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打过一仗并赢了就被评为名将,后人从无置疑,只因对手太强

冰香阅览娱乐 2024-12-17 12:50:47

要说从古到今,被称为“名将”的人物多是身经百战的英雄。

可凡事都有例外,在战国时期,却有一位将军仅凭一场胜仗便跻身名将之列,历经千年无人质疑。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对手太强了,能打赢对方,那实力就毋庸置疑。

这位名将是谁?他打赢的又是谁?

税官大变身

赵奢的传奇人生,起于一次普通又非凡的税务纠纷。

年轻时,他不过是赵国官僚体系中的一个小人物,负责基层税务的征收。

他每日与农民和地主打交道,面对的不是满怀怨气的贫苦百姓,就是倚仗权势企图逃税的豪强。

他始终不因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改变原则,甚至可以说,他对“公平”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

一次,赵奢遇到了他仕途上最艰难的一场较量——征税对象是赵国赫赫有名的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不仅是赵王的亲弟弟,也是赵国政坛炙手可热的权臣,权力之大可比肩一国之相。

可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府邸,却拒绝按规定缴纳赋税。

面对这份显而易见的“人情单”,赵奢却没有丝毫退缩,他先礼后兵,多次派人前去交涉,仍不见成效。

于是,他决定按法律程序处理,直接拘捕平原君府上的管事,甚至果断地对顽抗者进行了处决。

消息一传开,举国哗然,赵奢不过是个小吏,竟敢对平原君动手?

这不仅惹怒了平原君本人,也让赵奢陷入生命危险。

很快,赵奢被押送至平原君面前,等待的是难以逃脱的责罚。

这个时候,他的聪明就显现出来了,他并未乞求平原君的宽恕,而是选择从国家存亡的高度向他陈述利害:

“若连贵族都不交税,国库空虚,国家又如何有力量保护您这样的权贵?赵国若衰,您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一席话铿锵有力,不卑不亢,直击人心。

平原君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怒气渐消,反而生出几分敬意。

他第一次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税官并非寻常小吏,而是胸有大局之人。

于是,他不但没有追究赵奢的过失,反而转身将此人举荐给了赵王。

赵王召见赵奢后,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擅长税务管理,还具有深厚的治国理念,遂提拔他为全国税务总官,全面掌管赵国的赋税事务。

赵奢上任后,迅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他颁布了一系列赋税改革措施,确保政策公正透明,尤其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严厉打击逃税漏税现象。

短短几年间,赵国的国库日渐充实,而百姓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百姓不仅感念他的清廉,还给了他一个绰号“收税大将军”。

而这一切只是赵奢传奇的开端。

在战国乱世中,文武往往不分家,作为一名才干卓越的官吏,他的能力自然引起了赵王的注意,很快被授予军职。

在军中,赵奢依然秉持一贯的严明风格,他对士兵要求极高,但又处处以身作则,关心士卒疾苦,这是一个足够公正的将军。

决胜阏与

公元前269年,赵国阏与城被秦军包围。

这场战事关乎赵国的存亡,局势却并不乐观。

秦军自商鞅变法后,战斗力节节攀升,逐渐成为天下无敌的虎狼之师。

面对这样的对手,赵国的多位名将,包括久经沙场的廉颇,都因地势险阻而选择避战。

他们认为,增援阏与不仅困难重重,且风险巨大,甚至可能让赵军陷入全军覆没的困境。

当众人纷纷劝阻赵王放弃阏与时,一直沉默的赵奢站了出来,他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正因为道路险阻,才是战胜秦军的机会!”

赵奢的这句话让在场的将领们愣住了,在众人看来,秦军兵强马壮,又占尽先机,而赵奢却认为地形的复杂反倒是优势,这样的思维无疑显得大胆甚至有些冒险。

最终,他用一幅“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局图景,彻底说服了赵王。

在得到赵王的全权委任后,赵奢开始着手筹备这场前所未有的战役。

他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对秦军的动向和阏与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兵法之道在于出奇制胜。

赵奢率军从邯郸出发后,意外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在距离邯郸仅三十里的地方,他命令军队扎营,不再前进。

消息传到秦军阵营,引起了极大的轻视,秦军将领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小角色,根本不值一提。

于是,秦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围攻阏与上,彻底放松了对赵军的戒备。

几天后,赵奢再度出人意料,他下令全军轻装简行,连夜突进两百多里,并在距离阏与仅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盘。

