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大师》中国版:“没有不可能”的乐高®积木颗粒

冷眼看电视 2023-12-18 15:20:40

2017年,《乐高大师》在英国诞生,并迅速成为热门IP风靡全球。

2021年,先后在十余个国家推出后,《乐高大师》中国版首次亮相深圳卫视,正式向中国家庭展示了乐高®积木颗粒拼搭的魅力和创造力。

顶级乐高玩家两两组队,根据当期主题,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设计与拼搭。评委由专业的LCP(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担任,比赛优胜者可获得“乐高金砖”,而各期的最后一名则将面临淘汰风险,直到最后一期决出真正的“乐高大师”。

极简的赛制,极致的作品,大师们每一期的“神仙打架”在不断冲击着观众们的兴奋阈值。

风靡全球的《乐高大师》IP能否在中国站稳脚跟?《乐高大师》的中国本土化又如何走出自己的风格?

现场探班、对话《乐高大师》主创团队,冷眼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风靡全球的《乐高大师》因何落地中国?

解析一档垂直领域的节目制作,了解该垂类本身是回答一切问题的根本。

风靡全球的《乐高大师》IP能否在中国站稳脚跟?

那要看中国市场能不能接住这一选题。

实际上,乐高积木早已在中国扎根多年。2023年,还恰好是乐高集团进入中国的第40周年。

从1958年正式取得专利的一块积木,到如今已经飘洋过海到130余个国家,乐高积木早已不再是一块小小的积木颗粒,而是逐步成长为全球积木行业的绝对翘楚和创新的代名词。

乐高积木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仅以2018年的数据相比,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国开设的乐高品牌零售店数量已从50家增至469家,覆盖的城市也从18个翻倍增至122个。

几乎惊人的市场数据为最初的疑问带来了明确的回答。

与其说《乐高大师》引入中国是一次绝佳的尝试,不如说《乐高大师》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已经成为了必然。

与市场一同为《乐高大师》的到来而狂欢的,还有乐高积木独有的高阶玩家群体们。

与一般的玩具公司不同,乐高积木拥有着一群极具黏性与创造力的特殊玩家群体,MOC玩家(MOC:My Own Creation, 意指玩家用乐高积木进行的自主设计与创意搭建)。除了对乐高积木套装的狂热,MOC玩家把重心放在了对乐高积木的个性化创作与设计。他们通常具备着极高的拼搭技术水平,甚至能够做出惊讶专业乐高设计师的精妙且极具创意的作品。

那么,从小玩七巧板长大的中国玩家们又怎会玩不转乐高积木的拼搭呢?

随着乐高品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中国高阶玩家异军突起。

2017年,蒋晟晖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位乐高®认证大师(LCP: 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而目前全球唯一一位女性LCP玩家,侯唯唯,也正是来自中国。当然,二位也正是陪伴《乐高大师》走过两季的专业评审。

今年4月,来自中国的MOC玩家杨洋投稿作品《亚当斯一家》(The Addams Family)成功通过LEGO Ideas平台入选成为2023年第一轮IDEAS审核的作品之一。

极致的圈层效应、巨大的玩家体量,赋予了《乐高大师》中国版在垂直领域和卫视合家欢的双重优势。而属于《乐高大师》本土化的内容究竟要如何落地?则是节目组要面临的正式挑战。

综艺引进VS在地创新,海外爆款综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有一天,我们能不能看到别的国家在节目里借鉴我们的玩法?”

在与节目主创团队交流的过程中,冷眼被制作人张朋老师的一句话所深深打动了。

《乐高大师》是一档在赛制设计和节目流程上都极为简单的节目,其最终的看点,完全来自每一期最后一幕选手们令人惊叹的创作。

而这样的创作考验的绝非只有选手们在台前十几个小时的拼搭,其更是一次又一次对节目组作为“出题人”,天马行空的创新能力的层层挑战。

作为将“启迪和培养未来的建设者”作为企业使命的乐高集团而言,“创造力”是乐高积木最大的母题。

小小的乐高积木颗粒会飘洋过海,也会藏着无限可能。对于乐高积木的思考,从来不应该只有“玩具”如此简单。

“我们一直在说创造力是什么,其实很难去定义它,因为你没有一个量化标准。但经过了对乐高积木的不断了解,包括与专家、玩家的对话,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金字塔:

在最底层的应该是记忆力:我们所有人其实都能记住东西,可能有的人记得强、有的人记得弱一点;

再往上一层,是模仿力:你看到这个东西是不是能把它搭出来或者学出来;

然后,是想象力:你拥有了模仿力之后,你是不是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而当你真正把你想到的东西造出来的时候,你才获得了创造力。”

《乐高大师》的创作,正是遵循着张朋老师所述的创造力金字塔,一步步地有序推演。

总导演陈为邦坦诚地告诉冷眼,在参与《乐高大师》的制作前,他并不是乐高积木的玩家。但在看过大量的海外的节目后,他也开始拥有了对乐高积木的记忆认知,并在模仿之上,尝试想象。

“在海外版,乐高积木有的都飞上天了!我原来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后来才发现它真的是这样,乐高积木是一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概念。”

于是,“完全没有玩过乐高积木”的导演组们反倒开始了大胆的想象,

国外有了能飞起来的乐高积木,那我们乐高积木能不能从上到下倒着拼?

