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树隔音屏障,高架桥绿化,降噪测试,密度控制
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交通带来的噪音污染是个让人头疼不已的问题,不过有一种植物叫幸福树,它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可有着不小的潜力,尤其是在高架桥绿化作为隔音屏障这方面。幸福的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美好,但实际上它在隔音等生态功能方面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先说说幸福树的一些特点吧。幸福树其实不是专门为隔音培育的植物,但它在生长过程中却有着不少对隔音有益的特性。幸福树属于中小乔木,它的树干较为粗壮,能够长得比较高大,枝叶繁茂。在正常情况下,一棵成年的幸福树高度能达到十几米左右。它的叶子呈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者近对生,形状大多是卵形或者椭圆形,叶片表面光滑,有着一定的厚度。这种叶子的形态和结构就使得它在叶片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上有自己的特点。
从价值方面来看,幸福树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对改善环境、特别是降噪方面有着潜在的价值。在城市中,噪音污染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绿化植物作为一种相对环保的降噪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那种大型的、专门的隔音树种才有效果,其实幸福树就有它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在我们南方的一个城市广州,我有个网友就住在高架桥附近。他说每天车流量那么大,噪音特别大,后来那边的城市建设部门在进行高架桥绿化的时候就种了一些幸福树。一开始大家也没太在意,但是过了几个月之后,那网友就明显感觉到,虽然不能说噪音完全消失了,但那种持续不断、让人烦躁的噪音确实是减轻了不少。这个案例就说明幸福树在高架桥绿化中的降噪潜力。
再讲讲幸福树在做隔音屏障时的密度控制问题。这可是个挺关键的因素。如果密度太大,虽然可能在局部降噪效果很好,但是会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还可能会抑制树木自身的生长发育。要是密度太小呢,又起不到很好的降噪效果。就像我之前了解到的一个北方的城市,哈尔滨。那里的一个小型的交通干道上试图用幸福树做隔音屏障,一开始由于过于追求降噪效果,种得太密了。结果呢,不仅树木的生长空间不够,竞争养分和水分,导致生长缓慢,而且后期修剪和养护的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后来调整了密度,才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
和高架桥绿化联系起来看,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情。高架桥下面和周边的环境比较特殊,光照条件、土壤质量、空气湿度等都和开阔地不太一样。比如说在北方的一些高架桥,冬天的时候气候比较寒冷,土壤可能会冻结,这就给幸福树的种植带来挑战。我在有个河北的朋友,他说他们那边尝试在高架桥附近种幸福树的时候,冬季就担心幸福树受冻冻死。于是他们就想了很多办法,给树木做一些保暖措施,像包裹树干之类的,这就增加了养护成本。
从降噪测试这个角度来看,其实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对于幸福树的降噪能力,没有一个非常精确、统一的数据。不同的研究机构或者城市在进行测试的时候,会因为测试的环境、方法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我就看过一些南方城市的测试,他们发现幸福树和其他绿植相比,在一定高度和密度的情况下,对中低频噪音的吸收效果很不错。比如说和杨树对比,杨树在北方比较常见,它的树干比较笔直,树叶也比较细长,在同等种植密度和高度下,幸福树对中低频噪音的吸收率能比杨树高出大概百分之十左右。还有和柳树对比,柳树的枝条比较柔软,叶子狭长,它在美观上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降噪方面,尤其是对高频噪音的吸收,幸福树比柳树稍微好一点。比如说在一些靠近城市轻轨站的地方,幸福树和柳树种在一起做对比实验,轻轨运行产生的高频噪音经过幸福树这一片的时候,传来的噪音就比经过柳树这边稍微小一点。
再看看桂花这种比较常见的绿植,在南方城市很受欢迎。它在景观上很有特色,到了秋天满树的花香。但是在降噪方面,和幸福树相比,它的叶片相对来说比较薄,而且形状比较小,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就不如幸福树。就像我有一次在南方的苏州旅游,看到一些老街区改造的时候种了很多桂花树,在靠近马路的一侧想要起到降噪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桂花树的种植密度比较大,而它在吸收噪音方面能力有限,导致街道上从马路上传来的车辆噪音还是比较吵闹。
