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据说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
829年,为了纪念圣马可,威尼斯政权开始修建“圣马可大教堂”,这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此后千年,该教堂有过重修,以及不停的修饰,其中一处13世纪前出现的“圣马可飞狮”,在最近引起轰动。
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圣马可青铜飞狮。对于威尼斯来说,这座飞狮非同一般,是威尼斯的保护神,也是威尼斯的象征,如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就仿制于圣马可飞狮。
然而,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该飞狮主体来自中国唐宋时期,是一尊唐朝“镇墓兽”改造而成的。
关于圣马可飞狮来源,欧洲并无史料记载,只是大概知道13世纪前来到威尼斯,被安装在花岗岩柱顶端,成为威尼斯城的象征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在修复期间,意大利专家们发现圣马可飞狮的身体部分历史极其悠久,当时有专家称“可能超过2300年”。但受制于金属分析技术,当时学者无法搞清楚起源,只能从雕像风格上判断,应该起源于东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或与古希腊文明有关。
与此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飞狮有角,但后来被切掉了,耳朵也被磨圆等,总之让其看起来更像狮子。
也就是说,圣马可飞狮的原型历史悠久,运到威尼斯之前是长角的类狮动物,被切掉后又加装了翅膀,以及修饰一番之后,于是就变成了飞狮模样,它是一件经过大量修复的艺术品。
三十多年过去,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再次研究时有了重大突破。
当时,一共采集了三份样本,一份来自飞狮的翅膀,两份来自飞狮的身体中心部位。如今,铅同位素检测的最新研究结果为:两份飞狮身体中心部位的样本,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矿物高度吻合。矿物来自中国长江中下游,这就预示着飞狮本体来自中国。
同时,飞狮的风格、造型与中国唐代镇墓兽高度相似。中国唐代非常盛行镇墓兽,它们通常具有狮身、鹿角和翅膀,稍加改造往往就能变成狮子形状。
因此,帕多瓦大学的学者们得出一个最可能的假设:“威尼斯之狮”的头部、鬃毛和胸部设计具有明显的唐代雕塑特征,尤其是与唐代狮鹫镇墓兽极为相似,在唐末被造出来,后来或在大约1172年到1295年之间运到威尼斯。
以上就是圣马可飞狮的来源考证情况,这里还存在两个问题,即谁将其运到威尼斯,以及威尼斯为何要这件镇墓兽?
首先,谁将其运到威尼斯
现在再看西方历史,似乎一切都很清晰、历史记载非常丰富,但偏偏威尼斯的这一象征却毫无史料记载,也的确有些奇怪。
这件镇墓兽重量为2.8吨,想要运到西方,肯定是先海运到中东地区,然后陆路经过阿拉伯人的地盘,运到地中海沿岸,再通过海运到威尼斯。但最先的主人是阿拉伯人,还是威尼斯人呢?
虽然意大利学者猜测是其他威尼斯探险家,比如马可波罗等人,但实际上更可能的是阿拉伯人,威尼斯人劫掠而来。当时,欧洲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圣马可大教堂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通过战争劫掠了这件镇墓兽,故而对其来源隐而不谈、只字不提。
如果马可波罗等人来华探险家,想要一件契合圣马可教堂的铜狮,完全可以定制,而不是买一个唐代镇墓兽回去再改造。因此,这种改造工作,说明应该不是从中国直接运到威尼斯。
其次,为何要这件镇墓兽
到底是贸易还是劫掠而获取,这个问题暂且不谈,问题是威尼斯人为何特意要这件镇墓兽,还将之改造成为圣马可飞狮,且将之矗立在圣马可教堂广场、作为威尼斯的象征之一?
按照西方历史,希腊罗马时代就能制造庞大的青铜器,比如“出土”了很多惟妙惟肖的青铜人像等,因此制造一个青铜飞狮还不是小菜一碟,何须费劲心力的改造?比如,将这件镇墓兽融化,然后铸造成自己需要的造型,岂非更妙!下图,2400年前的古希腊青铜雕塑安提基特拉青年。
因此,按照常理的话,威尼斯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将之运回、以及改造,想要一个青铜飞狮的话,找欧洲工匠铸造一件即可。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圣马可飞狮是在其他造型基础上大量改造而成,这无疑就比较矛盾了。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即包括威尼斯在内的欧洲国家,没有能力制造出精美的、庞大的青铜狮子,所以才特意将这件俘获或贸易到的青铜镇墓兽当成了不得的宝贝,真相会不会这样呢?无疑,若是这样,那么古希腊、古罗马金属冶炼方面的宏大叙事就很可疑了。
笔者猜测:这件唐代青铜镇墓兽,大概是来华的阿拉伯人,觉得甚为惊奇,将之带到中东一带,后被十字军东征时抢去,由于欧洲冶炼技术落后,于是威尼斯人只能将之改造一番,作为圣马可教堂的标志。
参考资料:《环球网——“威尼斯之狮”真的来自中国吗》等
雪尘
一、唐朝有哪个人有资格用这个大小的镇墓兽?换个说法,这个大小的镇墓兽放到什么样大小的墓内才合适?恐怕只有始皇帝了。二、买的?好吗!有哪家店有这个资本做这样大小的这样一个特殊用途的样品?镇店吗?不怕把一城都镇死了?三、定做的?改范模容易还是改青铜成品容易?四、全世界现在公认的最重的青铜器多重来着?一下子翻上三四倍?放火箭呢?所以呢,笑一笑就行了,咱们不信谣不传谣。
