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30周年王传福万字演讲:从手搓电池到国产车一哥的血泪史

车车东西 2024-11-20 09:28:37

车东西

作者 | Juice、Janson、R

编辑 | 志豪

在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动情讲述了比亚迪30年的奋斗之路。

与今天的新造车企业创始人一样,王传福也是以门外汉身份进入到汽车行业的,当时王传福,还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职工。

1993年,王传福被派到深圳担任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当时的深圳人人都在忙着创业,环境的变化让王传福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当时王传福敏锐的判断电池未来的需求一定很大,于是他就从一块电池起步开始创业,凭借此前做技术的经验。当时王传福只带了一只非常小的团队,缺什么就自己造什么,最终拿出了完整的电池产线。

在成立10年之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已经小有成就了。但王传福此刻目光更加长远,盯上了整车制造。

2003年,王传福力排众议,收购了秦川汽车,开始进军汽车行业,非常有趣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另一个知名企业特斯拉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在汽车行业,王传福又一次带着团队从头开始,不过,与当时其他的车企不同,电池出身的王传福,瞄准了新能源车这个方向。

2008年, 比亚迪开始了新能源车的转型,但是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彼时并没有多少车企愿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太多,燃油车仍然是主题。

这场豪赌并不容易,从决定开发新能源汽车开始,比亚迪就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并且在推出了产品之后,也仍然无人问津。

这样的冷板凳,比亚迪坐了十年。但也正是这十年的技术积累,给了比亚迪厚积薄发的机会。

2019年,比亚迪的营收利润和销量全部下跌,甚至利润几乎腰斩,似乎走到了至暗时刻。

但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那一年无疑是黎明前的黑暗。2020年开始,比亚迪的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都开始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量开始逐步上升。

2022年3月,比亚迪放弃燃油车,彻底转型新能源车。而这也更像是一次崛起的宣言,此后比亚迪发展迈入了高速公路,车辆交付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500万辆、600万辆……

比亚迪不断刷新交付记录,最终成为国内首个实现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更重要的是,从500万辆到1000万辆,比亚迪仅仅用了15个月。

30年的时间,比亚迪从一个电池企业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并且还在高速发展。

这一过程离不开比亚迪自己的坚持,坚持技术、坚持新能源,凭借着超强的定力,最终笑到现在。

就在今天,《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商界领袖出现了9位国内的商界大佬,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立讯精密王来春、小米雷军、宁德时代曾毓群、小红书毛文超、腾讯马化腾、阿里蔡崇信、字节跳动张一鸣在列,从排列的顺序来看,王传福在大陆商界领袖里仅次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以下为王传福在比亚迪30 周年暨第 1000 万台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的演讲实录,车东西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进行了编辑:

一、30年前下海造电池 10年拿下顶级厂商订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比亚迪的王传福,很高兴今天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庆祝比亚迪成立30周年及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演讲

首先我代表比亚迪衷心的感谢过去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的车主、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媒体朋友们以及线上线下的观众朋友们对比亚迪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回想30年前,我还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993年把我派来深圳作为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我从北京来到深圳,简直就像踏进了一个新的世界。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在搞项目,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我也想在这里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可以说,如果不是来到深圳,我就不可能有创业的念头,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

90年代拥有一部大哥大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大哥大本身要自带一块锂电池,一般还要多备一两块电池换着用。我个人判断未来锂电池的需求量将会很大。当时镍电池国内做的人很少,大部分靠日本进口。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出来,会有一定的很好的创业机会。

可是在那个时候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需要很大的勇气。身边的亲朋好友许多人都不理解,都来劝我,说我一没有资源,二没有背景,辞职创业了,太冒险了。我想放心好了,没有风险,我一定能干出来。

三十前的今天,1994年的11月18号,我拉起了一支20个人的小团队就开干了。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们连营业执照都还都没有领到,一直到了95年年初才办下来。

所以我们真正开始创业的时间是1994年。当年在深圳同时期创业的人都在这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股敢闯敢试的劲儿就是深圳特区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我们,也鼓舞着所有在深圳创业的人,为此我们很感谢深圳这片热土。

王传福谈深圳特区精神

当时造镍电池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买日本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生产设备。但我们毕竟刚刚创业没几个钱,根本买不起。想在银行贷款呢,又没什么资产做抵押,也贷不出来款。

