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考诸清十二帝,你找不出任何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昏君、暴君。
创业之主皇太极、顺治自不待言,若是昏君、无能之辈,如何能南灭南明,北镇蒙古,东服朝鲜,西安中亚而四海宾服,定鼎中原?
(皇太极)
开创了盛世的康雍乾三代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仁厚之主嘉庆,抠门皇帝道光,苦命皇帝咸丰,囚徒天子光绪都说不上坏人,唯有同治帝在私生活上有些夹杂不清,但也在曾、左等人的辅弼下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起码没有拖后腿。
至于六岁退位的溥仪,实在没他什么事。
(清十二帝)
就是这么一个王朝,却排在了现代网民咬牙切齿的首位,什么朝代粉都有,就是没有清粉,就算有,也是人人喊打。
原因何在?
一、一代明主引领下的中衰公元1796年,乾隆六十一年,也即嘉庆元年。
紫禁城前所未有的热闹,爱新觉罗永琰正在举行登基大典。
典礼之盛,非但有清一代独有,甚至可能是中国王朝史上所独有。
原因无它,乾隆还活着。
(乾隆)
历代帝王登基,多是先王已死,新王即位,国丧期间,八音遏密,礼器都是陈而不奏,故此所谓登基大典,实在是不隆重得很。
然而嘉庆不存在这个问题。
早在乾隆登基之初,就发下宏愿,不超过他爷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
(嘉庆登基)
他即位时二十多岁,而康熙幼年登基,他大概觉得自己不会再活六十一年了。然而可能是基因太好(其母富察氏85岁还能登泰山),到了乾隆六十一年老头身体还很健硕。
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又不能咽回去,只好不情不愿地在这年元月一日脱袍让位。
那么,新皇帝干的如何呢?
《清史稿》评价他锄奸平寇,勤政为民,治国有方,是天下大治之原,加之品德高尚,宽厚仁慈,堪称一代明君。
(乾隆)
那边那位可能要说了,这《清史稿》是著名遗老赵尔巽编的,当然要给旧主子唱赞歌,不可信。
那么我们看看外人怎么说的。
朝鲜在明清两代都是中国藩属,其使臣来往北京,留下一本记载见闻的《朝天录》,明清易代后,改称《燕行录》。
(嘉庆)
《燕行录》上说,嘉庆即位初年,能稳住和珅,是他的智谋,平灭川陕白莲教起义,是他的勇略,处理犯罪的官员,不胡乱牵连,是他的仁厚。
不止如此,他还主动放弃营建沈阳陵寝,亲自布置赈灾,可谓节用爱民。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嘉庆中衰。
(燕行录)
二、抠门皇帝、苦命皇帝与囚徒天子嘉庆之后的皇帝是道光,在他还是皇子时,就于天理教入侵皇宫一事中有英勇表现,受到嘉将。
作为清代唯一一个嫡长子即位的皇帝,私德优秀,关于他节俭的故事,不一而足。
穿打补丁的龙袍,皇后过生日只请臣子吃一碗打卤面,每天晚上只吃一张烧饼,把省出来的钱填补国用。
在公事上,他任命一代贤臣陶澍,改革两淮盐务,扫除了自乾隆朝以来的积弊。
(道光皇帝)
道光过后,是苦命皇帝咸丰。
咸丰皇帝也是一位克勤克俭,踏实肯干的皇帝,他每日深夜起床,工作到早上6点,再去给太后请安,一丝不苟,终年不辍。
他即位之初,就罢免了前朝昏迈老臣穆章阿和耆英,整顿吏治,惩处贪腐,显示出有一番作为的样貌。
(咸丰皇帝)
在戊午科场案中,咸丰皇帝不顾众人劝阻,出重手处死了贪赃枉法的主考官柏葰,使科场为之一新,终有清一代,科场成为了贪腐横行的晚清唯一的净土。
他任用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肃顺等人,都是有所作为的贤臣。
咸丰之后的同治很短命,在慈禧的垂帘下也没什么作为,但也没什么恶名。
(曾国藩)
同治之后的光绪,是著名的囚徒天子。
据光绪皇帝的起居注官恽毓鼎回忆说,光绪聪明好学,奋发有为,自登基以来,未曾一日辍朝,参加典礼时,即使路有风雪,仍然前行无阻,兢兢业业。
在戊戌变法一事上,光绪皇帝也可谓尽了力。
在变法遇到阻碍时,他的处理也不可谓不英明果决,他召见伊藤博文,试图让他居中调停,使慈禧不阻碍变法。
另一方面,他又召见握有兵权的袁世凯,以防不测。
(光绪)
最后,他给杨锐等人发密旨,不同于大忽悠康有为的胡编乱造,密旨的原意是让杨锐等人找出办法调和自己和太后的关系。他知道不管主观愿望如何,没有慈禧的支持,变法不可能成功。
可惜他遇到的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之上的慈禧,变法功败垂成,不能说这是光绪的错。
溥仪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实在没有任何责任。
三、没有昏君的王朝为何灭亡怎么?又是翻案文章?
放心,清朝的案翻不了,其灭亡自有深层原因。
首先,是潜滋暗长的腐败难以遏制,早在乾隆朝,光是“盐引案”这场大案,贪污数量就达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地四分之一,更不必提巨贪和珅。
(和珅)
嘉道以后,腐败之风更是无法遏止。
道光节俭,但这种节俭连他周围的人都无法影响,官员们表面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糊弄皇帝,背地里奢侈无度。
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了他很多亲历,官员们迎来送往,吃喝之铺张,让抠门皇帝无法想象,光一尾黄河鲤鱼,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收入,每次办酒席,桌桌都要有。
道光晚年的银库大案,更是彻底击垮了他,亏空900万之巨,这要啃多少烧饼才能省出来。
(道咸宦海见闻录)
其次是王朝机器的日益失灵。
到了清朝中叶,官员们早已习惯于玩忽职守,嘉庆时代的兵部失印案,兵部大印丢了,主管官员居然两年多都没发现。
嘉庆在顺贞门遇刺事件更是荒唐,一个厨子直挺挺的持刀走向皇帝,在场的百余名大内侍卫居然呆若木鸡,这些人都是世代相继,缺乏淘汰机制,早已不复祖先之勇。
赋税制度也是漏洞百出,官员们用各种“陋规”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阳奉阴违的官员)
清朝的灭亡,是整个王朝制度和一个王朝的双重衰落,不是某个试图励精图治的“明君圣主”可以挽救的,没有昏君,更是深层的说明这一问题。
王搏壮
昏君的定义可以开阔点,勤政也可能是昏君,逆历史潮流,忠奸不分,是非不辨,损害人民利益的,都是昏君。
失败 回复 01-21 07:58
清朝兴文字狱,别说骂,但凡皇帝看着不舒服,直接杀全家,严重点九族起步,明以前好歹非大罪不诛九族,在清朝诛九族杀全家那是基本操作。所以那些文官记录肯定往好的吹,至于民间野史?有,但很少,一个是满清严打教育,一个县都不一定有一所私塾,很多县缺读书人到连县志都写不了。
抖之
昏是不昏就是蠢,不开化。
友友
弯道超车呗!清朝在守成,外国却在工业革命
〆雨落倾城づ
闭关锁国就是关起门来自己意淫,看不到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当然自我感觉良好了。满清帝王将相没几个明君,都是败家子的玩意
taotaoztt
老妖婆得背锅[得瑟]
用户14xxx09
清朝皇帝还有叫龟田的
驻地球大使馆
没有一个帝王愿意看着自己的江山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