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某些大型企业降薪减人,某些银行关闭网点,今天又看到某网络公司变相降薪。事实告诉我们,经济的寒冬来了。
在这个不冷不热的初夏,经济的寒冬带着一阵阵凛冽的寒风正缓缓的向我们走来。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经济的寒冬很久以前就将一阵阵寒风吹到了我们面前。只不过,那时的寒风还没有这么凛冽,密度也没有这么紧凑,强度更没有这么剧烈。
我所在单位是做配套加工的微型企业,规模极小。在十年前,还有员工七八个人,那时工资不高,有几家客户支撑,当老板逍遥自在,没有压力可言。五年前,由于环保政策及各种原因,老板辞退了员工,成为了一家贸易企业。配套的客户也因为各种原因只剩下一家。再后来,疫情来了,业务量骤减。现在疫情没有了,业务量更少。
单位配套的客户A企业业务最好的时间产值接近三亿人民币,员工近千人。工人三班倒,业务依然做不完,不得已后来扩建了厂区,更新了设备。但是寒流来了,他所配套的主机厂家由于各种原因纷纷减产,致使A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现在产值在一亿人民币左右,员工三百人左右。
现在想想,无论是环保政策还是疫情防控,一切都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寒冬在紧锣密鼓的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我们这些温水中的青蛙感觉迟钝。现在机械行业特别是小微普通机械加工行业举步维艰,单位只能靠压缩开支艰难维持,期待经济复苏,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