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改过自新”,源自缇萦救父的感人故事

三姐爱读书 2025-04-09 23:37:54

“改过自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改过自新”竟然来源于缇萦救父的感人故事。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提到:

公元前167年,即汉文帝前十三年,齐国一位管理粮仓的官员淳于意,因为犯了罪被抓,被判处肉刑。

淳于意膝下生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在即将被押往长安的路上,悲愤地呼喊道:“我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现在遭遇困境,却无人能够施以援手。”

听到这番话后,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把自己当男孩子用,一路陪着父亲长途跋涉,前往长安。

来到长安城后,缇萦向汉文帝上书求情,说了感人肺腑的话语: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

缇萦说,自己的父亲在齐国做官,齐国上下都称赞他廉洁公正。如今因犯了法,要遭受肉刑,身体会遭到永久性的伤残。

被砍断的肢体不能再接回去,人就算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因此,缇萦甘愿入宫做奴仆,为父亲赎罪。

汉文帝深受感动,随即下诏废除肉刑,这也是法律史上的一桩大事。

与此同时,成语“改过自新”,也来源于缇萦救父时所诉说的这番恳切言辞。

缇萦救父的故事,也从侧面体现出古人的经典生育观:女儿派不上用场,只有儿子才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儿的身份地位已得到极大地提升。

在很多家庭中,男孩和女孩都是一视同仁,承担着家庭里的重要事项的决策。

以上就是熊逸老师在《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中的精彩解读。

0 阅读:5
三姐爱读书

三姐爱读书

品一盏清茶,赏万卷诗书,诉点滴感悟于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