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公布了长期的生产计划,在提速的好消息传来时,也打脸西方媒体,曾经唱衰我国的飞机产能,现在C919了不起的增产计划来了,2025年内将会生产75架大飞机,比之前计划的要增长四分之一,再有四年后年产量达到200架。

国产大飞机,涉及250万个零部件,供应链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构架,如果确保产能稳定,需要供应链能先达到稳定,尤其C919的供应商,一大部分还来自国外,要如期保证生产,还需要各方的协调和配合,必须做好提前的准确,难度要比国内供应链,还要大上许多。
前两年大飞机产量只有14架,甚至被国外媒体讥讽,按照这个速度,1400多架的订单,要足足生产一百年才能交付完成。
商飞集团根本不理会外界的质疑和嘲讽,定下产能目标,有着非常明确的推进日程表。

从2023年交付4架飞机开始,隔一年就增加了8架的产能,再看2025直接从12架跃升到75架,我国航空工业的制造速度,代表了综合实力的不断跃升。
目前网友非常关心的心脏构件发动机,还是从美国进口的LEAP-1C型,航电系统也是从国外进口,这些重要的部件,如果未来能实现国产解决,相信对提速量产的支持,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国产大飞机,有超过六成的部件都是进口,很多人都表示忧虑,生怕西方用卡脖子的方式重新设置障碍,到时会影响我国的飞机产能提速计划。

其实西方不敢轻易这么做,现在中国并非没有航空发动机技术,西方的垄断没有意义,尤其我国针对民航客机优化的航发装备,也在不断调整测试,在合适的时机,相信会换装国产发动机。
心脏构件中国自己有备用的,其他的部件,也能逐渐想办法逐一攻克,西方何必放着合作贸易不做,非要费力搞破坏,自己利益还被损害。
因此在零部件方面,供应链的顺畅,至少在近几年内,应该问题不大。未来我国自行研发解决国产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也不畏惧西方会从零部件供给使绊子。

其他的部件都在研发进程中,其中有一些零部件,需要攻克精度更高的机床,才能实现真正的国产。比如我国进口德国的多种机床,保障零部件的生产,但是完全国产化,必须攻克和实现国产机床的同等质量和精度保障。
目前飞机制造业,使用到的不同类型的机床,要至少涉及28个,这些机床都要分门别类地实现国产,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研发工程,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部件和构件,都需要实现国产的话,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逐渐才能实现。
目前商飞集团的飞机生产线已经组建调试顺畅,生产设备和产能规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同时还有扩建生产线的目标同步在进行。上海浦东的总装线,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为稳定提速产能做出重要的保障。

在前两年试产的过程中,从中总结了经验,熟悉了重难点生产和组装问题,C919的零部件,加工精度非常高,安装要求严苛,比如有的零部件精度在0.05毫米,安装的精准度也要严丝合缝嵌入精准,系统集成的构造非常复杂,多个系统每个单独的系统就有一整套的零部件构成,还要多系统协同工作,调试的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繁琐。
全球化供应链带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帮助,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沟通工作,需要和多个供应商及时联系,确定零部件的交付时间,要提前为组装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生产线启动了,零部件不足,无法准时完成生产计划。

一架大飞机的总装完成,经历的几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难题,甚至因为零部件的兼容问题,质量问题,还要反复地检验和调试,以确保万无一失。航空工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安全大过一切,我国尤其对质量把关极其严格,能在确保如此多准备工作都合格完成的前提下,还能稳定提速,已经是创造了奇迹。
按照目前的生产计划,预计再有4年时间,将会至少交付140架的国产大飞机,到那时人们出行,会发现经常能遇到C919机型,乘坐国产的飞机,将是多么骄傲自豪的事,中国的航空制造业,真的了不起。

近期商飞集团公布,还将会研发新机型,更是引发热议,相信我国未来也将会成为世界上的高端民航客机制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