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高,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在今年的8月23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下文简称称《规程》)正式发布,预计在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专属车检的规定正式确定。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年检,主要检查车辆外观、动力系统、底盘有无损伤,然后转向、行驶、刹车以及灯光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等等。而插混和增程式动力汽车因为配备了发动机,所以还是得上线检测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关于车辆的三电系统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所以在明年《规程》正式实施后,就会增加更多新能源车独有的检测项目,其中电机、电控并非强制测试项目,大家在年检时可以自行选择,今天老司机跟大家聊聊一些重点检测内容。
电芯电压误差
新能源车的电池包由成百上千个电芯串并联起来,因为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以每个电芯的内阻并不完全一致,这就会出现电池组的“木桶效应”,意思就是电池包的实际性能取决于性能最差的那个电芯。比如对串联的电池组充电时,内阻大的电芯会更快地达到截止电压,而内阻小的电芯电压依然较低还没有充满电,如果这时继续给内阻小的电芯充电,就有可能会使内阻大的电池出现过充,这就会有自燃的风险。所以新能源车年检标准特意要求检测电池电压极差,也就是电压最高的电芯与最低的电芯之间的差值,这个标准为≤0.3V。
充电电压和温度
电池充电电压和温度在新能源车年检中是最主要的检测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配备直流快充车型而设定的。如果你的爱车只有交流慢充,比如小电池的插混车或者功率很小的纯电动车,那就可以跳过这个检测项目。不过直流快充的车型来说,它的检测条件也不算苛刻。当车辆的电池电量在30-90%之间时,要以60kW或者以上的功率进行充电,并且充电时间不小于180秒,期间检测机构会通过OBD来监测电池包的最高温度以及电芯的最高电压。选择在充电时测电压、温度,是有数据支持的,据统计,新能源车自燃频率最高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停置时、充电中以及碰撞后,其中充电时自燃基本是因为电池过度充电所致;当车辆进行快充时,电池温度和电压变化很大,最容易出现过度充电,就拿电池温度来说,锂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0-30℃,在这个温度下锂电池的寿命长、性能稳定。一旦电池温度超过60℃时,内部的电解液就会产生气体、膨胀,并且电池也会迅速升温。因此新能源车年检标准要求,采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充电最高温度应分别≤60、65℃,基本就是按照电池自燃的警戒线设定的。
充电口、高压件漏电保护
电气安全是所有新能源车必测的项目,毕竟电动车的工作电压随便就达到300V以上,而国标要求的安全电压,就是不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应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所以为了避免高压电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新能源车的高压电气、线束都做了绝缘防护,但是随着绝缘层老化,新能源车的充电口、高压电气部件还是有漏电的风险。所以新能源车年检标准增加了两个简单的漏电保护测试项目,分别是充电口绝缘电阻和电位均衡,充电口绝缘电阻就是测直流和交流充电口是否漏电,而电位均衡就是测高压部件的漏电保护功能是否正常,这两个检测项目对于车龄超过10年的新能源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老司机总结:
《规程》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会推动整个行业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靠低价来吸引消费的劣质产品将没有生存空间,而能在市场中站稳脚步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也是好事。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将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更加成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