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55.7%,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接近65%。随着L2+的普及,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认知和接受度的提高,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下一个车企竞争的焦点。
激光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的核心硬件,更是实现从L2+向L3跨越的必选项。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同比大涨179.7%至1535561颗。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TOP4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9.9%,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图达通(Seyond)装机量205604颗,同比增长38.6%,但市场份额同比减少13.6个百分点至13.4%,排名掉落至第四位。
图达通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苏州,旗下主要产品包括猎鹰(Falcon)系列,以及灵雀(Robin)系列、捷豹(Cheetah)系列。第一大客户为蔚来汽车(收入占比超过九成),搭载于ET7、ET5、ES7、ES8、EC7、ES6、ET5T、EC6等多款车型上。
图达通还与深向、嬴彻科技、陕重汽达成合作,截至2025年2月3日,公司获得另外六家主机厂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或ADS(自动驾驶系统)公司的赢单设计,包括宏景智驾、挚途科技、小马智行及中国另外三家分别专注于商用车、乘用电动汽车及网约车出行服务的公司。
禾赛科技下降2位排名第三,装机量达到392571颗,同比增长91.7%,但市场份额下降11.7个百分点至25.6%。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理想汽车是其最大单一客户,此外与小米、零跑、长安、长城等车企,Aurora、Apollo、滴滴、小马智行等Robotaxi玩家都有合作。截至目前,已与22家汽车厂商的10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今年,禾赛科技计划将主要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降低一半,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ATX,在实现大规模出货的前提下,售价预计将是目前AT128型号价格的一半,低于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57元)。
华为技术前进2位,以420538颗的装机量跃居次席,同比大涨5.48倍;市场份额27.4%,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早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研发激光雷达,并在两年后开始涉足汽车领域。2020年12月21日,首次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96 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首发搭载,此后还陆续出现在长城机甲龙、阿维塔11、哪吒S等车型上。
2023年4月,华为推出智能驾驶系统新版本 ADS 2.0。随着高阶智驾加速普及,华为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开始猛增。2023年12月26日发布192线激光雷达(D3),在问界M9、智界S7、问界新M7等车型上规模量产。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华为又带来D3P(更强的全天候检测、远距离的探测能力)以及2025年下一代产品D5(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
速腾聚创(RoboSense)跃居榜首,装机量达到51.5万颗,同比增长311%;市场份额33.5%,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今年1月推出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采用940nm VCSEL激光收发方案,最远测距距离可达600米,能够为汽车提供接近1080P的高清三维感知效果。
作为同为深圳的上下产业链企业,早在2018年,速腾聚创就与比亚迪展开合作,三年后双方达成战略投资协议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比亚迪80%的激光雷达都由速腾聚创供应,包括仰望、腾势、汉改款等车型。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其中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600)和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300)都是带激光雷达的方案,这将加快激光雷达的渗透率。速腾聚创无疑成为最大赢家,有望迎来又一个业务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