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主一家重病,郎中欲要搭救,老汉说不要进他家

诗祁 2025-02-22 17:25:04

财主一家重病之谜

南方,有一座云雾缭绕的翠云镇,镇上有个远近闻名的财主,名叫赵富贵。

赵家大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镇上人人羡慕的地方。

赵富贵为人吝啬,却对自家亲人疼爱有加,平日里吃穿用度皆是上等,家中奴仆成群,日子好不快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日清晨,赵家大院突然传来阵阵哀嚎,惊得邻里纷纷探头探脑。

原来,赵财主一家,上至年迈的老太爷,下至刚满周岁的婴儿,一夜之间皆染上了怪病,浑身发烫,皮肤泛红,如火烧云般灼热,请来几位大夫皆束手无策,一时间赵家大院愁云笼罩,人心惶惶。

赵富贵心急如焚,悬赏千金求名医。

消息一出,四方医者闻风而动,皆想一试身手,赚得那丰厚的赏金。

这其中,有一位年轻的郎中,名叫李慕白,自幼随师父学医,医术高超,心地善良,听闻此事,毅然踏上了前往翠云镇的路途。

李慕白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抵达了赵家大院。

赵家管家见李慕白虽年轻,但气质不凡,便急忙引他入内。

赵富贵一见李慕白,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连忙命人奉上茶水,急切地问道:“李郎中,您可知道我这满门之病是何缘由?”

李慕白轻抿一口茶,目光如炬,缓缓道:“赵老爷莫急,待我先为病人把脉。”说罢,李慕白逐一查看了赵家众人的病情,眉头越皱越紧,心中暗自诧异,这病症竟与他所学医理大相径庭,似是有股邪祟之气缠绕,而非寻常疾病。

正当李慕白沉思之际,一阵风吹过,赵家大院的老槐树下,忽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手持一根破旧的拐杖,颤颤巍巍地走来。

老汉双眼昏黄,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睿智。

他停下脚步,望着李慕白,声音沙哑而低沉:“年轻人,我劝你莫要再费心搭救赵家的人了。”

李慕白闻言,心中一凛,忙问道:“老人家何出此言?

医者父母心,怎能见死不救?”

老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缓缓道:“赵家大院,看似繁华,实则暗藏玄机。

你可知,那棵老槐树之下,埋藏着何物?”

李慕白一愣,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老汉继续说道:“赵家祖上,曾为一方恶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后来,遭了天谴,全家上下一夜之间暴毙而亡。

赵富贵之父,为了掩盖这段黑历史,便在那棵老槐树下,埋下了一块刻有‘悔过’二字的石碑,又请法师做法,试图平息冤魂之怒。

但冤孽深重,哪有那么容易化解?

如今,报应终是来了。”

李慕白听后,心中骇然,他虽知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却未曾想过赵家竟有如此隐秘的过往。

他望着老汉,眼中满是疑惑:“老人家,您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

老汉苦笑一声,道:“我本是赵家的一名老仆人,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这些年,我一直隐居在镇外,本不想再过问赵家之事,但见你心地善良,不忍你无辜受累,这才现身相告。”

李慕白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医者应以救人为己任,但又不想无辜卷入这场因果报应之中。

他沉默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对老汉道:“老人家,我虽知此事棘手,但身为医者,我不能见死不救。

您能否指点迷津,告诉我该如何解救赵家?”

老汉望着李慕白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暗赞许,他沉吟片刻,道:“要救赵家,需先找到那块石碑,将其挖出,再请高僧超度冤魂,方可化解这场灾厄。

但此事凶险异常,你需有心理准备。”

李慕白点了点头,毅然道:“多谢老人家指点,我意已决,明日一早便动手。”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李慕白带着几个心腹仆人,悄悄来到老槐树下。

他环顾四周,只见老槐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下泥土松软,似乎有翻动过的痕迹。

李慕白心中一紧,忙命仆人拿铁锹挖掘。

不一会儿,一块布满青苔的石碑映入眼帘。

李慕白轻轻拂去石碑上的泥土,只见上面刻着“悔过”二字,字迹斑驳,仿佛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

李慕白心中一沉,知道这便是老汉所说的那块石碑了。

正当李慕白准备将石碑挖出时,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老槐树下的泥土仿佛活了一般,纷纷蠕动起来。

李慕白大惊失色,忙命仆人后退。

只见从那泥土之中,缓缓伸出一只只枯瘦如柴的手,紧接着,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扭曲的鬼魂,从地下爬了出来,将李慕白团团围住。

李慕白心中虽惊,但面上却不露声色。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试图安抚这些冤魂。

然而,那些冤魂似乎并不领情,依旧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金光闪过,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高僧从天而降。

