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话中秋

孙先好吖 2024-03-17 06:15:52

中秋节,源自于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秋夕祭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

中国农历一年分为四个季,每一个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八月份正好是第三季度中间的一个月份,中秋节当天因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又因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八月),又得名“仲秋之节”“秋节”“八月节”。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中秋节以十五月圆为标志,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朝鲜族称为“秋夕节”或“嘉徘”等。作为中国汉文化历史、文明传承象征的载体,中国人民赋予了中秋节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说到中秋节,遥望天上的圆月,必然会想起远古的神话。据说月亮之上有古老高大的桂树,也有夜夜伐树的吴刚,更有住在广寒宫的嫦娥,还有四处奔波的玉兔。远古的神话无法考证,却有一首打油诗为证:

嫦娥应悔偷灵药,身困凄冷广寒宫。幸有玉兔常驻足,倾听吴刚伐桂声。

后人奋起欲奔月,遍寻不见玉兔影。古时明月今安在,仲秋凝望会梦中。

说到中秋节,也必然会谈起中秋节的美食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又名包馅饼、月宫饼、团圆饼,是中秋节日的专门糕点,也是必备的食品。其形取月之圆,其馅尽味之美,中秋节吃月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唐代,出现了月饼的雏形,有制作月饼的铺子。“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名称出现,始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元朝末期已成为广大群众中秋节所必食美点,在民间已出现馈赠月饼现象。明代以后始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大量记载。清代中秋月饼的帮式基本形成。现在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流行于全中国。

说到中秋节,更必然会家人围坐一起吃月饼赏月。中秋赏月,不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华人一家的人间大义,更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凌云之志。

最后,值此良辰佳节,祝福您和您的家人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0 阅读:0
孙先好吖

孙先好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