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港湾,长大后,父母的庇护是最坚实的后盾。
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父母永远离开我们时,才惊觉,生活的残酷和无奈远超想象,许多曾经不懂的道理,也在这时一一浮现。

父母走后,我们才发现,这世上再没有毫无保留、真心爱自己的人了。
作家林清玄说:“父母对待儿女,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是绑在线上。”
父母的爱纯粹而无私,子女过得好,他们便满心欢喜;子女无忧无虑,他们才真正安心。
曾经,我们总嫌父母爱唠叨、爱管闲事,可当他们离去,才明白,再也不会有人毫无条件地为自己付出。
所以,珍惜当下,及时回报父母的爱,别让“来日方长”变成“后会无期”。

父母离去,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也悄然生变。
没成家时,兄弟姐妹亲密无间,是彼此最亲近的人。但成家后,各自被生活琐事缠身,那份浓厚的手足情渐渐被冲淡。
父母在时,大家还能借着节日相聚,勉强维系联系。
可一旦父母不在,亲情纽带断裂,有些兄弟姐妹关系逐渐淡化,甚至反目成仇,从此不相往来。

故乡,也因父母的离去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有位邻居,事业有成,在城市扎根多年。父母健在时,他常回老家小住。
可父母走后,他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老家的房子也逐渐荒废。
他说,父母不在了,村口再也没有等待的身影,家里也没了可口的饭菜,回去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伤感,所以渐渐不想回去了。
正如《孝心无价》里写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乡。

父母离去,亲戚间的关系也开始疏远。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来了”,中国虽重视血缘关系,但几代下来,亲戚间交集变少,情感也随之变淡。
父母这一代作为纽带,一旦他们离去,维系亲情的线就断了,亲戚间的往来也越来越少。
“世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之爱,最终指向离别。”
人生短暂,与父母的缘分有限。
别等到父母离去才懂得珍惜,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别让这些道理,成为迟到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