高僧法号慧明,乃是附近寺庙的主持,他早已听闻赵家之事,特来相助。

慧明高僧一声佛号,手中的禅杖顿时化作一道金光,将那些冤魂一一击退。

李慕白见状,心中大喜,忙上前施礼道:“多谢高僧援手。”

慧明高僧微微一笑,道:“李施主不必客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些冤魂,被囚禁于此多年,如今得以解脱,也是他们的造化。”

说罢,慧明高僧从怀中取出一串佛珠,口中念念有词,将佛珠抛向空中。

只见那佛珠光芒四射,化作一道佛光,将那些冤魂一一包裹,随后缓缓升空,最终消失在云层之中。

李慕白望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场灾厄虽已化解,但赵家若想真正得到安宁,还需从自身做起,行善积德,方能洗尽前尘,重获新生。

正当李慕白准备转身离去时,慧明高僧却突然叫住了他:“李施主,你虽医术高超,但世间之事,往往非医术所能及。

你此行虽救赵家于水火,但也要记得,人心之恶,往往比疾病更加可怕。”

李慕白闻言,心中一震,忙躬身行礼道:“多谢高僧教诲,弟子铭记在心。”

说罢,李慕白与慧明高僧一起回到赵家大院,将石碑之事告知赵富贵。

赵富贵听后,悔恨交加,忙命人将石碑移出,又在慧明高僧的指引下,为那些冤魂超度,并承诺今后定要行善积德,弥补先祖之过。

然而,就在这时,那老汉却再次现身,他望着赵家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低声对李慕白道:“年轻人,你虽解了赵家之围,但切记,莫要轻易进入赵家大门。

有些因果,一旦沾染,便难以脱身。”

李慕白闻言,心中又是一凛,他望着老汉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但老汉的话,却如同一道警钟,在他心中久久回荡,提醒着他,这世间之事,往往并非表面那般简单。

李慕白望着老汉的背影,心里头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直痒痒。

老汉那话,到底是啥意思呢?

为啥不让进赵家大门呢?

李慕白心里头直犯嘀咕,但也没辙,毕竟老汉话都说到那份上了,自己也得留点神。

接下来的日子,李慕白留在赵家,替赵家上下调理身体。

说来也怪,自从冤魂的事儿解决了,赵家人的病情也日渐好转,没用多少天,一个个都生龙活虎的,跟没事儿人一样。

赵富贵心里头那个乐呵,对李慕白那是感激涕零,又是送金子又是送银子,李慕白却都婉拒了。

他说,医者仁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要那么多身外之物干啥。

赵富贵一看李慕白不收,心里头更是敬重,非要留他在赵家做个客卿,说以后赵家上下的身子骨,都靠李慕白照料了。

李慕白一想,反正自己也没个固定去处,赵家大院待着也挺舒服,就应了下来。

这一待,就是一年。

李慕白在赵家过得挺滋润,每天喝喝茶,看看病,偶尔还能跟赵家的小少爷踢两脚毽子,小日子那叫一个美。

不过,他始终没忘老汉的话,从来不在赵家住,每天晚上都回自己在镇上的小医馆住。

赵家人也理解,说李慕白是个讲究人,不愿意跟他们这些俗人掺和。

可这天,赵家的小姐赵婉儿突然得了个怪病,高烧不退,嘴里还净说胡话。

赵富贵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忙去找李慕白。

李慕白一听,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往赵家赶。

到了赵小姐屋里,一看赵婉儿那模样,心里头就是一紧。

这病,咋看着跟当初赵家上下得的那病有点像呢?

李慕白忙给赵婉儿把脉,这一把,眉头就皱成了个疙瘩。

这脉象,咋这么乱呢?

跟被啥东西搅和了一样。

李慕白心里头明白,这病,八成跟那冤魂有关。

他忙问赵富贵,最近赵家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赵富贵想了想,说没有啊,都挺正常的。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就犯了嘀咕。

这不对劲啊,要是冤魂作祟,不可能没动静。

他想了想,决定晚上留下来,好好观察观察。

赵富贵一听,那叫一个高兴,赶忙吩咐下人给李慕白收拾房间。

到了晚上,李慕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他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到了半夜,他听见窗外有动静,忙起身查看。

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

只见一个黑影,在院子里飘来飘去,手里还拿着个啥东西,闪闪发光。

李慕白心里头那个惊啊,忙悄悄跟了上去。

只见那黑影飘到赵小姐屋前,把手里那玩意儿往门上一贴,嘴里还念念有词。

李慕白一听,差点没叫出来。

那玩意儿,不是当初老汉说的石碑的碎片吗?

这黑影,到底是何方神圣?

