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问题有多大,为什么会成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六猩上将 2024-12-11 14:42:12

前言

曾经北宋一直改革失败,让无数大臣无能为力,这时王安石站了出来,提出了全新的变法改革。

但没想到,曾经支持改革大臣们突然倒戈,还处处阻挠变法改革,甚至把北宋灭亡的帽子,扣在王安石的身上。

认为他提出来的变法,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事实真如此吗?

王安石变法之初

当时北宋刚刚建国,虽然表面看着盛世家兴,但是背后的积弊已经囤积很久,而且“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军事力量薄弱,尤其是“三冗”问题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对外政策的妥协求和更是助长了周边国家的野心。

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如同慢性毒药,逐渐侵蚀着北宋的根基,不仅如此,北宋的政治生态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为文臣众多,设置的专属部门也非常多,这也导致大臣们很难成一件事情,每天都是在尔虞我诈之中。

只要做的不符合皇上的意思,就会被流放到边疆,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复流放不同的地方。

再加上大臣们的思想严重分散,有人认为要继续保留当前做事方式,不要轻易改革,但也有人认为北宋就应该改革,哪怕是已经失败多次,也是要改革。

这样不统一的想法,让朝堂极为的热闹,而改革变化之前不是没有,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这时王安石突然出来,提出了全新的的改革办法。

王安石变法

他的改革办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们都认为这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一次尝试。

让人震惊的是,变法改革短短几天,北宋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七亿亩,耕地面积的增加,无疑是北宋最好的保护屏障。

而且在军事上他裁撤冗官,增设禁军,使得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北宋和西夏的交战中,虽然胜负参半,但也让西夏方面对北宋有所忌惮。

1073年,北宋大将王韶率军出击,斩杀西夏数千士兵,收复河湟地区,使得北宋疆域扩大了两千余里,打出了北宋军队的威风,也让周边国家不敢再小觑北宋。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办法很好解决了北宋的财政危机,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支撑国家运转。

前期的这些改变都为北宋输送了新活力,但没想到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渊,尤其是青苗法。

王安石原本是想通过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官员为了完成指标,强行向农民放贷,甚至将贷款与其他苛捐杂税捆绑在一起,使得青苗法成为了压榨农民的工具。

甚至越南中北部政权,打着为北宋百姓好的名义,直接入侵了北宋,这无疑是王安石变法的莫大讽刺。

改革变法失败

这种短期效益,让北宋群众对王安石声讨起来,甚至是朝堂,也有文臣给他使绊子。

尤其司马光他对王安石的变法,是积极抵制的,甚至还煽动其他官员,进行抵制。

而且北宋皇帝虽然支持变法改革,但是他在处理皇权问题上却显得优柔寡断。他利用新旧党争来巩固自身的权力,却也因此加剧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这还不算什么,北宋皇帝一向偏爱文臣,不信任武将,最终导致北宋的利益彻底伤害。

不仅如此在变法改革期间,王安石在用人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失误,吕惠卿、邓绾等品行不端之徒混入变法队伍,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歪曲变法的初衷,北宋群众听到后,也是加入拒绝改革的队伍里。

这两个人所作所为不止于此,因为吕惠卿为了争夺更高的位置,不惜损害王安石的政治声誉,而邓绾则为了个人前途,百般阻挠王安石的告退,这些人的存在,无疑是对变法的一大伤害。

后面反对的事情越来越大,而北宋皇帝为了顺民意,决定不再继续改革,这也注定了北宋灭亡的命运。

“罪魁祸首”王安石

但他的变法终究只是一个导火索,并不是让北宋彻底灭亡最终的原因,如果说非要找一个替罪羊的话,那一定是北宋皇帝宋神宗。

他在当皇帝其间,过于的紧张,偏爱文臣针对武将,这让武将心中充满了怨恨,不停的更换士兵和主帅,导致他们互相没有情感依赖,在战场上不敢把后背交给队友,生怕被队友背刺。

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处处展现的小心翼翼,战争失败了一次有一次,最终失败到北宋灭亡。

不仅如此,北宋的朝廷也是一片混乱,哪怕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他们争论还是没有停止。

甚至朝廷内部出现多个小团队,互相的使绊子,互相攻讦,光是在乎自己利益,对于王朝事情他们更是置之不理。

结语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虽败犹荣”的精神,却值得后人敬佩,他的改革措施,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北宋社会的发展。.

