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大怪兽
编辑:沐沐
前言
全球政治,向来纵横捭阖,云谲波诡,是表面平衡而内离,风起云涌的较量是各个国家的权衡利弊与博弈。
特别是在2024年到2025年,世界局势呈现出更加复杂和紧张的态势,其中涉及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博弈尤为突出。
特朗普的再次崛起、美国对中国稀土矿资源的控制、丹麦在对华政策上的转变……
短短一年时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这些都是全球政治与经济趋势的缩影。
美国的战略意图
2024年,美国的政治格局再次迎来关键变化。
在2020年总统选举失利后,特朗普并没有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反而重新振作,开始为2024年大选积蓄力量。
特朗普的言辞再度锋利,尤其是在涉及格陵兰岛时,他表现出比以前更加强硬的立场。
而如今他的曾经在镜头前的豪言似乎逐渐应验。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1月7日表示,他并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来夺取格林兰岛的掌控权,特朗普的言论一出,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如今这个局面也并非不可料到的,毕竟特朗普对于格陵兰岛的寄予并非一夕,而是早有意图。
很多网友认为,早在前几天的1月7号他就借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来到格陵兰岛,对外号称这是一场私人旅游。
甚至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欲盖弥彰的带上了自己的儿子巴伦·特朗普。
更甚至在这次私人旅游的结束之后,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更新了一条推文。
其中言之凿凿地写着:“小唐纳德受到了格陵兰岛人民的热烈欢迎,这表明美国收购格陵兰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5-1-9 特朗普长子到访格陵兰岛,丹麦首相强调:这岛是非卖品
追溯到更早的时间,早在特朗普还没有二进宫。
甚至还没有当上美国总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议员,特朗普就已经明里暗里表示对格陵兰岛这座“北美洲东北部的世界第一大岛”的欣赏。
美国媒体曾披露,他多次向顾问咨询美国能否购买格陵兰岛。
但与如今不同的是,早在先前,特朗普在国际上显露出的战略政策一直是买岛为主。
2019年8月,他就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自己希望花大价钱收购格陵兰岛,但当时许多人对此都仅仅是置之一笑。
而如今,他却用非常严肃的态度公开表示要转换为用武力夺岛,这是明面上的威胁。
通过军事行动夺岛,真的动用军事力量引发战争,对于周边邻近国家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破坏。
美国国内舆论对此反应强烈,部分支持者认为这是“保护台湾的正确决定”,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一威胁可能导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全面冲突。
从2019年到如今的2025年,长达6年时间内,特朗普一直对格陵兰岛问题紧追不放,势必要拿下格林兰岛这块肥肉。
甚至在2024年,特朗普通过更加直白的表态,释放出美国可能采取更强硬政策的信号,显示出其“强人外交”的战略主张。
如此折腾一番,美国为何对格陵兰岛如此紧盯不放呢?