李慕白强忍着没出声,悄悄绕到黑影身后,猛地一扑,把黑影给按住了。

那黑影一挣扎,露出个女人的脸来,吓得李慕白差点松手。

这女人,咋看着这么像赵家的一个丫鬟呢?

李慕白忙问:“你是谁?

为啥在这捣乱?”

那丫鬟一看是李慕白,眼里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她说:“李郎中,是我,小翠。

我,我也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李慕白一听,更迷糊了。

这小翠,好好的丫鬟不当,干啥要干这缺德事儿?

小翠一看李慕白那表情,就知道他不信,忙解释说:“李郎中,这事儿说来话长。

其实,我一直是赵家老爷的私生女,只不过一直不敢认。

后来,赵家遭了报应,我心里头那个恨啊,就想着报复。

可我没那个本事,就想着用这石碑的碎片,让赵家再遭点罪。

可我没想到,这碎片会附在赵小姐身上,让她得这怪病。”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气啊。

这小翠,咋这么糊涂呢?

他忙说:“小翠,你这是干啥呢?

赵家已经遭报应了,你再这么折腾,不是雪上加霜吗?

赶紧把碎片拿走,咱们好好想想办法。”

小翠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她说:“李郎中,我也想啊,可这东西,我控制不住。

我一靠近赵小姐,它就自己贴上去了。”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急啊。

他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带我去找那石碑的碎片,我来处理。”

小翠一听,赶忙点头。

两人悄悄来到赵家后院,找到了那块石碑的碎片。

李慕白一看,心里头就明白了。

这碎片,被冤魂附上了,得用佛法才能化解。

他忙拿出慧明高僧给的佛珠,念了几句咒语,只见那佛珠金光一闪,就把碎片给包裹住了。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把碎片放进一个瓶子里,用黄符封住。

小翠一看,忙问:“李郎中,这就行了?”

李慕白点了点头,说:“嗯,这就行了。

明天一早,我就去找慧明高僧,让他超度这冤魂。

你,也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认赵家这个亲。”

小翠一听,低头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说:“李郎中,谢谢你。

我想好了,我还是不认了。

赵家,不是我的家。

我只希望,赵小姐能好起来,赵家能平平安安的。”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感慨啊。

这人啊,有时候就是太复杂了。

他拍了拍小翠的肩膀,说:“小翠,你放心吧。

赵小姐会好起来的,赵家也会好起来的。”

第二天一早,李慕白就带着碎片去找慧明高僧。

慧明高僧一看,微微一笑,说:“李施主,这碎片上的冤魂,已经化解了。

你回去告诉赵家,让他们多做善事,积德行善,这冤孽,自然就消了。”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高兴啊。

他忙谢过慧明高僧,回到赵家,把好消息告诉了赵富贵。

赵富贵一听,那是千恩万谢,非要摆酒席庆祝。

李慕白却摆了摆手,说:“赵老爷,不必了。

你还是多把心思放在行善积德上吧,这比啥都强。”

赵富贵一听,连连点头。

从这以后,赵家真的是变了个人似的,又是修桥补路,又是施舍粮食,成了镇上的大善人。

李慕白呢,也在赵家待了下来,成了赵家的座上宾。

偶尔,他还会想起那个老汉,心里头就琢磨,那老汉,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为啥会知道那么多事儿呢?

这事儿,也成了李慕白心头的一个谜。

不过,他也没太在意。

毕竟,这世间的事儿,哪有都明白的呢?

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就行了。

就这样,李慕白在赵家一直待到终老。

他死后,赵家还给他立了个碑,上面写着“仁心医者李慕白之墓”。

镇上的人,也都记得这个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的郎中,经常有人来给他扫墓,香火还挺旺。

这事儿,也就这么传了下来。

成了翠云镇上的一个传说,一个关于医者仁心、因果报应的传说。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镇上的老人们,还会围坐在一起,讲起这个故事,讲起那个年轻的郎中,和那个神秘的老汉。

那李慕白的故事在翠云镇传得神乎其神,老一辈的人提起他,都竖大拇指,夸他是个难得的好人。

但李慕白去世后没多久,翠云镇又出了一档子事,这事儿,还跟李慕白有那么点渊源。

这事儿发生在李慕白墓后的第二年冬天,大雪封门,寒风凛冽。

镇上的王铁匠一大早就起了床,打算去后山捡点柴火,给家里生炉子。

王铁匠这人,平时就爱喝两盅,一喝高了,啥话都往外秃噜。

但镇上的人知道他那德行,也不跟他一般见识。

这天,王铁匠喝得有点高,摇摇晃晃地往后山走。

走到一半,他忽然觉得眼前一黑,好像被啥东西给绊倒了。

他爬起来一看,好家伙,这不是李慕白的墓碑吗?