而司马光,一个坚守传统价值观的政治家,他虽然博学多才,有着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但是他的守旧拒新,让北宋错过了最好的良机。

还有北宋皇帝,表面上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是在真正做抉择的时候,却反复摇摆,这些种种都让北宋加速灭亡。

而且北宋的解决早在之前的就有了,只不过是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瞬间爆发出来,所以北宋的灭亡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系并不大。

信源:

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2020年10月12日——北宋的灭亡,不能都赖王安石变法

人民资讯2021年7月23日——王安石变法中的两个关键人物

澎湃新闻2018年10月15日——答问︱刘成国:我不赞成整体否定王安石变法

2 阅读:777

评论列表

用户92xxx88

用户92xxx88

10
2025-01-28 14:51

忽悠傻子呢,北宋灭亡更他有个屁关系

charliewaffles

charliewaffles

6
2025-01-04 23:10

看完沙雕剧大明国师,你就能明白变法到底有多难!

淡水蟹

淡水蟹

4
2025-01-14 16:14

就凭他搞垮汴梁禁军他就罪无可恕,之前汴梁禁军还需要轮流上战场,至少汴梁禁军还需要保持一定战斗力。结果他上来为了省钱就解除汴梁禁军的战斗任务,汴梁禁军就彻底马放南山成了小市民。平时做买卖打工,兼职做军人没有了一点战斗力,等到金兵入侵到汴梁是一触及溃。汴梁城大又一马平川,禁军又烂到骨子里根本没守不住。大宋国策汴梁禁军本应该是大宋最强的军队在他手里变成最烂的军队,连地方部队都不如

淡水蟹 回复 01-29 11:02
历练再没用感受了战场气氛的可以镇定点,守城上可以出点力而不是一片混乱,也不会让主战的李纲瞎指挥。他除了添乱与出臭主意根本就没有一点用处,没有他二帝还不会北狩,北宋也不会灭亡

淡水蟹 回复 01-29 10:57
不改有惯例禁军将领不好说什么,改了可以不去前线冒险安心创收,这些人凭什么要让后任推翻王安石的这一新政。而且这个改革是确实有效的减少了军费支出,后任和平久了根本没有想到战争动力也不足。但金军来了会说是自己的错误?肯定要说是前任的

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4
2025-01-29 13:24

关王安石屁事,北宋在仁宗时期问题就很严重了,不然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搞什么庆历新政,闲得蛋疼好玩嘛?王安石变法被喷得一无是处,一是因为在底层具体施行的时候没有完全因地制宜,又被人使了绊子,变了样,二是急于解决问题,用人失误,看错了人,因为变法这种事,需要绝对的权利支撑,拖不得,迟则生变,还有吕惠卿这狗比,上台后把王安石的变法弄得面目全非,王安石回来后自己都要不认识了,更是无力回天了

爱无能

爱无能

3
2025-01-21 09:21

他那也叫变法?纯搞笑

真的假不了

真的假不了

3
2025-01-27 13:14

辱骂王安石,清流也是这么想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也是这么做的

用户47xxx06

用户47xxx06

2
2025-01-28 14:17

就是王安石变法搞垮北宋。卸甲法平时让部队干农活,战时披甲,双职业导致作战能力低下。而最大问题就是就是青苗法,毕竟如果有钱就能招更多的兵造更多的武器。青苗法本想让更多的人耕种,但有些人真不是耕田的料。青苗法让有钱人担保穷人而生成借贷,变相支持穷人不工作,导致经济大幅下滑

六猩上将

六猩上将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六猩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