格陵兰岛自古资源丰富,稀土矿藏尤为突出,已有大量矿产被发现,其中不乏易于开采的稀土矿物。
诚然,除了稀土矿之外,黄金、铂族金属、钼、镍、钽和铌等元素也在岛上广泛存在。
此外,位于北冰洋的格陵兰岛,还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根据初步估计,北冰洋海底的石油储量可达九百亿桶,天然气储量更是惊人的占全球总储量的约四分之一。
特别是格陵兰岛东北部临近北冰洋的区域,原油储量已接近三百亿桶。
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甚至还有许多未知的惊喜。
格陵兰岛对于各国来说,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盲盒,谁要是能拿下这个巨大的盲盒,就能获得长远即可发展的无限价值。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拥有格陵兰岛的丹麦,一直承担的相当大的压力。
丹麦态度
面对美国这毫不遮掩的野心,丹麦那方拥有着格陵兰岛,自然是压力倍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防美国的偷袭。
丹麦外交部迅速打了镇定剂,试图稳定住局面,发言到:“格陵兰岛是丹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关于其主权的讨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据财联社报道,丹麦外交部部长拉斯穆森近期对媒体记者表示,如果格陵兰岛居民愿意,那么在不远的未来该岛可能会独立,但即便是独立也不太可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丹麦几乎也是明牌告诉了美国:想要格陵兰岛这件事情,免谈。
不仅在政治态度上强硬的表示拒绝,而且丹麦在实践上也对格陵兰岛加强了防守和重视。
丹麦大幅增加对格陵兰岛的军费开支,金额高达十亿克朗,换算成美金约十五亿,拿足的要护卫格林兰岛、护卫北极圈领土到死的架势。
信息来源:华尔街见闻2025-1-11 特朗普寻求"控制格陵兰岛”,丹麦计划加强在该岛军事存在
这对于美国可是增添了苦恼,毕竟格陵兰岛地处北极圈附近,而美国又非常需要在北极圈扩大自己的实力。
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却常常遇到老对头俄罗斯的阻碍,俄罗斯仗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横在路中间。
此时拿下格陵兰岛于美国而言自然是无比重要的。
然而三番五次的用各种手段试探,丹麦那方却迟迟不肯就范,甚至还拿出了要和自己到底的态度。
但丹麦毕竟与美国是盟友,在这样多次软磨硬泡之下也渐渐软了态度。
丹麦外交部部长拉斯穆森这样一番格陵兰岛可能独立的发言,就是一种让步。
丹麦试图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中寻找一条新路径,突破眼前的困局。
不过,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面对媒体,对于当下的局势作出了自己的分析,指出如今特朗普发出这种威胁,其目的不但止步于让丹麦就范,更是威慑中国。
这是怎么回事呢?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2025-01-09 丹麦外长:格陵兰岛可能独立
稀土矿拉锯战
在2025年的1月9日,格陵兰岛最大的稀土矿产开发商透漏,美国和丹麦国家在去年,也就是2025年的时候就商量过“不要将项目卖给中国企业”。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稀土项目最终的所属权交到美国纽约的克里蒂科金属公司。
这样的消息一出,很多国人都炸了。
虽然知道稀土受到了限制,但如此明目张胆的抢夺项目的也是少见。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5-1-10 格陵兰岛最大稀土矿开发商:美国和丹麦官员去年曾游说,不要把坦布里兹稀土矿卖给中企
但其实,稀土资源的问题也是很久了。
如今全球稀土矿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军事装备、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掌控了全球稀土矿资源的巨大份额。
根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的稀土矿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信息来源:国企杂志2021-12-30 中国稀士,比美国强太多
稀土资源问题一直是横亘中美之间的大问题。
美国早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就意识到,依赖中国的稀土资源可能会在全球经济中带来战略性风险。
2024年,美国国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通过增加国内稀土开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与此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中企在全球稀土矿开采、加工和贸易方面的制约,尤其是通过技术限制和经济制裁,力图切断中企获取关键稀土资源的渠道……
可以说中美系统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持续发烫。
特朗普的再次崛起,使得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更加明确。
在他看来,中国控制稀土资源是对美国经济和安全的威胁。
但如果拿下了格陵兰岛这块肥肉,那里丰富的稀土资源足够供应美国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棘手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对于中国而言,稀土资源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还关乎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力,所以面对美国在的领导问题上的压迫,也只能自发的做好防护。
在2024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稀土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高端技术的自主可控。
同时,中国还计划加强与全球其他稀土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以面对美方对于中国的稀土制裁。
结语
近两年的后疫情时代内,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欧洲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被迫调整自己的政策。
特朗普的强硬立场、美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制约、丹麦在对华政策上的转变,都是全球博弈的缩影。
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中美欧之间的博弈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科技、资源、军事等方面的竞争,你追我赶,步步紧逼
全球政治与经济的“大结局”似乎正在悄然上演。
特朗普的强硬态度、美国对中企的制约以及丹麦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标志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各国如何调整政策、应对挑战,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政治与经济的走向。
大结局是否即将到来?
我们只能静待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