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近日因一桩陈年旧案掀起轩然大波。关于2020赛季足协杯决赛贿赂丑闻的司法卷宗曝光,直指时任山东泰山主帅郝伟涉嫌通过重金收买江苏苏宁门将顾超操控比赛,最终助球队捧杯。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各方对俱乐部是否担责的争议愈演愈烈。
部分媒体此前认为郝伟的贿赂属于个人行为,山东泰山俱乐部无需承担后果,甚至堪称“受害者”。但最新观点援引《中国足协协会纪律准则》,指出主教练的职务行为等同于俱乐部行为。这意味着泰山队可能因管理失职面临警告、扣分乃至冠军剥夺的严厉处罚。
博主“体育产业评论”强调,郝伟作为俱乐部直接任命的核心管理人员,其涉嫌操纵比赛的行为必然反映球队在监管上的漏洞。若司法调查坐实指控,泰山队失去2020年足协杯冠军几成定局。尽管俱乐部辩称不知情,但根据规则,主教练的违纪行为很难让球队完全脱责。
一旦处罚落地,山东泰山将遭遇竞技与声誉的双重危机。作为中超传统劲旅,俱乐部不仅需应对短期内可能扣分的联赛影响,更要重塑因丑闻受损的公信力。此次事件也为中国足球职业化管理敲响警钟——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已是刻不容缓。
对山东泰山而言,危机或成转型契机。完善人员审核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将是未来重点。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需要每一家俱乐部的自律与担当,期待泰山队以更规范的姿态重返正轨,延续豪门底蕴的同时,为联赛树立诚信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