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刚走,殡葬公司就堵门!”辽宁张先生揭露行业惊人黑幕
“120急救车刚离开,殡葬公司的电话就追到家门口,甚至人还没到,推销员已经堵在楼下了!”2023年,辽宁沈阳的张先生在爷爷去世后遭遇离奇一幕:未告知任何亲友联系方式,多家殡葬公司却像“幽灵”般精准出现。这背后,竟牵扯出一条从医院到殡葬业的黑色利益链?
1. 急救环节成信息泄露“重灾区”张先生回忆,爷爷在家中去世后,仅有120医护人员接触过死亡证明。但殡葬公司不仅精准掌握逝者地址、亲属电话,甚至比家属更快抵达现场。尽管沈阳急救中心否认信息泄露,但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急救员、护工倒卖信息,一条最高能赚3000元!”
2. 行业潜规则:殡葬公司“抢单”成风多地曝光案例显示,殡葬中介通过贿赂医院护工、急救人员,实时获取病危患者信息。上海曾有殡葬公司向护工支付“信息费”,按业务提成30%;合肥甚至出现殡葬车在医院门口“拦截”遗体,只为抢先签下订单。
3. 家属的无奈:不选高价套餐就被“堵门”张先生家人因悲痛未及时处理后事,殡葬公司趁机以“不签合同不放行”施压。类似情况屡见不鲜:有家属被迫支付上万元“一条龙”服务费,实际服务却严重缩水;更有殡葬公司冒充民政部门,以“政策优惠”诱导消费。
二、殡葬业暴利内幕:一条信息赚数千元!1. 信息费、抢单费、高价服务费,层层加价
信息贩子:殡葬公司向医院内部人员支付“信息费”,每条报价3000-5000元;
抢单黑市:部分公司雇佣社会人员蹲守医院,一旦发现病危患者,立即通知殡葬团队“抢单”;
服务虚标:基础殡葬服务成本约2000元,但殡葬公司通过捆绑销售骨灰盒、寿衣等,报价高达1.5万-3万元。
2. 行业“黑话”曝光:遗体=资源,死亡=订单暗访录音显示,殡葬中介将逝者称为“资源”,急救环节称为“截胡”。某公司负责人直言:“只要拿到死亡信息,就算家属拒签,也能通过威胁、围堵达成交易。”
三、法律亮剑!泄露信息最高可判7年,殡葬公司或面临倾家荡产1. 法律红线:信息泄露=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判7年。沈阳律师李宝坤指出:“医护人员若参与倒卖,将被吊销执业资格并追责。”
2. 民政部新规:殡葬服务必须明码标价2024年起,民政部要求殡葬机构公示服务项目及价格,禁止捆绑消费。多地已开展专项整治,长沙等地殡葬公司因“抢单”被罚款超百万元。
3. 家属维权指南:三步让黑心公司付出代价
第一步:保存证据(通话录音、转账记录、殡葬车照片);
第二步:同步投诉(卫健委、民政局、12320卫生热线);
第三步:法律索赔(可主张3倍赔偿+精神损失费)。
四、如何保护家人?记住这3招防“殡葬刺客”提前登记意愿:在社区或医院填写《遗体捐献/殡葬服务意向书》,避免信息漏洞;
设置紧急联系人:在手机中备注“殡葬勿扰”,并告知亲友协助处理;
认准官方渠道:通过当地民政局官网或“宁思念”等正规平台联系殡葬机构。
结语当生命逝去,殡葬本应是对逝者的尊重,而非某些人的敛财工具。若你也曾遭遇类似经历,请立即举报!你的每一次发声,都在推动行业透明化。(本文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民政部公开数据及受访者自述)
关注大鱼号,获取更多社会真相调查!(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亲人离去后还需面对算计!)
#殡葬黑幕 #信息泄露 #法律维权 #民生热点
一粟
沉阳在哪个国家?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殡仪馆,何来抢生意的对手?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