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必有一战?反华与反美,修昔底德陷阱,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商学中人 2020-04-25 16:38:00

我是希望中美友好的,所以看到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后感到忧心,就在昨天晚上发了篇文章《美国社会厌华情绪创历史新高,警惕皮尤中心的这三项调查结果​》在几个平台上,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然而今天,当看到文章下面的上千条网友评论,“地命海心”的我更忧心了——皮尤的调查显示66%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但这些评论里反感美国的远超90%,喊战争难以避免的也不少。显然,中美两国民间对彼此的反感都在增加。

当然,网上言论常不免偏于极端,如果以现实里亲戚朋友同事们给我的感觉而言,中国人对美国的负面情绪并不算强烈。虽然有些人也会有“美国打压中国”“难免一战”“谁怕谁”之类的言辞,但我知道他们其实都是很善良的人,并不是真的叫嚣战争,也都很喜欢美国大片、苹果手机,战争云云只是说说而已。

哪怕在今天的情势下,我依然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愿意亲近美国、学习美国的,愿意和美国做生意,愿意尊重甚至羡慕这个世界第一强国。前两年的“民族复兴”、“大国崛起”,中国人想的只是成为多极化世界里的重要一极,顶多也就是和美国成为并世双雄,至于取美国而代之成为世界霸主,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这想法,没有当世界警察的兴趣。

但显然,有些美国人不是这么看的,他们对中国充满了警惕。

2015年9月,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在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上发表长文《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和中国正在走向战争吗?》 ,他并以此文为基础,于2017年出版了《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艾利森教授用“修昔底德陷阱”比喻中美关系的未来命运,提醒人们不要忽略中美冲突的风险。

修昔底德是2500年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也是雅典城邦的一位将军,他将自己经历的雅典与斯巴达血战写成了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那场毁灭古希腊两大城邦的战争。在书中,他这样解释:“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当一个崛起国威胁到守成国的主导地位时,会引起严重的结构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非同寻常的、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哪怕是外交事务上一丁点的寻常火苗,都能够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当今之世,霸权主导国当然是美国,而崛起国则是中国。

艾利森教授在书中写道:

对于那些在“美国即世界第一”的世界里长大的美国人来说——大约自1870年以来,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这么认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不可想象的。许多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经济主导地位是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以至于它已经成为他们国家身份的一部分。

从1860年到1913年,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经济突飞猛进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随着英法德俄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四败俱伤,美国已成为毫无疑问的第一强国。二战则使美国的实力进一步凌驾于欧洲列强之上。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时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美国产生了明显的危机感。

中国强化南海岛礁,美国认为这是挑战其军事霸权;中国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美国则要举一国之力绞杀华为;中国提出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美国认为这是对其价值体系的强劲挑衅;中国强调经贸是两国关系压舱石,美国则铁了心要开打关税贸易战……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反思,是否有哪些事情原本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

就在艾利森教授发表那篇文章的2015年,中美两国领导人曾在峰会上讨论了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两国会解决好。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虽然中国崛起带来了结构性压力,但“两国都有能力解决分歧”。

可看看今天的现实,中美两国的关系明显比2015年糟多了。

那么,未来会怎么样?

首先,这需要两国政府要冷静、要有智慧地去处理争端,并注意引导两国民众理性认识,多做促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事情,绝不能刺激民粹、煽动对立敌视情绪。

其次,所有善良的人们啊,一定不要头脑发热、失去耐心。某些利益冲突固然难以避免,那就去竞争博弈好了,但一定不能以为最终要靠战争解决问题。那会是所有人的灾难。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三十年血战,最终毁灭了彼此,也将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带到了尽头。

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有的参战国也都失去了它们为之斗争的一切: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德国皇帝被罢黜,俄国沙皇被灭门,一代法国青年丧尸荒野,而大英帝国也从此江河日下。

不要轻言战争,那会是毁灭文明的噩梦,人类真的是命运共同体。

1 阅读:42
评论列表
  • 2020-04-26 10:20

    和平是是靠双方缔造的不是你打我一下我不还手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