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浙江男篮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对近期备受关注的哈雷尔签约事件做出了详细说明。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球迷的热议,也让大家对外援签约的流程和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据浙江男篮透露,他们于2025年1月17日开始接触哈雷尔,并在2月3日与哈雷尔及其美方经纪人完成了签约,三方均签字确认并加盖了俱乐部公章。然而,就在浙江男篮准备迎接哈雷尔加盟之时,却在2月19日上午得知,哈雷尔在2月3日之后又与另一家CBA俱乐部(据媒体爆料为新疆男篮)签约。这一消息让浙江男篮倍感震惊,俱乐部第一时间通过合作的经纪公司向哈雷尔的美方经纪人发出了问询邮件,但截至声明发布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浙江男篮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哈雷尔及其美方经纪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因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契约精神,更凸显了缺乏职业操守的问题。俱乐部已收集相关材料向中国篮协、CBA公司反映,并将根据合同条款向国际篮联申请仲裁,以追究此事件对俱乐部造成的损失。
此次事件中,CBA外援签约的复杂流程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了解,2024-2025赛季CBA外籍球员标准版纸质合同一式五份,每份五十页,共计250页。球员需要在每一页签字确认,且这一行为需在球员到达国内后线下完成。同时,每份合同还需加盖俱乐部骑缝章,合同签订流程才算结束。五份合同需由俱乐部或俱乐部指定专人寄(送)至CBA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认定此合同为有效合同。
媒体人“三土带刺”也对这一流程进行了求证,确认球员确实需要签250次,但他也提到,很多球员在签字时会选择简写。此外,媒体人“球圈赵探长”表示,CBA目前不承认电子签,外援通常是在抵达中国后才完成纸质合同的签约。这段“时间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签约的风险,因为在此之前的“共识”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哈雷尔事件暴露出CBA联赛的诸多弊端,首先,外援签约流程的繁琐和不透明,使得俱乐部在签约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外援在抵达中国之前,俱乐部只能与他们达成初步意向,而这种意向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哈雷尔这样与多家俱乐部同时签约,俱乐部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其次,CBA俱乐部在外援市场上的竞争也加剧了此类事件的发生。随着联赛的不断发展,各俱乐部对外援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新的外援政策下,各队都在积极寻找补强的机会。这种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俱乐部在签约过程中过于仓促,忽视了对外援背景和诚信度的充分考察。
而此次事件也暴露出CBA在合同管理和审核方面存在的一些漏洞。尽管CBA公司对外援合同的审核有严格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能出现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私下协议未被充分监管的情况。
哈雷尔“一女二嫁”事件,可以说是CBA乱象的缩影,体现的是诚信缺失,出尔反尔,毫无契约精神可言,由此可见CBA距离真正的职业化联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