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人物解析·第66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嗜血的狼牙)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积累战功,挽回因弑帝而损失的名声,决定兵分三路,攻打蜀汉。这一战,对蜀汉而言,是灭顶之灾——虽然姜维在剑阁阻住了钟会的大军,但是,邓艾却偷渡阴平,并击败了由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带领的一群名将后人,兵锋直指成都城下。更可悲的是,蜀汉后主刘禅,过于宠信宦官黄皓,认同了黄皓称,魏军不能打到成都的说法,在此之前,就拒绝了各地守将率军回援的机会。因此,当邓艾率军到达城下的时候,成都城中,无将可遣,无兵可用。
不过,灭亡蜀汉之后,曹魏本身的损失也不小——因为司马昭派遣的3员伐蜀大将,先后2位名将被杀,1人被擒。先说,切切实实立下灭蜀之功的邓艾,在进入益州之后,遭到了钟会等人的诬告,而且罪名是谋反,于是司马昭下令,用囚车将邓艾押回洛阳,不久之后,邓艾则在归程中,被田续刺杀,最终殒命。而钟会因萌生了造反的野心,结果事败被杀,于是曹魏又损失了一个大才。不过,说到此处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那就是当初三路大军灭蜀,除了钟会和邓艾之外,另一路的将领是谁呢?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另一路的将领,名叫诸葛绪,比起钟会和邓艾,他的知名度和关注度,都要低得多。《三国志》在提到他的时候,也仅是一笔带过,没有为他单独列传。不过,读过《三国志》的朋友,可能有很多人,为他鸣冤,或者认为他咎由自取,这一点争议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国志》记载:“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经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与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征还。”意思是说,邓艾打算偷渡阴平的时候,本想约诸葛绪一起,如果诸葛绪同意的话,自己会立下大功,并从此扬名。可是他选择了拒绝,反而前往白水,与钟会汇合。
而钟会有狼子野心,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他为了吞并诸葛绪的三万兵马,秘密上书说,诸葛绪畏懦不前,延误军机,用一辆囚车把诸葛绪送回了洛阳。因此有人,认为诸葛绪是放弃了立功的机会,把自己送进了囚车,也就有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争议。那么,诸葛绪最终的结局如何呢?他与钟会和邓艾一样,就这样憋屈的死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只看刚才那段史料的话,可能很多人认为,诸葛绪的行为很傻。但是如果看完他结局,我们估计就要重新看待这个人了——《三国志集注》中提到,“绪入晋为太常崇礼卫尉。子冲,廷尉。荀绰兖州记曰:冲子诠,字德林,玫字仁林,并知名显达。诠,兖州刺史。玫,侍中御史中丞。”而且他的孙女,还成了司马炎的妃子。也就是说,他算是因祸得福了。
那么,为什么要说,通过这件事,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诸葛绪了呢?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邓艾之死,除了与卫瓘的私心有关之外,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看透钟会的野心,以及本身的政治警觉性太低,所以他为了曹魏,为了司马家族,功高震主还不知收敛,而诸葛绪却一点都不肯违拗司马昭最初的命令,最终得以明哲保身。这种做法,比起邓艾,要“聪明”的多,难道不是吗?这也就是为什么邓艾钟会被杀,而诸葛绪善终的原因了。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