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和世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出现,更是成为人类文明双向交流的佐证。为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日前,上海博物馆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全面展示马可·波罗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故事。
据悉,今年4月,上海博物馆与威尼斯市政博物馆基金会曾于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展,而本次展览经过双方重新策划,从28家中意文博机构中遴选出204件/套展品,侧重呈现东西方文明对话。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商业之城”着重于呈现威尼斯这个繁荣的地中海商业和交通强国的政治与经济体制、航海贸易与制造业以及社会生活与文化;“双向交流”通过展品描绘海上航行的船只,陆上往来的商队与使节,展现双边贸易与交流,同时也引入马可·波罗这一旅行家的视角;“三都所见”即跟随马可·波罗经过欧亚大陆的丝路古道来到元代都城,所见宏伟的都城建筑与元代的政治体制和商业模式;“世间熙攘”展现江南的文人雅趣、日常生活、商贸经济,以及泉州古港的海洋贸易、信仰交融;“远行者”则聚焦马可·波罗同时代的商人、使团、信仰者和艺术家,所留下的关于政治文化、社会信仰和经济生活的记录。
上博青铜研究部副主任王樾介绍,展览名为“寰宇东西”,是源于马可·波罗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流传后世的著作,其法语版就名为《寰宇记》。“这本著作记载了13至15世纪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对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而我们的展品就是当时马可·波罗看到的,帮助现在的观众通过直观地观察文物而恢复对历史的想象。”
王樾以展品《威尼斯城市图》为例,“一般我们理解的地图,就是一个地方方向的指引而已,但实际上这幅版画的信息量非常大,它是至今最早所留存的大型城市鸟瞰图之一。”威尼斯人雅各布·德·巴巴里与他的助手们通过攀爬城市中的钟楼,借由几何与透视法则,经由想象力的拼凑将威尼斯的每座建筑、广场与河道等城市景观都记录下来。画面中港口与运河中成群的船只凸显了这座城市的勤劳、商业和海上力量。画面上方描绘了商业之神墨丘利的统治,海神尼普顿则骑着海豚穿过港口,现实场景与神灵融为一体,不仅象征着威尼斯这座国际贸易中心的海上商贸活动,也体现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创造。
威尼斯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际遇,使它成长为东地中海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而古代泉州,也因有着优良的海港且江河网络便于货物运输等种种便利,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滨海城市。展品中宋元时期的航海用具、商队塑像、贸易商品、宗教石刻、地图等,都呈现着13至15世纪东西双方的交流与互鉴。
在王樾看来,“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并不是一个重点呈现马可·波罗个人事迹的展览,“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搭建出一个观察和想象历史的平台。当时的中国其实是一个积极走出去的状态。在路上行走的不只有马可·波罗,不少人甚至在身故后长眠于异乡,但正是由于他们的勇敢,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
记者 / 刘艺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