还有茶树,它主要的经济价值在于茶叶生产。但是在绿化方面,如果把它单纯用来做隔音屏障,就不是那么合适。茶树是低矮灌木,和幸福树这种中乔木相比,它的植物高度就限制了它对声音的阻挡范围。比如说在一些城市公园靠近公路的一侧绿化中,如果只种茶树,虽然绿化效果有,但是在降噪方面就做得很不好。
在天台花园这种家庭或小区域的绿化场景中,幸福树的养殖也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要考虑阳光的问题,天台的阳光往往比较强烈,而幸福树虽然需要阳光,但太强烈的直射阳光会灼伤它的叶子。我就听说过一件身边的事,深圳有个市民在家里的天台花园种了幸福树,一开始没有考虑到阳光太强的问题,结果没过多久,幸福树的叶子就有很多被晒伤了,出现枯黄的现象。后来在树的周围搭了一些遮阳网才慢慢恢复。
再看散养一些动物,比如说鸡和鸭。如果在有幸福树绿化的环境附近散养,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幸福树的落叶如果处理不好,掉到鸡和鸭的活动区域,可能会被误食,对它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且鸡和鸭活动的时候,有时候会破坏幸福树的树根周围的土壤,影响幸福树的生长。我就知道在湖南的一个农村养殖场,他们在有绿化植物的场地散养鸡,由于没有管理好鸡的活动范围,有不少乔木都受到了影响,包括幸福树,它们的生长势变得很弱。
从养殖的时间维度来看,幸福树的生长也是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果是在春天种植幸福树,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了夏天就可以看到它的枝叶变得很茂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在高架桥绿化这种场景下,它对降噪的贡献也在逐渐增加。比如说在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某个高架桥段,在春天种植了一批幸福树。到了夏天,经过测试发现,噪音的水平已经有了小幅度的降低。如果持续养护,再经过一到两年的时间,幸福树长高长大,它对降噪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从土壤质量来说,不同地区的土壤差异很大。在南方的一些酸性土壤地区,幸福树生长得比较好。但是北方一些碱性土壤地区,就需要对土壤进行调整。像在陕西的一些城市,当地的土壤比较硬比较碱,种植幸福树的时候就需要添加一些有机肥和酸性物质来改良土壤。如果不这样做,幸福树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树干长得慢,枝叶也稀疏,更谈不上很好的降噪效果了。
还有在湿度方面,比如在海南这样湿度比较高的热带地区,幸福树生长得非常旺盛,对于降噪等方面的生态功能的发挥可能也会更充分。而在像甘肃兰州这样比较干燥的地区,幸福树就需要更多的灌溉,并且在种植时要考虑它对干燥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在兰州的某个高架桥绿化区域种植幸福树,初期就需要特别注意灌溉系统的设计和养护,否则幸福树可能因为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更无法有效地进行降噪等绿化功能。
现在我们在考虑幸福树做隔音屏障的时候,也不能只看到它的好处,还得看到它的局限性。比如它的养护成本,在北方的寒冷地区,冬季的养护费用就比较高。而且从降噪的整体效果来看,单靠幸福树一种植物是很难达到非常理想的降噪目标的。通常需要和其他植物搭配种植,形成一个有效的绿化降噪体系。
还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城市规划初期就更好地利用幸福树这种既有美观价值又有降噪潜力的植物呢?是在城市新规划的一些干道两旁就提前预留好合适的种植空间,还是在老旧城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再增加幸福树的种植呢?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另外,在幸福树的种植密度控制上,如何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不同的交通流量等因素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呢?这不仅是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也和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息息相关。比如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高架桥旁边的居民区绿化,幸福树的种植密度是按照交通流量的预测来确定,还是要考虑到周边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呢?这都是在实际的城市绿化和交通降噪工作中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