没办法,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我们深入的研究了,把自动化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的可以用人工完成的工序,用人家家具的模式来完成。其中许多生产设备也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

就这样,我们终于造出了一条第一条锂电池的生产线,整条产线的投入只有日本企业的1/15,但做出来的产品和日本企业差不多。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赢了飞机大炮,把镍电池的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

1996年比亚迪镍电池生产线

很快,我们就迎来了手机时代。锂离子电池比镍电池重量更轻、寿命更长、体验更好。在手机上,锂离子电池替代了镍电池,成为新的蓝海。

在当时的锂离子电池技术门槛很高,中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存在技术的空白。而有技术空白的地方就有比亚迪工程师不断去突破。

我给研发团队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三个月内要做出一个有电压的锂离子电池。我们的工程师也很争气,买不到原材料就用化学试剂自己配,没有设备就用喷枪把碳粉喷到铜箔上自己做芯片。

就这样一步步的突破,我们终于研发出第一块有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实现了从无到有之后,我们又开始研究怎么实现量产。

从卷绕机、注液机、激光焊接机整条生产线最重要的生产设备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手工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填补了技术的空白,成为中国首个量产的锂离子电池的企业。

但最开始这样造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品质还不太稳定。不是这里出问题了,就是那里出一点问题,我们都稀里糊涂的解决了,但其实根本没有把机理搞懂。我们下决心对产品的问题非常较劲,对技术要彻底搞明白才肯罢休。

我们也成立了中央研究部,招聘了一批硕士、博士。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要把锂离子电池的最底层的机理搞懂、搞透,从根子上理解技术,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买了大量的研发设备,我记得当时买了一台,最贵的是一台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价格一台差不多370万人民币,比我们整个启动资金还要多。当时我们是全国第一家购买这个设备的非国有企业,内部甚至还没有人会用。为此我们还专门请来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来教我们如何使用。后来当我们再遇到产品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问工程师找到根本原因没有?

我们就这样解决了电池的自放电、循环寿命的延长性能等一系列问题,产品越来越稳定,第一次获得了摩托罗拉等国际大厂的认可,他们也放心的把订单交给我们。

短短几年呢,我们锂离子电池的份额就进入到全球市场的前列。回头看,我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掌握,也为日后把锂离子电池装到汽车上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我们尝到了搞技术的甜头,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创新能力越来越强,技术的储备也就越来越多。当电子浪潮到来的时候,我们顺势进入了电子产业,自己搞研发,自己搞设计,自己造零部件。

从零部件的代工商发展到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继摩托罗拉之后,我们又拿下了诺基亚、西门子等顶级厂商的订单。

开头几年了快速成长的创业经历,证明了我们让工程师放手搞技术这个路子是对的。有人说我们花这么多钱搞研发、搞设备是在烧钱,但我觉得在研发上敢砸钱,这不是烧钱,是在存钱。

这就是我们早年创业的一些经历。现在回想,我跳出稳定的人生轨道,下海创业。比亚迪从小厂房走到上市公司,正是靠着敢想敢干的精神,才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才有了后来无限的可能。

二、力排众议选择造车 埋头苦干新能源

当我们把电池做到世界领先,我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开始寻找一个与电池相关的更大的产业。当时其实刚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想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未来的汽车市场规模肯定很大。

但中国有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汽车市场发展。汽车市场发展后,石油只能靠进口,国家的能源安全将是个大问题。还有那时候咱们的马路上跑的都是外国车,几乎看不到国产车。在燃油车的三大件上,特别是发动机技术,中国汽车落后国外几十年,你要是跟着国外品牌做燃油车很难赶上。所以我断定绕过燃油车发展新能源才是中国汽车发展唯一的出路。

其实我很早就开始尝试把电池装在汽车上。我记得96年的时候,广东省政府组建了一个电动车协调小组,因为我们造电子很出名,就被邀请加入。

97年我就把锂电池装到一台实验车上,02年我们又把锂离子电池装上了实验车。研究的越多,我就越笃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绝对大有前途。

03年我们完成了对西安秦川汽车的收购,拿到了进入汽车产业的入场券。收购的消息一公布,我的电话就被投资者打爆了。他们跟我说你驾照都没有,对汽车一窍不通,去改造汽车,你这样干就是拉着我们一起上赌场,我印象很深刻。那一整天我跟许多投资者在沟通,根本顾不上吃饭。

