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腾讯都是互联网界巨头顶流,但是你知道在今年年初这两大巨头差点开始掐起架来了吗?当时华为对外宣布在手机等平台全面下架腾讯游戏,随后腾讯游戏回应双方未谈拢择期再谈,原因就是双方合作出现分歧。
当然你别以为华为是好样的,为了青少年的健康下架了腾讯游戏,为青少年的成长助力。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大佬们的斗争怎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说到底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衡,华为自然不乐意了。因为双方在渠道分成方面没谈拢,所以才有此一举。
利益之争不过后面的反转也是让人极度吃惊,刚下架没多久,就光速恢复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腾讯系游戏产品的重新上架,貌似某些人的天真愿望被彻底落空了。这次的争议其实就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博弈,开发商和渠道商的较劲。
为什么会有此变故呢?原来在手游《使命召唤》上,腾讯游戏方面希望将分成比例改为3:7,这样一来自然让另一方极为不爽了。要知道游戏行业的分成流水一直很高,国内安卓应用商店游戏类分成高达50%,而苹果和谷歌只有30%,自然差异不小。
华为为何发难而且华为在海外为了扩展自己的应用生态,给予海外开发者的分成很高,甚至在HMS游戏App开发者高达85%,可见为了扩张华为下的心血很多。为了获取华为应用市场的这些流量,因此腾讯才会选择跟其合作并妥协,但用户依然可以通过第三方获取下载游戏。
据传腾讯游戏对于其他厂商都在要求拿下更高额的分成收入,因此才会突然叫交恶。因为游戏商和渠道商一直存在利益关系,一方面,游戏公司受益于手机应用商店带来的流量;另一方面,游戏公司的利润受到终端公司的牵制。
行业常态而且现在的渠道商基本上占有很高的话语权,毕竟占据着流量的入口,很能影响到这部分人群。而且腾讯游戏近些年和其他的平台争议也很多,而且相似的情况屡屡出现。国外为了对抗苹果和谷歌的高昂收益抽成,《堡垒之夜》绕开这两方渠道供用户下载,继而被苹果和谷歌抵制。
前段时间《原神》和《万国觉醒》在很多主流商店都无法提供下载,更是印证了这类事件。所以渠道商的分成有时候跟开发者相媲美,导致开发商的收益远远低于预期,规模小的公司基本上难以为继。
渠道商和发行商矛盾对于渠道商的主导权到底是越来越重要还是越来越弱,网上观点众说纷纭。一方面人们觉得随着网络兴起、短视频等平台的崛起,很可能绕过传统渠道商来获取客户和流量。另一方面人们觉得渠道是绕不开的大头,毕竟应用商店下载才是主流渠道,这一点是难以绕开的。
像这次的华为和腾讯光速和好事件就是如此,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腾讯根本不可能绕过华为的终端应用商店,一旦取消损失无疑过于巨大。而且很多平台和品牌对于第三方下载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限制,恨不得直接将这样的下载方式扼杀住。让用户只在自己的应用商店下载,但如此这般过于不和谐。
之前腾讯也跟华为有过争端,因为华为用户下载“应用宝”等腾讯应用时,会显示提醒风险安装,于是腾讯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其告上法庭,但是最终败诉。细心点我们会发现,国内安卓手机应用市场的分成比例“过高”,已经是一种常态,一直双方都有不少的摩擦,只是未最终闹翻而已。
受苦的还是氪金的你腾讯作为游戏行业的巨头其实都获利不少,不管是华为还是腾讯最终收割的还是用户,像腾讯每年不知道从游戏行业收割了多少钱。
以王者荣耀这些游戏为例,随便一个皮肤都能赚上好几亿,要知道这个东西可是虚拟的东西,无非就是换了个外形,但依然不少的游戏狂为之疯狂氪金,买件衣服、买双鞋好像舍不得花钱,但是一提到买皮肤眼睛都不眨一下。
甚至有的皮肤动辄好几百,顶一些人好几天的工资,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觉得可笑。
而且别看腾讯和华为在因为游戏的事情上闹开了,以为手机上不会再出现腾讯游戏,以后的手机环境就能得到巨大改善,其实不然,个中种种也只是大佬们利益点没谈拢而已,不管结果如何,吃亏的只会是大众,是你那可怜的虚荣心。
你为英雄穿上“衣服”后,是否能记得为自己添衣加袄呢?虚拟中的你哪怕再厉害无敌,现实中过得一塌糊涂又有何作用?
所以清醒点吧!
无锡创元传媒: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