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妇女卫生用品和婴儿纸尿裤行业存在的乱象,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权益,规范卫生用品市场秩序,4月份,我市对辖区内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一轮排查,原本我市有4家生产婴儿纸尿裤的企业,其中3家企业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于2024年有效期届满后未申请延续,经实地核查,确认上述3家企业已停止经营活动。
4月9日,益阳市、赫山区疾控中心(卫监局)的执法人员联合行动,依据国家、省疾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带着《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相关标准规范,直奔我市辖区内唯一一家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开展了监督检查。
全面排查,确保生产环节合规
市、区两级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深入该企业生产车间、原料间、更衣室、成品仓库等关键场所,对企业的生产环境条件、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检验记录和生产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检查。重点查看了每个投料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出厂检测情况,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同时,要求规范废次品处理流程,确保分类监督及综合评价工作落实到位。

图为市、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企业生产车间开展监督检查
抽样检测,保障产品质量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市级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随机抽取了4款婴儿纸尿裤产品,送至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按照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检测内容包括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多项指标,确保产品卫生质量达标。后续,市疾控中心(市卫监局)将根据检测结果,若发现抽检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不合格问题,将依法立案查处,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普法宣传,强化企业自律意识
检查过程中,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向企业普及了《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督促企业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卫生规范,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料和翻新产品的生产行为。通过现场指导和法律宣传,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从源头保障所售卫生用品质量安全。
问题整改,形成监管闭环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该企业存在消毒设施使用不规范、成品仓库储存未严格隔地离墙等问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现场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
持续整治,构建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市疾控中心(市卫监局)将持续加大对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规范、产品质量可靠,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此外,还将通过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等方式,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公众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益阳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