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样为大家介绍三句经典古诗词名句,两句来自诗圣杜甫,一句来自大文豪苏轼,希望大家喜欢!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于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公元759年的秋夜,杜甫人在秦州,因为思念他分散在河南、山东的几位兄弟而写下了这首诗。
这两句诗,前一句写出了自然时序,应该是写于白露节的夜晚,后一句写心理感受。这两句诗的意思很简单,即:天气渐冷,秋露从今天开始变白,月亮虽然无处不明,但是因为怀念亲人的缘故,便觉得故乡的月才是最明亮最美好的。这样加入主观感情的写,突出了杜甫对故乡和亲人的感怀。
我们可以引用这两句诗或只引后一句来表达思念亲友和故乡之情,故觉得故乡的风物比别处更加美好。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潜:即悄悄地。润:是滋润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夹杂着春雨,在夜间悄悄降临,无声无息的为我们滋润着万物,不为人们所知觉。
浦起龙说:“起有悟境,从次联得来。于‘随风’、‘润物’悟出‘发生’,于‘发生’悟出‘知时’也”。描绘细致,入微入细。
有时,我们也可以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教育的潜移默化。
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于大学士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全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代表月亮。
苏轼的这首词,我相信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誉,在民间也流传极广。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人有时悲伤,有时欢乐,有时离别,有时聚合;月有时阴暗,有时晴朗,有时圆盈,有时缺虚,这些事情,从古以来就是难于十全十美的。只祝愿人心长久,健康长寿,虽然身隔千里,却可以共享明月的清辉。
这首词的小序中,作者交代说是写给兄弟苏辙的,但是读来却不仅仅只有思念之情,而是将其境界提高了悲天悯人的高度,曲折动人,难怪千百年来一直能够打动着读者。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这首词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评价极高,但东坡这首词也当得起这个评价。
后人常常引用这几句词来表现事物多少总有缺憾,不能十全十美,或者只引用最后两句表达美好的祝愿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