回到酒店里,好不容易喘一口气,刚点上一碗面条,筷子还没拿起来,又电话又响了,香港一位基金经理的电话,他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你不放弃收购,我明天就把你所有的股票都抛了。但是不管他是劝我还是想我,我早已下定决心下半辈子就干汽车,而且就是要干新能源汽车。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们这么坚定,本质是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在做战略决策时,首先分析的是技术。技术能让我们看到更清晰,能看得更长远。实际上这个决策很赶,但不是盲目的干,更不是在赌,而是看清楚方向之后才决定开干的。

当我们开始造车之后,才发现造车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是汽车行业的新人,连燃油车都没造过更别说造新能源汽车了。所以我们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灶,燃油车先学会怎么造车,摸清楚里面的门道。另一条路就是同步着手电动汽车的开发,提前储备技术。

2004年1月份我们终于做出了第一款实车,内部代号叫316。在发布之前我们找来了一批经销商现场评审,结果他们觉得这款车没戏,我的心一下就沉到了谷底。光模具我们就扎进去几个亿,如果停掉,这些钱都要打水漂,如果继续干下去,又会亏的更多。我纠结了一个晚上,还是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砍掉316。

我们自己没有造车的经验,更不能闭门造车,要潜心下来向优秀的车企学习。我们一口气买了十几台市场上大卖的车,让大家猜,在猜的过程中研究学习,看看市场上受欢迎的车那是怎么造出来的。一开始大家不敢开车,我就选了一台奔驰,拿起一把钥匙绕着车一圈用力咔划了一下,让大家放心的拆。我们反复的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有不理解的就直接开现场会,直到全部都搞懂。

过了一年多,我们终于做出来了第一款量产的F3,上市14个月就卖出了10万台,在09年拿下了中国轿车市场销量冠军,这是中国品牌的头一回。

比亚迪推出的第一款量产车F3

现在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我们第一批车主的支持,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可以说没有F3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的比亚迪F3。

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始终也没有忘记造车要造新能源汽车的梦想。那时我一直在想,燃油车用的汽油基本都是来自于石油,总有一天用总有一天会用完。而且使用这些人员还会造出造成了很多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如果一直这样过度使用下去,这就是在透支人类的未来。

有什么更好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的答案是是太阳。太阳是最纯洁取之不竭的能源。我们从太阳上获取能源,对环境的友好,对于子孙后代的友好。但太阳能受到昼夜的影响并不稳定,如何让这种间歇式的能源变成更稳定?我们搞电池的自然而然的就想到,我们可以做成电池储能电站,把太阳能发出来的电存在电池里面,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电网,减少能源的浪费。最后在能源的应用上,我们要用新能源汽车去替代燃油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污染。

2008年我们提出了三大绿色梦想,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用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车打造一条完整的绿色链路。当时我想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不能只去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而是要去思考怎么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通过三大绿色梦想造福子孙后代,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一生的事业,也是比亚迪的使命。怀抱着这种使命,我们的工程师一直在用技术创新践行着梦想。2008年我们成立了电力科学研究院,进入光伏产业,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2009年我们建成了全球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打造出全球首个量产的插混汽车F3DM,未来又推出了e6,中国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车。

在当时这三大梦想太超前了。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我们就在公司里面建了一个未来村。在屋顶上铺着太阳能电池板,用太阳能发电。在屋里装作家用的小型储能电站,可以存储太阳能发的电。另外呢,安装了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充电,房子里面所有的电力来源全靠太阳能。这就是我们给人类未来的绿色生活打造了一个样板。就这样,我们操作三大绿色梦想大步向前。

那段时间,汽车销量也在高速增长,一切都突飞猛进,集团上下信心满满。我记得在2009年的运动会上,我们的销售团队一起唱了一首气势蓬勃的歌,干劲十足,给第二年定下了80万台的销量目标,直接翻了一倍。在我们全力向前冲刺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现实狠狠的给我们上了一课。销量的回落,渠道的退网,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利润跌去了90%。