节目第四期理想之城的“日与夜”开启了上下桌上面搭建,彻底打破建筑空间限制,并在最终实现“反转新世界”。

那乐高积木又一定只能在每期给定的沙盘上拼搭吗?

当节目第一期选手们穿着各自的乐高服饰走秀的瞬间,节目组大胆的想象力和选手超群的创造力,将《乐高大师》“没有不可能”的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除了“炫技”般迸发的创造力,《乐高大师》也让冷眼第一次看到了乐高积木可以作为一种“语言”的能力。

节目第三期:时光流涡里的音乐,节目以“华语音乐”为背景,让选手选取经典歌曲,用乐高积木完成音乐MV。

而在最近播出的第五期中,独属于中国的“诗词歌赋”成为了拼搭母题。选手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诗词意象物品,并根据物品指代的诗词,重现自己心中的完美诗境。

华语音乐、诗词歌赋,是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人生记忆。小时候听过的音乐,背到滚瓜烂熟的诗词或许和现在的生活早已渐行渐远,但当我们再度回忆,再度复现,每一个人所回想出的画面,一定会有这一路以来他的人生思考与标志。

而在这其中,乐高积木则变成了选手们用来讲故事的语言。

“就好像我们平时说话,我想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想法,画家可能是用他的笔来画出一幅画,而乐高积木也是一种能够去讲话的方式,玩家通过搭建,来表达出他们想要完成的东西,或者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而在制作人张朋老师看来,随着乐高玩家年龄圈层的拓宽,这样的交流也会被变得愈发丰富。

“因为我做的节目还蛮多的,但《乐高大师》给我最大的一个触动是,它真的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涉及。很多小朋友喜欢乐高积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就会通过拼搭乐高积木的方式来进行,但现在年轻的一些朋友,我原以为他们可能更喜欢上网打游戏等等,但没想到他们也很喜欢乐高积木,在这部分人当中,乐高积木变得很潮。

我们第二季参与的选手,最小的是00后,最大的是70后,也就意味着,这个00后的孩子刚出生,那个70后的人已经有了娃。所以看他们在节目当中进行交流、互动,这个是我觉得有很大收获的一个地方。”

平心而论,作为一档既要兼顾垂直领域又要符合合家欢形式的节目,《乐高大师》中国版第二季的确实现了较高的完成度。并且,在整个场景的搭建和拍摄技术上,第二季的节目也相较于第一季拥有了显著的提升,让人有理由对第三季的更上一层楼展开期待。

然而,跳出中国版《乐高大师》的框架,回看整个《乐高大师》系列IP,节目依然存在着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面对短视频的冲击,长达一小时的节目如何留住观众?

目前,抖音等各大平台,已经出现了专业的乐高大师节目解说UP主,可以将一期节目浓缩至几分钟,且不影响观众观看体验。在过往的一期稿子(《乐高大师》,是时候换个方式讲故事了)中,冷眼就对节目的内容呈现提出过疑问:面对相较平淡的却又长达十余个小时的拼搭过程,节目究竟应该如何呈现?

毕竟,《乐高大师》系列IP的赛制极为简单,每一期的重点掐头去尾仅有题目揭晓和最终作品呈现。如果每一期的过程都是流程化的LCP评委和主持人下场交流和选手备采,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及注意力都会十分轻易地消逝。

因此,除了节目组在当期主题上的想象力外,冷眼也更期待未来《乐高大师》可以在节目叙事上发挥出全新的创造力。例如,选手们每一期的作品虽然惊艳,但观众却很难捕捉选手们清晰的思维过程,且节目对拼搭过程的呈现也多局限在乐高积木不小心坍塌或选手间出现争执的细微瞬间。那么,在未来的节目中,是否可以加入更多的动画元素,来辅助呈现选手们的思考过程与一步步作品被组装,甚至被改动的拼搭步骤。一方面,观众得以更清晰、更沉浸地走入节目“搭建”的叙事结构,另一方面,选手创造力的体现也能得到更连贯、更丰满的呈现。

毕竟,当乐高积木的语言,碰上节目叙事的语言、画面的语言,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走得更远。

1 阅读:8

冷眼看电视

简介:提供独家节目解析,深扒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