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底盘量产上车造车也能“预制”了?

铃轩之声 2024-09-04 17:33:23

2024年8月25日,哪吒汽车召开新车上市发布会,同时,搭载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的哪吒S猎装 CIIC 800V版也在发布会上亮相。哪吒S猎装 CIIC 800V版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基于CTC电池技术实现滑板底盘量产的乘用车车型。

初听起来,这或许只是行业新闻的一角,但细品之下,其背后的意义深远——预示着电动汽车行业即将迈入一个“预制化”的新纪元。想象一下,这如同餐饮业中的预制菜概念被巧妙移植至汽车制造领域,预示着生产效率与灵活性的飞跃。

传统上,汽车制造商需自行研发或定制平台、架构等核心“秘方”,如同大厨精心调配的独家酱料。而今,滑板底盘技术的出现,就如同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标准化的“预制菜原料包”。车企只需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灵活搭配各类先进的软硬件组件,即可快速“烹饪”出多样化的汽车产品,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实现了“即插即用,快速出品”。

这一变革,不仅让底盘这一曾经的“独门绝技”变得可共享、可定制,更促进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创新与协作,开启了汽车制造的新篇章。哪吒S猎装CIIC 800V版的成功发布,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诠释,预示着未来汽车市场将更加多元化、高效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与选择。

01

何为“滑板底盘”

“滑板”这一称谓,并非源自其出色的滑行性能,而是因为它创造性地融合了电池组、电力驱动系统以及前后桥设计,整体形态呈现出两侧高、中间低的独特构造,酷似滑板的外形。

其概念雏形可追溯至2002年,它标志着汽车设计领域的一次革新思潮,此设计的核心在于实现车身结构的上下分离,这种思路类似于童年记忆中的四驱车模型,无论是“旋风冲锋”还是“先驱音速”,剥去外壳后,其底盘构造如出一辙,动画中的炫酷技能背后,实质上是“换壳”的奥秘。

宁德时代推出的滑板底盘,即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正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其核心特征鲜明:“上下解耦、极致集成、开放共享”。CIIC不仅自身功能强大,还配套了一系列灵活的Toolkits解决方案包,如本次发布会上引人注目的哪吒S猎装CIIC 800V车型,便采用了前沿的800V高压架构方案,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兼容性与应用潜力。

该底盘集成了高压系统,低压系统,转向和制动系统,并配置了底盘域控制器,实现了75%的电池包成组效率,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低温衰减在零下7度时小于30%,百公里电耗10.5kWh,5分钟充电300公里。底盘支持CNCAP五星级碰撞要求,下车体碰撞能量吸收大于80%。

作为一个独立高效、自主行驶的移动能量平台,CIIC集运动控制、能量供给与数据处理三大核心功能于一身。依托其模块化、可扩展的软硬件架构及标准化的接口设计,CIIC实现了底盘架构的通用化,支持多样化的车型定制,真正做到了“一底盘,百变车”,为汽车行业的个性化与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02

“滑板底盘”意义何在?

对于宁德这样的电池制造商而言,滑板底盘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革新,更是其整合产业链、推广电池车身一体化战略的关键一环。通过自主设计底盘,宁德能够更灵活地布局电芯,减少线束和结构件,从而提升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同时,这也为其进一步涉足电驱、电控等领域,打造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滑板底盘技术的引入不仅代表了技术革新,更显著地降低了其研发成本,成为行业的一大福音。这一转变的核心优势在于,车企无需再从零开始研发底盘系统,而是可以通过整合现有滑板底盘进行适配工作,极大地简化了研发流程。

正如宁德所言,采用这种创新的造车模式后,汽车制造商的研发周期能够大幅缩短,从原先动辄三年以上的漫长过程,缩减至大约12个月,显著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底盘开发费用也锐减至原成本的三分之一,极大地缓解了车企的财务压力。此外,由于滑板底盘设计精简了线束和零部件数量,进一步促使BOM成本(即原材料、配件及人力等总成本)下降了约5%,实现了成本效益的双重提升。

滑板底盘的出现,犹如为汽车行业量身定制了一个高效且可复用的PPT模板,使得任何车企只需在此基础上填充个性化内容,即可快速打造出全新车型。这对于新兴汽车品牌尤其是初创公司而言,无疑是节省了大量初始投资与研发精力的宝贵机会,助力其更快步入市场轨道。

鉴于滑板底盘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业界早已纷纷瞩目并投身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之中。除了宁德这样的领军企业外,众多其他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共同推动滑板底盘技术的进步。回溯历史,早在2002年,通用汽车便通过其Hy-wire概念车首次展示了滑板底盘的概念,尽管当时采用的是氢动力技术。而真正将滑板底盘推向公众视野并引发广泛关注的,则是Rivian的坦克掉头技术,该技术成功地将滑板底盘应用于纯电车型,展现了其无限可能。

时至今日,滑板底盘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PIX Moving等国际企业以及中国本土的悠跑等公司均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共同推动着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

03

“滑板底盘”能普及吗?

确实,会有人质疑为何当前涉足滑板底盘研发的企业多被贴上“新势力”的标签,在底盘这一需要深厚积淀的领域,它们能否胜任?然而,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并不全然在于技术积累,小米仅用三年涉足造车便是一例证明,技术门槛虽高,但非不可逾越。关键在于,这些创新的底盘解决方案能否获得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可与采用,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采用滑板底盘设计,无异于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每个汽车品牌之所以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个性化的设计与技术特色。而滑板底盘的标准化趋势,似乎有淡化这些差异、追求统一化的倾向,这对追求品牌个性的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大考验。

不可否认,滑板底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车企的研发效率,加速产品迭代,但也可能导致车企的角色向“组装厂”转变,更加依赖于外部技术供应商的支持。这一现象在电动车领域已初现端倪,如宁德、华为等强势供应商的崛起,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车辆背后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等,而非单纯的车企品牌本身,这是众多车企不愿见到的局面。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像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主流车企纷纷加大在电池、智能驾驶、芯片等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力度,或积极寻求与多方供应商的多元化合作,以避免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保持自身在技术上的独立性和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若滑板底盘技术真的成为行业主流,预计传统车企也将不甘示弱,纷纷投入到滑板底盘的自研行列中,以期用自主开发的底盘技术替代现有的平台或架构,从而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被削弱,避免沦为仅提供“舒适乘坐体验”的代名词。

-THE END-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