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员在朱老总饭里下毒,准备枪毙时,杨奇清却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冰香阅览娱乐 2025-01-07 11:54:37

1940年冬,八路军总部发生了一起暗杀未遂案件:炊事员被抓现行,涉嫌在朱德总司令的饭菜里投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证物证俱全,锄奸队长杨奇清只需签字,便能将凶手正法。

但他却没有签字,就在众人质疑时,他的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杨奇清说了什么话?案情是如何反转的?

投毒疑云

1940年的一个冬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总部厨房里,民兵队长莫三航高高举起一只盛着热米饭白瓷碗,厉声喝道:

“你敢下毒,想害死朱总司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炊事员高二根低着头,面色苍白,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周围的厨房帮工和经过的战士们被吸引过来,目光投向莫三航手中的那碗米饭,以及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高二根。

莫三航气势汹汹地指着他,“我亲眼看见他偷偷摸摸地往碗里撒东西,那肯定是毒药!”

几个人互相交换了眼神,迅速封锁了厨房出口,并通知了锄奸队队长杨奇清。

这可是大事!事关朱德总司令的安全,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随即,莫三航提议先用一只小鸡试毒,众人找到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鸡,将米饭喂了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过多久,那只小鸡扑腾了几下翅膀,突然直挺挺地倒地不起。

“毒,是真的毒!”莫三航咬牙切齿地盯着高二根,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得意,“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高二根脸色更加苍白,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我……我没有……”

莫三航声色俱厉地吼道:“人证物证俱在,真想不到你会干出这样的事!”

一旁围观的人们也纷纷摇头,窃窃私语中不乏对高二根的指责,有人甚至攥紧了拳头,恨不得立刻动手揍这个“叛徒”。

锄奸队长杨奇清站在屋檐下,面色平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现场,似乎在为这看似铁证如山的案情寻找一些被忽略的线索。

此时,围观的情绪已经沸腾到顶点,有人高喊:“快把他押起来!”

也有人愤怒地问:“这样的人留着干什么?直接处决!”

莫三航顺势附和:“是啊,这样的人罪无可赦,不能给敌人留任何翻盘的机会!”

他的语气激昂,仿佛已经将这个案子盖棺定论。

杨奇清转头看向高二根,发现他的目光惊慌中透着几分无助,甚至还有隐隐的不解与委屈。

杨奇清没有急着下命令,而是开口问道:“高二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真的没有下毒!”高二根猛地抬起头,“我……不知道这毒是怎么来的。”

这一句辩解显得极其无力,但杨奇清注意到,高二根在说这话时目光直视自己,并未回避。

莫三航却毫不客气地冷笑道:

“你不知道?就你一个人在厨房里,难不成毒药自己飞进碗里的?”

杨奇清命人暂时将高二根带走审讯,并下令保护好案发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触碰。

对于莫三航,他淡淡地吩咐了一句:“你也一并跟来,详细说说事情经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回锄奸队的路上,莫三航一路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如何发现高二根投毒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合情合理。

回到锄奸队后,杨奇清马上对高二根进行了审讯,一开始他并不承认自己投毒,可随着莫三航加入审讯,他后来却突然改口,承认自己投毒了。

按理来说,当事人承认了,也有证人,杨奇清只要签字就可以处决高二根。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高二根即将被枪毙的时候,杨奇清却没有签字,面对大家的质疑,他说:还要再慎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他的这句话,以及他后来的深入调查,让案情反转,成功避免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案情反转

夜晚,杨奇清再次回忆起案件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高二根的认罪细节。

高二根刚被抓时,虽然显得紧张慌乱,但更多的是一种惊恐和无助,而不是被揭穿后应有的那种心虚和慌张。

如果高二根真的是投毒的凶手,他为何毫无反抗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后来,在莫三航主导的审讯中,高二根突然改口,承认自己投毒。

这样的反转不禁让杨奇清联想到一个可能性:高二根可能是被迫认罪。

进一步了解案发时的情形后,杨奇清注意到,高二根的认罪与莫三航的“劝说”有着直接关联。

莫三航声称,只要高二根承认投毒,他就可以帮忙减轻罪责,甚至有机会保住性命。

高二根是一个天生老实木讷的人,面对生死抉择时,很可能会选择屈从,莫三航,是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逼迫高二根认下不属于自己的罪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高二根在供述时根本无法清楚地回答毒药从哪里来、是谁指使他这样做,更无法解释自己投毒的动机。

如果真是特务,他应该早已接受了严密训练,这些细节不可能回答不上来,但高二根的回答毫无逻辑,仿佛是在被牵着鼻子走。

杨奇清敏锐地察觉到,这种不合理的供述,更像是被人设计好的谎言。

接下来,杨奇清把注意力转向了莫三航,莫三航在案件中的表现“过于完美”。

他发现投毒、抓住高二根、试毒验证、上报锄奸队……每一步都无懈可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正是这种精确得近乎“剧本化”的流程,让杨奇清生出了一种违和感——一个普通的民兵队长,真的会有这么强的逻辑思维与行动能力吗?

