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这方面也已经采取了许多新措施。其中有两项政策尤为关键。今年起也将统一处理,覆盖到每个村每个村。
一、推进“两地”统一登记制度
承包地和宅基地登记工作已经进行多年,在承包地统一登记这方面,前几年就已经完成了颁证。而宅基地确权登记目前也在有序进行中。但是,在承包地这方面,马上就要迎来新的延包期,此时,如何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稳定承包关系也成为各地目前主要推行的改革工作。
据悉,从今年开始,二轮承包陆续到期的村庄也将统一启动新的登记制度,新的制度就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权登记,有证书的农户会加盖不动产权登记章,涉及到互换、转让的农户会确权登记,然后再根据其需求发放不动产权字样的新证书。
另外,在宅基地这方面,现在也要全面推行“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制度,据说现在的宅基地已经完成了地籍调查,已经基本记录了宅基地权利人的基础信息,坐落位置和宅基地使用面积等内容。而后续的工作就是和农房一起确权登记。最后将农房和宅基地的信息全部录入不动产权登记系统,最终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 整合,从而减少重复登记和漏登现象的发生。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该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之后,各地区就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了解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情况和权属信息,这样也可以让各地精准管理好宅基地的使用情况,避免宅基地违规使用、非法买卖的情况继续出现。
二:强化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在咱们国家,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各地每年也会根据决策部署开展土地违规整治行动,虽然说有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违规审批用地、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平原的耕地,将山地的耕地补充,以此来确保平衡等等。
不过,就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后,在今年发布的多份文件中,咱们国家也再次重复强调了一项政策,那就是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用途管制。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再次落实了基本原则,这些农田今后只能用于粮食生产,地方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仔细想想,如果现在还不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用途的话,会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平原占用、山地补充的行为,不纠正,不严格管制,那么依旧有一些地方会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一些优质的农田占用开发项目或建设房地产项目。
最终通过山地补充的方式保持平衡,而这些补充的山地根本不适合机械化种植,生产条件也远不如以前,所以,这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也给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威胁做法必须制止。好了,以上就是土地这方面要实施的两大政策,对此,大家怎么看?你支持吗?一起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