此时的秦军还在忙于攻城,全然不知赵军已经近在咫尺。

赵奢随后听取部将许历的建议,占领了北山的制高点,成功将战场的地理优势牢牢掌控在手中。

当秦军发现赵军突然出现在北山时,整个营地炸开了锅。

秦军统帅惊慌失措,连忙调兵试图将赵军从高地上赶下来,可赵军早已做好充分准备。

他们利用高地俯瞰的优势布下阵势,兵士个个以逸待劳,士气高昂,而秦军却需仰攻山势,体力与战斗力都大打折扣。

随着号角声响起,赵军居高临下发起进攻,箭矢如雨点般覆盖秦军阵地,激烈的厮杀旋即展开。

赵奢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他始终掌握战局变化,不仅冷静应对秦军的数次突袭,还精准调动兵力补足战线漏洞。

秦军屡次试图冲破赵军防线,却因地形不利和后勤补给不足,被一次次击退。

这一战,赵奢让秦军吃尽苦头,面对敌人疲惫的攻势,他指挥赵军趁胜追击,将敌军彻底击溃。

惨烈的战斗过后,秦军遗尸遍野,溃不成军,而赵军却好得多。

这场仗不仅让赵奢成为赵国上下的英雄,也让天下人第一次看到了秦军被正面击败的可能性。

阏与之战的胜利不仅解救了城池,更对六国联盟的士气产生了影响。

长期以来,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几乎横扫各国,六国的将领们对秦军既敬且畏,赵奢凭借这一战改变了这种畏惧心理。

战后,赵王感慨万分,将赵奢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齐名。

胜利的代价

赵奢因阏与之战一战成名,他的名字在赵国军民中传颂,甚至成为抗衡秦军的精神象征。

可这场战役的辉煌背后,也埋下了一颗隐忧的种子,最终在他的儿子赵括身上生根发芽,最终却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赵括自幼便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孩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天赋,年少时便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书、演兵、沙盘推演,样样精通。

甚至,他能够将兵书上的复杂理论信手拈来,用来解答同龄人甚至成年将领提出的疑难问题。

赵国的贵族圈中,对赵括的智慧与才能赞不绝口,称他为“兵法神童”。

在外人看来,赵括是继承了赵奢军事才能的天选之子,赵奢却清楚,这个儿子虽然聪慧,却缺乏从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更缺乏在真正战场上磨炼出来的胆识与韧性。

赵括对于兵法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纸面上的推演,而非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果断与灵活。

赵奢甚至多次与家人私下表示:“若赵括执掌兵权,恐有大祸。”可这些忠告,并未能阻止后来悲剧的发生。

转眼之间,赵括长大成人,随着他的名气渐盛,赵国的君臣逐渐对他寄予厚望。

人们认为,他完全可以像赵奢一样,成为赵国的又一名抗秦将领。

赵括同样如此,他无比相信自己能如父亲一样,在战场上创造奇迹,甚至比父亲做得更好。

机会最终到来了,赵括的首次战场亮相,便是在战国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长平之战。

这是一场赵国与秦国的生死之战,而赵括的对手,正是以“百战百胜”闻名的秦国名将白起。

当赵括接过统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权杖时,全赵国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谁也未曾料到,这次出征,竟成为赵国军队的毁灭性灾难。

赵括接手军权后,将赵奢的战法弃之不用,而是按照兵书上的理想模式重新调整了军队的部署。

他认为,只要按照理论上的“无敌战术”作战,就一定能够击败秦军。

秦军早已熟悉赵括的刚愎与死板,白起布下的计谋精准利用了赵括的自负与生疏,在长平战场上层层推进,彻底封锁了赵军的退路。

战场上的赵括,没有意识到形势的恶化,在纸面上的理论模型被现实撕碎时,他仍在坚持“应该按计划行事”,错失了一次次可以扭转战局的机会。

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被彻底包围时,已为时太晚。

四十万赵军被困,粮道断绝,士气崩溃,秦军逐步逼近,面对全军覆没的局面,赵括最后孤注一掷,亲自披甲上阵,试图率军突围。

他的勇敢终究无法挽救战局,在混乱的突围战中,赵括不幸中箭身亡。

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告终,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尽数坑杀,赵括的名字,从“兵法神童”变成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被后人诟病千年。

他的悲剧,也成为赵奢一生中最痛彻心扉的遗憾。

赵奢的一生,虽然因阏与之战成为赵国的英雄,但他的家庭却因儿子赵括的失败而蒙上阴影。

后人难以忽视这样一个残酷的对比:父亲凭借一场战役书写了赵国的辉煌,而儿子却用一场战败埋葬了数十万赵军的性命。

后来,赵奢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神化,在唐宋时期,他的名字被列入“名将祠堂”,与战国时期的其他名将共同接受后世的祭祀。

1 阅读:63
冰香阅览娱乐

冰香阅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