不得不承认,在起步的阶段,我们应该敬畏市场,稳打稳扎。在2011年的股东大会上,我向股东们承认,我在决策上犯了一些错误,我们要做出改变,用三年的调整时间苦练内功,狠抓品质,重振市场。三年调整后,我本来以为很快就会有有转机,提出了二次腾飞的目标。没想到不但没有飞起来,反而就这么一直一直沉浸了十年。这十年我们每个月的销量都在3万到4万上下,大家都嘲笑我们是比3万。而同期的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卖到了月销超10万,我们却怎么也干不起来。特别是到了2019年,利润同比下降了40%,我们已经是命悬一线。

当时汽车产业苦,我们的光伏和储能也很苦,业务全线大收缩。许多一起打拼的多年的战友都在那个时期辞职离开了我们。甚至有些车企直接把招聘的摊位摆到我们大门口,挖走了我们许多培养多年的技术骨干。我心里很想留住他们,但那个时候我甚至连希望都给不了他们。

后来就连一些主要股东都坐不住了。2019年我们的净利润只有16个亿,但是扣非后的净利润只有两个多亿,但在研发上我们却砸了八十多亿。许多股东都觉得我们是在乱花钱,认不清形势,要介入公司的管理,甚至对高管团队大换血,请外部专业的人士来搞。那个时候我内心直打鼓,我们还能不能等到明天?

三、厚积薄发销量起飞 工程师基因是核心

这十年在外人看来我们停滞不前,没什么进步,但我们自己知道,这是我们成长的十年。在技术的突破,能力的积累上,我们一直在进步。

那个时候大家说我们发动机并不咋样,我们就研发出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的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大家不相信新能源,我们就率先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

大家对续航里程有焦虑,我们就研发出第二代DM技术。大家说我们的车不好看,我们就设计出dragon face的龙颜美学。做了这么多,该试的地方也都试了,但销量依然没有起色。那是我们的至暗时刻,迟迟看不到希望。

在去年的第500万台车新能源下线的发布会上,我也是讲到了2019年的时候。当时怎么做的哽咽,是因为回想起这段时间公司太难了,差一点就活不下去了。当时我们能继续走下来,靠的就是对技术的信念。可以说做一个选择很容易,但当你为了这个选择拼尽全力都等不下,结果还却能咬牙坚持,这才是真正的不容易。我们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来,但我相信当机会来的时候,只要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它。

最困难的2019年刚过去,紧接着就是疫情,我们的压力就更大了。疫情以来,我们没有口罩,国家也缺口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即决定我们原厂口罩,我们有十几万产线工人,我们有几十万平米的无尘车间,我们还有顶尖的工业制造能力,汽车产业线都能造口罩机,造口罩的生产线为什么难呢?我们也能造。

说干就干,我宁愿召集大家起来,自己也泡在厂房里,从零开始,争分夺秒,24天就干成了全球第一大口罩厂,一天生产一亿只口罩。这种口罩战役呢,我们也完成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团队大练兵,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敢打敢拼,我们士气大涨,越发坚信不会再有问题难倒我们。

忙着做口罩的同时,我们也要求技术团队研发不能停,要把造口罩的事情用到搞技术研发上。在这之后,我们攻克了许多卡了许久的技术难题,推出了一系列的重磅技术。

2020年我们推出了刀片电池,背后是坚持了18年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2021年我们推出了DM-i超级混动,背后是坚持了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2021年我们推出了E平台3.0,背后是坚持了14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2023年我们推出了易四方,实现了我们19年前的四电机的创想。后来我们又推出了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DM、易三方等极致的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终于迎来了比亚迪技术大爆发的时代。

可以说这是技术上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厚积厚发才让比亚迪迎来了市场的拐点。迅速的攻坚这条路,要保持战略的定力,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如今我们已经是全球新能源销量的冠军。构建起来庞大的品牌矩阵。上个月我们的销量更是突破了50万台,再度刷新了中国品牌的月销量记录。

说来很感慨,燃油车时代我们才外国的车学习他们造车的技术,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反过来了,中国品牌的车被外国人拆,他们想找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秘密,快速崛起的秘诀。