小楼春雨 回复 11-18 18:11
铁器的铸造难度比铜器要大,无论是提纯还是气泡的消除,既然能铸造开元铁牛那么2.8吨的铜狮子就完全没有技术问题了
雪尘 回复 小楼春雨 11-19 01:01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青铜器不包括青铜永乐钟这样的重器。现在分析下来这个狮子以青铜飞狮的身份由中国唐宋元哪个朝代造都有可能并都能做到。但以镇墓兽的身份就不可能,镇墓兽就牵涉丧葬礼法。哪个朝代不到亡国之时绝不会允许这样违制的东西出现。现在看来,这是个中料(材料来源)可能为中制的波斯式(金翼狮来通杯,铜狮首来通杯为证)意改的青铜飞狮。考虑到飞狮重量及丝绸之路的运送难度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完全中制,分段制作分段运到波斯再焊接到一起。二是运送中产材料到波斯再由制青铜器的工人制作。完成多年后被罗马教庭由发起的十字军东征中获得,以战利品的形式运到意大利并树在教堂前。改型是为了尽可能抹掉异教的特征。且为了避免异教宝物之类流言而不做大肆宣传。因为老成西征和十字军东征对中东部分地区产生了重复的人员清除,所以中东地区知道这狮的人可能被全部清除,导致无人知晓此狮的主人,来历等信息。
羲虹氏
“西方伪史论”求证者、支持者和盲目跟风追随者愈发趋同棒子。
哎妈呀 回复 11-05 18:15
但凡说到白皮的任何负面消息,总会有畜牧急不可耐[笑着哭][笑着哭]
彼格白 回复 12-24 12:10
伪史论起源西方本土,而且有实际证据,文盲舔狗先补补脑
雪尘
树立时间上还和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挂上了,又是立在教堂前。真的破案了。这就是13世纪前十字军东征波斯获得的可能于唐朝制作的中制波斯国翼狮铜像,被TA们以奉献等理由改型树在了教堂前。没有大肆宣传是因为它前身属于异教,且有可能被波斯追偿。
星辰龍大师
唐朝年间。某天,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连续响了一百个惊雷之下,一阵惧风伴随神龙卷尾。崇立在帝后陵前之震墓兽~飞狮,被巨大的龙卷风卷上天际,不知所踪…
雪尘
发文是可以修改内容并保留评论的吗?我可以肯定原文没有提及十字军东征。没查到威尼斯是第四次出发地,但第四次威尼斯是出了大力的,而第四次的战果就是攻占君士坦丁堡并屠城三天。这下更好了,咱们连被害人都确定了,这个就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由君士坦丁堡获得并作为威尼斯船队费用等理由支付给威尼斯的,而威尼斯把它树在了教堂前是为了供奉也好显摆显摆也好。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飞狮风格与拜占庭帝国不符且拜于五世纪起不做大型雕塑了。那这飞狮很可能是一个二次战利品。首先,公元八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的阿拔斯王朝统治期间出现了伊斯兰文艺复兴,以飞狮的体量看必须是文艺复兴这样的黄金时代才可能制作。其次,公元920到公元976年间,拜占庭帝国夺回了北叙利亚与大亚美尼亚地区。这几乎是拜占庭帝国对阿拔斯王朝的唯一胜迹。最后就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了。证据链基本完整,土耳其去把飞狮要回来吧。
好名出不来 回复 03-05 21:10
你是爱历史的[捂脸哭]
午睡的胖子
如果有独角的话,可能是独角飞天貔貅
吃瓜群众
西方国家的发迹史就是一部近代掠夺全球的历史!
世界大同
中国的健盘侠已超越了韩国棒子,已遥遥领先了。
谢挺疯
中国古铜兽从来没有这种毛
谢挺疯 回复 03-06 10:37
镇墓兽是以什么动物为原型还没有定论,有像狮的,但也有漩涡状毛发,一般归纳为虎首。有些是半人半兽。但大多出土于战国。而狮子形象传入中国有历史记载是汉朝。就是说战国中国人还不知道狮子是什么形象。
用户10xxx19 回复 谢挺疯 03-06 16:16
我看过唐朝的,像狮子的镇墓兽,还挺大的。我去的博物馆比较少,见识有限,但我相信我们的祖先真的很厉害,比如骆驼一般都会觉得传入挺晚的吧?毕竟汉武帝才打通河西走廊联通西域,但是春秋战国的楚国的文物里就有了骆驼,专家推测,很早时期,在南方已经有了通往西亚那一带的贸易了,玻璃珠子什么的,我们这里很少产,人家楚国居然也有,那可是汉代还是十分珍贵的,能拿去陪葬的。
路漫漫
是不是成吉思汗时期的产物,那时候欧洲也是成吉思汗的[点赞]
光速
西方伪史
JIA
汉唐宋明,中国的科技冶金远远超过欧洲,钢铁铜器金属艺术品是出口的大头。直到满清[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
小熊
明明是马可波罗带过去的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记得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有交流了。都没记载,你说过毛线。
奥古
为什么一有人发文质疑西方历史!评论区必有长篇大论来反驳,有的整个观点反驳,有的抓住一点不合理就反驳!到底收了多少钱!不去吹嘘自己老祖,而去捧人臭脚
JIA 回复 03-07 18:37
西方养的几十万网军。而且它们借助AI技术,立马可以生成几百篇狡辩的文章。
熊猫
种种历史痕迹表明所谓的西方文明科技!犹如代工厂的产品贴个牌子就成自家的!
yyq
偷来东西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