杨奇清详细回顾了莫三航的举报过程,越看越觉得奇怪:莫三航为什么恰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厨房?他是偶然路过,还是刻意为之?

如果他与高二根真是“朋友”,为何不选择私下劝解,而是大张旗鼓地揭发对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想想莫三航举报时的态度,杨奇清感觉到了一丝违背人性的“冷血”: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可能犯下严重罪行时,通常会有愤怒、痛苦、挣扎等复杂情绪,但莫三航却显得异常镇定,甚至带着一丝兴奋。

更可疑的是,莫三航在高二根认罪后并未表现出任何释然或悲痛,反而趁机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劳”。

他到处讲述自己如何揭穿了一个潜伏的特务,甚至还对战士们说:

“这样的叛徒,绝不能手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试图煽动更多人对高二根的仇恨,这种急于“定罪”的态度,反而暴露出他隐藏的目的。

杨奇清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选择从两人的背景入手,寻找更多蛛丝马迹。

他要求手下查阅两人的过往档案,并展开外围走访,没过多久,调查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深入追查后,杨奇清确认,高二根虽有伪军的历史,但这段经历非常短暂,且是被迫加入。

在被八路军俘虏后,他积极改造,多年来兢兢业业,从未有过可疑行为。

炊事班的其他人员也一致反映,高二根不仅手脚麻利,还特别爱惜粮食,经常提醒大家节约物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个人,会对朱总司令下毒?这一点几乎难以让人信服。

而莫三航的背景,存在一段难以解释的空白——被国民党抓捕的经历。

他是如何在敌人眼皮底下逃出来的?根据调查,莫三航当年并非自己逃脱,而是被敌人“释放”后回归。

这一细节让杨奇清大为震惊,因为他意识到,这种“释放”很可能意味着背叛——莫三航被敌人策反,成为了一名潜伏特务!

事实似乎逐渐浮出了水面:莫三航才是真正的特务,而高二根不过是他的一块挡箭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莫三航的目标是朱德总司令,他需要一个机会实施投毒计划,但高二根的谨慎与认真让他无法得手,

因此,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栽赃:他先引导高二根“行为异常”,再当场“抓住证据”,通过一场伪造的投毒案,借助群众的愤怒和锄奸队的迅速处置,除掉高二根,清空障碍。

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杨奇清故意让莫三航以为自己计划得逞,同时暗中安排人继续搜集更多直接证据。

最终,在莫三航的住处,锄奸队发现了真正的毒药和一封暗藏敌人指令的密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杨奇清的质问,莫三航起初试图狡辩,但在无法自圆其说后,最终承认了一切。

杨奇清的坚持

在这个案子中,杨奇清不仅用他的判断力避免了高二根的冤死,还精准识破了莫三航这个潜伏多年的敌特分子。

这并非他的运气,而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与谨慎态度。

敌人的手段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刺杀与渗透,他们更擅长利用人心的弱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莫三航的计谋,他并没有直接对朱德下手,而是利用了高二根曾经的伪军身份和木讷性格,制造一场栽赃局。

这种计策,既能嫁祸他人,又能挑起内部的不信任,一箭双雕。

若非杨奇清的敏锐洞察,这场冤案就会成为敌人“无声胜有声”的胜利。

案件结束后,高二根被当场释放,而莫三航则在锄奸队的铁证面前伏法。

杨奇清的心情却难以平复,这不过是无数敌特案中的一个,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危险与挑战等着他和他的队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杨奇清从未后悔自己的坚持,无论案件多复杂,无论压力多大,他始终坚信,锄奸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守护革命的纯洁和正义。

他的慎重态度,不是对敌人的仁慈,而是对革命事业的负责。

杨奇清的坚持,不仅挽救了高二根的生命,也让部队中的每一个人重新感受到了公平与信任的重要。

此后的日子里,杨奇清依然在无数案件中奔波,用他的细致与智慧,将一个个潜伏的敌人揪了出来。

他的努力,不仅让八路军内部更加团结,也让敌人的阴谋一次次破产。

对他来说,锄奸工作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这份艰难却值得,因为它关乎革命的胜利,更关乎千千万万同志的生命与信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冰香阅览娱乐

冰香阅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