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这地方现在估计在军事教科书里得专门有个章节,讲讲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稀烂。2024年8月,乌克兰军队在那儿搞了个闪电战,跟砍瓜切菜似的,突破了俄罗斯的边境防线,一口气拿下了1200多平方公里地盘,还俘虏了一堆俄军。看着挺威风,是不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一路平推到莫斯科了呢。可谁成想,这闪电战闪得快,熄得也快。让人想起一句老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惜,这仗打得,可不是折花那么简单。
问题出在哪儿?后勤,这俩字说出来,估计当时指挥这场仗的将军脸都绿了。前线推进太快,后方补给跟不上,两条细得跟麻绳似的补给线,一条通苏梅和苏贾镇,另一条更寒碜,就从边境小路通到奥列什尼亚村。就靠这两条“生命线”,养活前线那么多部队,这不是开玩笑嘛。
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一看这情况,立马开始重点照顾这两条补给线。又是无人机,又是炮火覆盖,直接把这两条路变成了“死亡公路”。前线的乌克兰军队,弹药、粮食都供应不上,这仗还怎么打?
更绝的是,俄罗斯在库尔斯克东边普肖尔河那儿,还搭了个桥头堡,跟钉子似的,牢牢钉在那儿。这下好了,乌克兰军队被堵在突出部里,前后受敌,成了瓮中之鳖。
时间到了2025年3月,俄罗斯开始总攻。先对着次要补给线一顿猛捶,据说还有朝鲜军队帮忙,也不知道真假,反正这条线是彻底断了。这下乌克兰军队只剩下最后一条“麻绳”了,眼瞅着就要被彻底包围。为了自救,乌克兰军队组织了反击,想把补给线抢回来。但,晚了,一切都晚了。突出部里的军队,就像被困在孤岛上的鲁滨逊,孤立无援。
接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玩起了“管道奇兵”。他们利用废弃的天然气管道,偷偷摸摸地渗透到乌克兰军队后方,然后突然冒出来,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招,真损!虽然乌克兰军队也进行了反击,但效果不大,这支“管道奇兵”就像一群地鼠,到处乱窜,搅得乌克兰军队后方鸡犬不宁。
这下,前线后勤断绝,后方又闹腾起来,乌克兰的指挥官估计也慌了神,只能下令撤退。撤退路上,桥梁被炸,道路被堵,乌克兰军队只能玩“徒步旅行”,一些士兵甚至得走好几天才能回到后方。那场面,估计比“长征”还惨。
更惨的是,撤退路上还被俄罗斯无人机全程直播,各种被摧毁的装备、士兵遗体,甚至还有一辆几乎完好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都成了俄罗斯的“战利品”。这下,乌克兰的脸算是丢尽了。
最后,卡扎恰洛克纳亚、苏贾相继被俄罗斯占领,库尔斯克突出部彻底沦陷。乌克兰军队只能灰溜溜地撤回苏梅,这场闪电战,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仗打得,真是活生生的教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