咋还倒了呢?

王铁匠酒劲儿一过,心里头有点犯嘀咕。

这墓碑咋就倒了呢?

是不是有啥说道?

他忙把墓碑扶起来,拍了拍上面的雪,想瞅瞅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这一瞅,可把他吓了一跳。

只见墓碑上,竟然刻着几个字:“吾乃冤魂,特来索命。”

王铁匠一看,酒立马醒了。

他忙不迭地跑回镇上,边跑边喊:“不好了,李慕白诈尸了,他的墓碑上刻着冤魂索命呢!”

这一嗓子,把镇上的人都给喊醒了。

大家伙儿一听,都跑到后山去看。

一看那墓碑,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下,镇上的人都慌了神,不知道这到底是咋回事。

有人说,这肯定是李慕白生前得罪啥人了,人家死后找他报仇呢。

也有人说,这肯定是冤魂作祟,得找个法师来驱驱邪。

一时间,镇上是人心惶惶,晚上都不敢出门。

这事儿,最后传到了赵富贵的耳朵里。

赵富贵一听,心里头那个气啊。

这李慕白,生前帮他赵家那么多,死后咋还给他赵家惹事呢?

他忙召集镇上的几个老人,商量对策。

老人们一合计,说这事儿得找法师。

赵富贵一听,忙点头,说:“行,那就找法师。

但找啥样的法师呢?”

老人们说,得找那种真正有本事的法师,不能找那些江湖骗子。

赵富贵一听,心里头有了数,说:“行,那你们去找吧,找到了告诉我。”

老人们一听,忙分头行动。

过了几天,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法师。

这法师,据说是个云游四海的高人,能驱鬼辟邪,降妖除魔。

赵富贵一听,忙不迭地把法师请到镇上,好酒好菜地招待着。

法师一看那墓碑,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说:“这事儿,不简单。

这冤魂,怕是跟李慕白有那么点渊源。”

赵富贵一听,忙问:“法师,那咋办呢?”

法师说:“这事儿,得从根上解决。

你得告诉我,李慕白生前到底得罪啥人了?

或者,他有啥没完成的心愿?”

赵富贵一听,心里头那个琢磨啊。

李慕白生前,到底得罪啥人了呢?

他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当初赵家的那个丫鬟,小翠。

赵富贵忙把法师带到小翠家,说明了来意。

小翠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她说:“法师,李郎中没得罪我,是我对不起他。”

法师一听,忙问:“咋回事呢?”

小翠就把当初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法师。

法师一听,叹了口气,说:“这事儿,怨不得你。

但你得跟我去后山,跟那冤魂说说,让它别再纠缠李慕白了。”

小翠一听,忙点头。

于是,法师带着小翠,还有赵富贵和几个镇上的老人,一起来到后山。

到了墓碑前,法师开始念念有词,嘴里叽里咕噜地不知道说啥。

过了一会儿,只见墓碑上那几个字,竟然慢慢消失了。

法师一看,松了口气,说:“行了,冤魂已经走了。

以后,不会再有人来找麻烦了。”

赵富贵一听,忙道谢。

他看了看小翠,说:“小翠,你也别太自责了。

这事儿,不怪你。

以后,你就好好过日子吧。”

小翠一听,眼泪又下来了。

她点了点头,说:“嗯,我知道了。

谢谢赵老爷,谢谢法师。”

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镇上的人一听,都松了口气。

他们都说,这法师真是有本事,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

赵富贵呢,也特意摆了酒席,感谢法师和镇上的老人们。

酒席上,赵富贵端着酒杯,对大家说:“这事儿,多亏了法师和各位老少爷们儿。

以后,咱们翠云镇还得靠大家伙儿一起努力,才能越来越好。”

大家一听,都纷纷点头。

他们都知道,赵富贵说的是心里话。

这翠云镇,就是个大家庭,得靠大家伙儿一起努力,才能越过越好。

这事儿过后,翠云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大家伙儿还是该干啥干啥,该种地种地,该做生意做生意。

偶尔,还会有人提起李慕白,但不再是害怕和恐惧,而是敬佩和怀念。

他们说,李慕白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还在。

他那种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翠云镇上的人们,让他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就这样,李慕白的故事,在翠云镇上代代相传。

每当夜幕降临,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述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时,李慕白的名字,总会被提起。

他成了翠云镇上的一个传奇,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英雄。

而那个冤魂,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或许,它真的被法师超度了;或许,它看到了翠云镇上的人们,是如何在李慕白的精神指引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总之,从那以后,翠云镇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情,大家都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