,花序长1.5厘米,有腺毛;苞片线形;花萼深5裂,裂片披针形,长8毫米左右;花冠深红色,有柔毛,冠管稍窄,基部内弯,喉部逐渐扩大,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2浅裂,下唇3裂;雄蕊2,雌蕊和雄蕊光滑无毛。春夏季开花。


果实:蒴果未见。
二、忧遁草(鳄嘴花)的主要用途
第一,药用。它的全株药用,味微涩,性凉,具有清热除湿、清热泻火、活血调经、凉血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接骨功效;主要含有类黄酮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食用。忧遁草(鳄嘴花)的嫩茎叶和嫩梢可作蔬菜食用,可凉拌、炒食、与猪骨煲汤、泡水、煮粥、榨汁等用;据资料,忧遁草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为近年来新兴发展的一种野生蔬菜。

第三,观赏用。忧遁草(鳄嘴花)的花红色,形状似鳄嘴很别致,有观赏价值,可在路边、墙垣丛植或片植应用。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