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本来是一门客观、严肃高深的学问。在宋朝之前,那是朝廷和上层官宦人家的共识,民间还真的不知道风水为何物。
传说唐末之乱,杨筠松从宫廷里盗出风水秘本,逃回广东。在广东连山流浪的日子里,想用风水一技换口饭吃,奈何民间无知,差点饿死。不得已,一直浪到江西赣州,那有一间庙,可免费住宿,还可蹭一餐斋饭。活了下来。也正是在这个庙,攀上了来上香的卢王,给他安葬个父母坟,赚了几个碎银在身。也正是在这个庙,遇上了来闲逛的两个书生,一个姓曾,一个姓寥。在他的洗脑之下,拜他为师。还有一个卢王的跟班刘江东,看热闹也凑上了。
为人之师,也就有人供养。三个太少,十个不多,干脆就招多点。这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风水学习班,就在三寮这个小山坳里开学了。这也象征着,传统风水从宫廷走进了民间,从朝堂堕入了江湖,从学子士大夫才能读得懂,普及到目不识丁的农夫也能背。
这不是杨公多伟大。都是肚子饿了惹的祸。自己首先要活下来,才能“济贫”啊!
面对这一大帮走路不怕累,动脑头会疼,读了后句忘前句的学生们,怎么讲?!取其长,去其短,通通爬梁去看山。怎么记?拟动物形象化。这就是江西形峦派的起源。杨老师因材施教的典范!难怪还有媒体正经八经的报道说:现在的三寮村,大大小小的风水大师就有四百多人,连看村口的保安都是风水师。
这,就是传统风水走入江湖的缩影写照。风水,变成了江湖上人吃饭的名号。真实本事如何?这个真的不好讲,如果说都是一帮半吊子,不实在,靠嘴巴混饭吃的,那是打破别人饭碗。罪过罪过!
总之,不论你在网上或者网下,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找到的风水大师、专家教授,百分之九十九跟现在三寮村的保安,一个水平。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是你运气好,上天指引你刚好碰上那么个货真价实的“过路人”。
民间有许多这些真实的故事。有个全县首富,发达了,盖一栋别墅。出了问题:做什么生意都失败,身体也生了病。连续请了八九个风水大师,没有看出真正的问题所在。最后他儿子碰巧遇上了一个真懂的,一看就点出关键的问题所在,进行了大的调整,否去泰来。有个乡下的大户,刚搬进新建的房子,老婆就生病了。主人特信风水,地方上有点名气的都去请。来一个一个做法,来另一个又另一个做法。几年下来,结果是房子被搞得不伦不类,老婆的病依旧不好。后来一有人提起什么风水,无名火三丈:什么风水大师,都是一帮蒙钱的江湖骗子!
这就是当下民间,在请风水大师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免不了要交的一道智商税——遇见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