现在每个中国车企都有拿手的绝活,每个月都有新的技术的出现。作为中国汽车人,我们非常自豪能看到中国汽车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但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这个时代,任何的领先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做要敬畏市场的快速变化,坚持技术创新,保持开放,认真的倾听用户的声音,与友商和行业伙伴多交流学习友商的长处,都看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说当年的比亚迪选择造电池、造汽车是敢想敢干,那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更多是因为敢坚持。这一路走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历经多少挫折,我们都一直坚持路线不动摇,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不动摇。

其实这些感的背后,是技术给了我们感的勇气,是技术给了我们敢的底气。技术让我们站得更远,可以看到全局,让我们知道选择哪条路才是对的。技术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们看到终局,让我们坚信走下去是有前途的。在别人看不清不理解的时候,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要去哪里。

而这份技术的底气的背后,则是工程师给了我们创新的动力。我们有十一大研究院,11万名工程师。今年我们招收的大学生中,硕士、博士的占比接近70%,研发人员的占比接近80%。

同时我们还请博士带领技术团队,还建立了许多博士后流动站。所以我们研发的主要力量,我们还请我们还组建了比亚迪技术科学研究院,有一批工程师专家研究数学、物理、材料学等基础科学,从底层的基础理论去找到技术的解法。

这些技术人才加入后,我们无条件的鼓励他们去搞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他们跟我报项目时,我也很愿意和他们一起讨论,让他们先去试一试,只要方向没错,就放手干吧。没有技术人才的智慧,没有开放包容的气氛,搞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工程师和人才就是我们比亚迪最宝贵的财富。

回想这一路比亚迪的研发,比亚迪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中国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朱镕基曾经勉励过大家,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都是这样。最近几十年,我们中国品牌克服了重重困难,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一路。我们又敢白手起家,打破垄断,走向世界。这种感来源于脚下这片土地,是华夏的“敢”,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敢”。

正如大家刚才看到的视频一样,从盘古开辟天地,到神舟飞天圆梦,从古到今,一代代中国人用勇气、用敢挑战了不可能,征服了不可能。这种感是我们比亚迪的“敢”,也是深圳的“敢”,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敢”,可以说敢想敢干敢坚持,这就是我们30年发展历程的主旋律。

这几年比亚迪高速发展,许多朋友问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么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好像我们之前还真没有系统的梳理过,也没有做过全面的复盘。所以我自己亲自牵头,深度参与,把比亚迪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不管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系统的总结一下。

最终我们提炼了七千多个字,形成了一本比亚迪的基本纲要。可以说比亚迪基本纲要是比亚迪成长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是所有比亚迪人集体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指导纲领。这么多年我们内部一直就这么想,这么讲,也是这么干的。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这样干。

近期我们仰望将发布仰望商业研究院。仰望的车主许多都是企业家,大家都很希望找到一个平台来交流商业心得和成长经验。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我非常理解他们,也希望与他们分享我的创业经验。

如果说这些经验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发和帮助,那我们会非常高兴。这就是我们创立仰望商业研究院的初衷。我们中国企业就是要在不同的赛道上同向而行在发展中实现梦想,在发展中回报社会。

今天我们还带来另一本书,工程师之魂。许多人对比亚迪这30年的经历非常好奇。之前我们在市场上也看到许多关于比亚迪的书籍,作者都是出于善意。但很多事情的话,由于沐浴后我们核对过,不太符合事实。

去年曾经担任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秦朔先生找到了我们,希望能有机会系统性的和我们聊一聊出一本书。我们也希望能借助外部的视角看自己,所以一拍即合,毫无保留的和秦朔先生分享了许多我们的经历。

王传福表示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

在和秦朔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一起讨论这本书要写什么内容来展现最真实的比亚迪?又是什么成就了比亚迪?我思考了许久,我想真正创造并成就比亚迪的是我们的工程师的文化。

我以前讲过,即便我们所有的财产设备,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一直以来我们的工程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用技术去解决那些还没有被解决的,但是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课题。

这个课题的解题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工程师们就是敢去挑战这些不可能。这种干不是蛮干,而是尊重科学规律,用技术做判断,最后在漫长的时间里找答案,可能一找就是20、30年。所以我们和秦朔先生深入交流之后,形成了一个共识,只有这种工程师的文化才能代表比亚迪。如果要写比亚迪,就应该围绕工程师的文化来写。

秦朔先生提出来这本书的说明就应该叫工程师之魂。他一提到这个名字,我就很认同,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

0 阅读:60
车车东西

车车东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