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筠松(杨公)的《撼龙经》《疑龙经》中,寻龙点穴的核心在于辨龙脉、察生气,而“龙脉”的祖宗传承体系(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与剥换变化,是风水实践中判断吉凶贵贱的关键。本文结合杨公地理理论,解析龙脉的来龙去脉及实战应用。
---

一、太祖山:龙脉之根,昆仑为源
杨公云:“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昆仑高顶九霄中,此是太祖大龙宗。”太祖山是龙脉的发源地,万山之祖,如昆仑山磅礴千里,气象万千。其山势巍峨,云雾缭绕,山脚常有天池、龙楼、凤阁等天然奇观,藏风聚气,生气通天。
实战要点:
1. 辨太祖贵贱:太祖山若星峰端正、草木丰茂、护卫周密,则龙脉先天贵气强盛;若山体破碎、怪石嶙峋,则龙气驳杂。
2. 寻宗认祖:杨公强调“千里来龙只看入首”,但需逆推龙脉源头,从太祖山的气势判断其子孙龙(分支)的潜力。例如昆仑东出之龙多结帝王陵寝,南龙则多富庶之地。
---
二、少祖山:龙脉之变,脱卸生旺
自太祖山发脉后,龙脉跌宕起伏,行至中途突起一座挺拔秀丽的山峰,即为少祖山。此处是龙脉“脱卸”之处,如蛇蜕皮,由老变嫩,由浊转清。杨公言:“辞楼下殿峰峦秀,预似前头异气钟。”少祖山是龙脉由祖山向穴场过渡的转折点。
实战要点:
1. 观剥换吉凶:少祖山需山形饱满、左右护砂环抱。若山势陡峭孤露、无枝脚护送,则为“孤龙”,主凶败。
2. 断行龙方向:少祖山后龙脉继续前行,需观察其走势是否“开帐”(如展开的屏风),开帐越大,龙气越旺。
---
三、父母山:胎息孕育,结穴之基
父母山是龙脉入首前的最后一座高峰,其下束气为“胎”,过峡处为“息”,再起星顶为“孕”,最终结穴为“育”。杨公曰:“父母山下脉相连,束气过峡是真龙。”父母山与穴场的关系,如同父母孕育子女,需形止气蓄、阴阳交媾。
实战要点:
1. 察过峡生死:父母山前的过峡处宜细嫩短小、有迎送之砂,忌风吹水劫。若过峡处被道路截断或水流冲射,则龙气受损。
2. 辨穴星真假:父母山下起穴星(结穴之山),需端正圆润,如金星开窝、土星挂角。若穴星歪斜破碎,则为花假之穴。
---
四、龙的出身与剥换:贵贱在形,吉凶在变
杨公将龙脉比作人,分贵贱善恶:
- 富贵龙:行度逶迤、枝脚均匀,草木华滋如“玉带缠腰”;
- 贫贱龙:直硬懒散、草木凋零,形如死鳝;
- 凶恶龙:怪石嶙峋、崩崖断壁,杀气逼人。
剥换之理:龙脉行度中需经历多次“脱煞”,如粗顽变秀嫩、凶星化吉星。杨公以“老龙剥换出嫩枝”为吉,若剥换不彻底(如巨石未化、尖射未收),则穴场虽美亦带煞气。
---

五、杨公风水实战案例:寻龙三式
1. 登高望势:立于太祖山巅,俯瞰群龙奔涌,辨其主从、察其护卫;
2. 沿脉追气:从少祖山顺龙脊而下,观其过峡、剥换,验其护砂、水流;
3. 穴场证佐:至父母山脚,验明龙虎环抱、朝案有情,再以罗盘格定穴场分金。
例如,江西三僚村曾氏祖地,太祖山为武夷山支脉,少祖山形如展旗,父母山结金星开窝,过峡处有九曲水流环绕,最终穴场藏风聚气,成就千年风水名村。
---

结语
杨公风水之精髓,在于“因形察气”。太祖山定龙脉根基,少祖山观剥换吉凶,父母山证穴场真假,三者环环相扣。学者需谨记:“寻龙先寻祖与宗,不辨祖宗何足贵?”唯有通晓龙脉传承与变化之理,方能在实战中点出真龙正穴,造福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