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召开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
长沙这次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将生物学、地理两门课退出中考总分PK,体育从40分增加到50分,中考总分由700分降为630分。改革后的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与健康,成绩以分数呈现。
随着长沙改革新政的落地,众多安徽的家长关心安徽的中考改革到底什么时间改,以及怎么改?
01
多地已动手!这些省市的中考“变天”了
俗话说,“不会种地看邻居”,想知道安徽怎么改,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他省市到底怎么改的。2025年,全国中考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北京到长沙,从西安到广州……教育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2025年2月,西安教育局发布消息称,从2026年起,地理、生物、化学将不再进入西安市中考计分项目。
紧接着,广州中考也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计划将道法、历史均减少20分,化学减少30分,减少后这三科均为70分。与此同时,语文和英语增加20分至140分,数学增加30分至150分。
河南中考政策也迎来了大调整,从2025年起,生物、地理不再全省统一命题,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计入中招录取总分;历史、道法采用开卷考。
2025年3月18日,北京教委宣布,计入中考成绩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与健康,满分510分。
……
02
安徽能否直接照搬北京模式?
有很多人会问:安徽中考改革到底会采用何种模式,北京模式,广州模式,西安模式,还是长沙模式?其他地方的模式到底能不能直接拿来抄?安徽家长别急,先看看这些“坑”。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北京模式,北京8年改4次,教训一堆:
2017年:考6门,总分580分,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物理100分,化学是80分,体育是40分。
2018年:考7门,实行“3+3”的模式,计入总分的科目变为7科,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科目,每科总分是100分,体育必考,40分。其余六科要选三科来考,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
2021年:共10科,其中有8科计入到了中考的总分里。总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体育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均为80分。历史和地理、化学和生物分别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总分。
2024年:进行了微调,体育增加了10分,总分变为了670分。
2025年,6门,计入中考成绩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与健康,满分510分。
即便如此,其改革后的效果还是引起很多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担忧:一方面是到底能不能实现真的减负?事实证明再少的科目依然会加速内卷,加强竞争,试问古代只靠一门八股文,多少人头发白了还在考试。小升初不用考,小孩不是照样作业一大堆?在考试科目减少的情况下,为保持考试的区分度,数学试卷的难度可能会增大。剩下几科要更卷了,每一分都至关重要,“以前常说‘一分一操场’,如今恐怕是‘一分几操场’了”。
另一方面是化学不纳入总分会不会造成新负担?不考就不学,这是中国残酷的功利现实。初中不学化学,但又与高考政策不衔接。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高考时,90%左右的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化学”。也就是说高考考生如果想报考这些专业,在高一结束,选科时就要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即“物化捆绑”。到了高一,学习负担重,学习内容难,想着高中化学老师再从零起点教,时间不允许。“学生不学化学,对国家急需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如果一些孩子早早放弃化学的学习,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抄作业”风险大,北京、上海教育资源“开挂”,安徽若硬抄,可能水土不服! 还要警惕“减负变增负”,科目越少,主科越卷,别让“减负”成了“换赛道内卷”。
03
安徽中考改革预测
安徽的中考改革到底怎么改,何时会落地?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有序推进中考改革”部署,目前尽管官方还尚未明确,但安徽中考改革大概率已经在路上。
先说一下为什么必须要改?有三大动因:一是破除“唯分数论”,推动素养教育,减少低效刷题 。二是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响应“双减”政策,重构评价体系。以北京为例,2025年,北京打响了中考改革的第一枪!中考只考六科,去掉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的计分。
再说一下安徽中考改革何时落地?安徽中考改革势在必行,具体何时落地,按照“中考政策三年早知道”,到目前官方还没有任何放风,安徽大概率在观望其他省市效果,避免重蹈其他地方改革中出现的“选科弃学”覆辙。最快可能在2025年9月入学的新初一开始,晚一点的话,可能要推迟到2026年、2027年。不过稳一点好,看看其他地方的中考改革落地效果,再改其实也不迟,与其走弯路摔得头破血流,还不如稳妥审慎一点好。就以新高考改革为例,开始时搞“3+3”模式,最后导致物理没人选,又改为“3+1+2”模式,物理和历史必须“二选一”,这下又出现了新问题,化学没人选,再改为报考院校专业很多设置为选物理必选化学。
最后说一下到底怎么改?安徽的中考改革,应谨慎简单模仿北京、上海的一些教育改革,因为它们太特殊了,无论学生数量,还是家长的认知,以及教育资源丰富程度,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对安徽的中考改革有三点建议:一是稳妥为先,不能为了改而改,中考改革牵涉到近百万家庭,“隔壁”教训太多,宁可慢一步,也不踩雷区! 二是立足长远,在对标高考科目要进一步优化,在坚持减负的同时要保留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维持计分,避免高中“零起点”困境。探索等级制,地理、生物等科目可能转为等级评价,减轻计分压力。三是以生为本,扎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实践、创新等维度,与高中录取挂钩。
中考改革不是“打补丁”,而是“换赛道”。安徽既要避开“盲目减负”的坑,也要守住“科技人才”的根。对家长来说,“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真理,狠抓基础、全面发展,任政策怎么变,孩子都能“稳赢”!
最新消息持续追踪,关注我们,第一时间get安徽中考动态!
本文信息来源:省教育厅、各地教育局官网、权威媒体报道。
(为防走失,点赞+关注,升学不迷路)
用户10xxx99
中国的现实情况就是,不考肯定不会认真学习
用户15xxx70
为什么不搞全国统一呢?
不见光
说明,专家太多了,一年一个方案,折腾起来才显摆都在干活儿,不折腾,就变成吃白饭的了
打工人陈大胖 回复 03-25 14:26
要实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