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石棉县希望小学的灾后重建项目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根据2023年政府采购公告,该校购置的松典相机中标价高达14050元,而在某电商平台,同款相机仅售631元——这个价格差,足够给全校1800名师生每人发7根冰棍。
■ 采购清单惊现"天价三件套"在网友晒出的采购清单里,除了这台"可以买22台同款"的相机,还有单价29500元的除颤仪(市价11000元),以及总价24万元的餐盘。按全校1800人计算,这批餐盘足够每个师生分到4.7个,就算每天摔坏一个,也要用上五年才能消耗完。
教育局给出的解释是相机"不符合使用需求"被退回,但重新采购的机型价格仍保持原价。这种"换货不换价"的操作,就像在菜市场买土豆,发现品种不对,换回来的还是同样价格的土豆,任谁听了都觉得蹊跷。
■ 官方回应难平质疑声浪虽然纪委监委已认定存在"审核不到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但老百姓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依然悬而未决:为何中标价和市场价差距能达22倍?学校采购相机到底要拍什么重要画面?这些疑问就像扎在手指上的木刺,不挑出来始终让人难受。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校厨房设备采购合同中,29元/个的餐盘在批发市场同类型产品报价仅3-8元。按最高价8元计算,24万元足够买3万个餐盘,堆起来能填满半个篮球场。
■ 灾后重建资金监管再亮红灯这次事件暴露出三个致命漏洞:采购需求不透明、价格审核形同虚设、验收环节走过场。就像装修房子时,包工头说要买金锄头种花,业主居然也照单全收。
在汶川地震十六周年之际,这起发生在灾后重建项目中的采购乱象格外刺眼。老百姓捐给希望小学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化成孩子们碗里的热饭、教室里的新课桌,而不是某些人账本上的数字游戏。
截至发稿,当地教育局表示正在重点调查除颤仪采购问题。我们期待的不只是几个"临时工"背锅,而是能建立起让苍蝇无处下嘴的阳光采购机制。毕竟,在希望工程这件事上,容不得半点"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