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个好消息,9月中旬,梅龙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居民2小时内便可到达梅州。梅州西站就在梅县区,乘坐梅龙高铁来到梅县区的话,我推荐一个地方——松口古镇。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是真的很喜欢古镇。
我喜欢古镇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喧哗吵闹、音乐声震天的商业街,有的只是斑驳的建筑、地道的美食和闲适的生活。每每走过饱经岁月洗礼的古镇街巷,我都会深深感动。
中国的古镇有几百个,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松口古镇,便是其一。
在介绍松口古镇之前,先来说说梅州。
比起广东的其他城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的梅州是低调的。但真正了解了才会知道,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
若你们对客家文化感兴趣,一定要来松口古镇。
松口古镇的位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地处梅县区东北部、梅江下游,临近粤闽赣三省。
松口镇是近代以来,粤、闽、赣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中国客家人移民海外开拓“印度洋之路第一站”。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更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是一个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镇,保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很有意思的是,原先的松口古镇,名气竟然比梅州还要大。因为松口古镇水路交通便利,宋代以后,松口各姓氏先祖从闽赣迁居此地,逐渐开发建成闽粤赣商贸集散地。
“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是当时繁华场景的真实描写。历史记载,在商业鼎盛时期,松口有1000多家商铺林立,而码头最繁华的时候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夸张不夸张?松口的乡民与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用经过梅州城,经汕头港直接转松口。导致松口的繁华程度盖过了州城,以至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
今天的松口古镇,虽然远离了昔日繁华,但依稀能看到许多旧日痕迹。走在古镇里,随处可见古屋老巷、陈风古韵,让人仿佛来到一处被时间记录下来的隐世小镇。历经风风雨雨,松口古镇走到今天,显得沧桑与斑驳,甚至有些破旧,然而这破旧里另有几分古朴与凝重。
石板老街,南洋骑楼,不难发现当地沿江房屋大多为3至4层的砖混建筑结构。排排方形罗马柱已经发黄,但柱头、窗框上的花纹还能看到明显的南洋风格,无声述说着这个古镇曾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力。
古镇里有一家松江大酒店,值得好好看看。
酒店建于民国21年,由松口大黄村的廖子君先生建成,是上世纪初梅州最大的酒店。恢弘气派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共有五层,200多间客房。
当时,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大多都在松江大酒店投宿,因此它成了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
时至今日,酒店仍留有“HOTEL TSUNGKIANG”英文字样,相当洋气。
2014年,松口镇将松江大酒店按照原貌修葺一新,用作松口华侨文史实物馆,展示梅州百年客侨民俗文化。
建筑内保留大部分原样,浓浓的生活气息。透过各种家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朝气蓬勃的年代。
展览部分,馆内布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出数千件展品,主要为侨批、侨信、民国时期梅州当地以及当时华侨从外国带回来的日常用品、工艺品等。
当年侨胞寄家书,只要在信封上写好“广东松口某人收”,家人就能收到。可见当时松口的地位多么重要,知名度多么高。
这些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牵挂亲人,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他们委托回国的亲友或者民间机构,捎带银信回去,这种将家书和汇款单合二为一的凭证,称为“侨批”。
所以你看每一封侨批,背后都是一个思乡故事。字字句句,都让人动容。
那么多物件一一看过来,太感慨了。
当然,我还是更喜欢松江大酒店的建筑。
五层的洋楼,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风景,是打卡的好地方。
从阳台望出去,古镇的历史在面前徐徐展开。
阳光倾洒而下,这份难得的安静让人心生愉悦。
建筑无言,仿佛还能看见那一个个青年满怀激情,从这里出发,走向了更大更广的世界。
最爱这处顶楼露台,外面就是梅州的好山水。
山水之下的古镇,带着岁月打磨出的肌理。
正对松江大酒店,是火船码头。
作为旧时客侨下南洋的始发地,这个不足20米长的码头是当时经韩江、汕头港出海的最大码头,也是闽粤赣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见证了近代客侨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的风雨历程。
火船码头有台阶36级,每级台阶长约16米,沿河地坡度缓缓铺砌。如今很多人喜欢在码头拍照打卡,感受古镇的客家故事。
从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到移民纪念广场、交通路,松口古镇开张了近百家小店,经营客家美食,以及各具特色的手工店。
试试仙人板哦,是梅州的一大特色小吃,具有降火功效。
沿路还有文化艺术类的书画展览室、古玩字画店、曲艺乐器培训室等特色店铺,慢慢逛很有收获。
走完松口古镇,我的古镇打卡清单又勾掉一处。
我想,古镇、古街、古巷、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代代生活其中的人们,一起组合成为了历史深深的印记,这才是真正的古镇吧。
旅游攻略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城路
门票:古镇无门票,松口华侨文史馆门票10元
开放时间: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