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020】郑庄公、楚武王和齐僖公,春秋初期的三小霸

春秋史话 2024-12-26 20:12:55

我们都知道春秋五霸,不过宋襄公是一个凑数的,他只是想霸,但是没有霸成。

宋襄公称霸,本国的贵族都不支持,认为他有神经病。

泓水之战的事实也证明,这哥们脑子有点不灵光。

春秋第一档的霸主只有三位:齐桓公九合诸侯,晋文公策命伯长,楚庄王问鼎中原。

其他的霸主属于二流或者三流,霸业和前面的比较起来,没有那么牛叉。

天子尚在,虽然是个摆设,但是除了边夷,中原诸侯不敢僭越称王,只能称霸。

楚国、吴国、越国不属于中原序列,爵位低下,喜欢自嗨称王。按照熊渠的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我要自己玩。

生产力因素以及高层共同的认知氛围决定了春秋战争烈度较低,并不会严重消耗有生力量。

所以往往是拉锯战,今年我抢你一个城邑,明年你拉着几个同盟国,又把失地抢回来。

很多小国没几个城邑,经不起折腾从地图上消失。

有实力的大中型国家,并不会由于一两次失利而灭亡。所以,强势国家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感到无法再对毗邻国家实现土地兼并,选择了称霸模式。

当大哥,收保护费,搞团建活动。

郑国一开始很艰难,只有屁点大。郑武公抓住了机遇,在犬戎乱京和平王东迁的过程中,始终拥护王室,祖孙三代把持着天子卿士的职务和身份。

周平王这个人吧,毫无政治头脑加上怂得一批,极度渴望别人承认他的合法地位。谁站他这一边,他便不讲原则地给谁好处。什么礼啊,法啊,去他娘的。

在王的默许下,郑国公然采用各种龌龊手段,先后吞并了郐、东虢、蔽、华、历、丹、依、胡等国,成为一个中型体量的国家。假如郑武公没有早逝,很难想象郑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或许是耍流氓耍得太过分,郑武公不寿,郑国陷入22年内乱,直到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腹黑基因,弟弟姬段简直是一个小傻子,他以为叛乱可以成功,结果全程被哥哥监控,刚准备起兵,立刻被拿捏。

内部问题摆平,郑国再次展露野心,不仅以王命打击对手,甚至擅用王师。

周平王忍了几十年,实在受不了了,汤姆的王师是自己唯一的家底啊,姬寤生太恶心人了。

周平王计划削弱郑庄公的权力,导致周郑交恶,姬寤生急眼了,断绝对王室的经济援助,同时抢收京畿的粮食,搞得天子没饭吃。周平王气得头盖骨青烟袅袅,心情极度抑郁魂归宗庙。

郑庄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地方割据的情况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臣子。

周桓王继位后,不愿意继续被郑国裹挟,双方闹得很僵,互相翻白眼竖中指。

愤怒的周桓王组织了蔡卫陈虢以及本部的王师,等于是五国军队联合伐郑,史称繻葛之战。

蔡卫陈都是郑国的死对头,打仗真叫一个菜,而郑国应该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国家,结果可想而知。周桓王被一箭射中肩膀,差点提前和爷爷团聚。

连天子都敢射,郑国的威慑力和声望值都达到了巅峰,可惜郑庄公一死,霸业也随之而去。

接着我们来看楚武王。

依据宗法制楚武王混不到国君的位置,只能暴力夺位。

不管是弄死国君还是储君,终归不地道,想要站住脚难度非常大。楚武王向贵族们承诺,楚国需要我这种有抱负、有手段的青年才俊来管理,跟着我有肉吃。

果然,熊通向众人呈现出一代雄主的气质,三年后得到普遍拥护。

从图上看,楚国吞并了周边蛮族之后,地盘很大,但实际上,它还是相对弱小。

在上古,气候跟现在不一样,黄河流域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很早就被开发建设,资源丰富。南方因为不宜生活,人口凋敝,尽管也有大量资源,却难以开发,交通系统也没建设出来。

楚国虽大,人口、经济和技术都远远不如中原地区,进军中原成为他们的理想。

楚武王在位50年,一生都在征战,三伐随国,志在夺取江汉平原,打通北上的通道。

江汉平原上有十几个姬姓的小国,其中随国最强最大,而且境内拥有著名的铜绿山,矿藏丰富。

铜在上古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周昭王南巡噗通噗通掉下水,也是为了铜绿山,这地方长期被人惦记。

江汉诸姬以随国为核心,抱团抵抗楚国,楚武王花了三十七年的时间,才瓦解了他们的同盟,大败随军。

楚国通过武力震慑,实际控制江汉诸姬,俨然一副老大的派头。此刻子爵的身份,就显得颇为尴尬。前706年,楚武王让随侯转告天子——请尊我爵位。

楚武王的意思,你看我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小弟,还叫楚子显然不合适。

可是周桓王刚刚经历繻葛战役,箭伤还化脓呢,心情糟糕至极。于是让随侯回复熊通——你个蛮子,封你子爵都给你脸了。

熊通爆炸,自立为王,并且发誓楚人一定挥师中原。

不过楚武王并没有达成目标,他的那些小弟并不省心,动不动不听招呼。后面的十多年,基本上都在巩固势力范围,死在了三伐随国的路上。

直到楚庄王时期,才做到观兵于周壤,饮马于黄河。通过楚武王和楚庄王的业绩对比,我们能够感觉到小霸和大霸的区别。

最后一名小霸是齐僖公。

齐僖公继位后,最初很像一位和平天使,不仅与郑国、鲁国结盟,还促使宋卫郑放下过往仇隙,友好共处。

由于东门之役,宋卫郑整天呲牙,齐僖公为三国讲和,被史官狠狠表扬了一番。

为了笼络关系,齐僖公喜欢推荐他的漂亮女儿们,以达到联姻的目的。比如文姜嫁到鲁国,宣姜嫁到卫国,还有个女儿打算倒贴郑国公子忽,公子忽以“齐大非偶”拒绝了。

由于齐僖公家教不严,他的那些宝贝女儿都是雌性定时炸弹,在家兄妹乱伦,嫁后又给其他国家制造祸端,公子忽有先见之明,躲过一劫。

当齐僖公通过外交斡旋,与郑鲁形成强势的联盟关系之后,他变得好战起来。

十七年,与鲁国策划伐宋,没真打。

十八年,与郑国、鲁国联合攻打郕国。十九年,三国盟军又把许国扁了一顿,导致许庄公逃亡卫国。二十年,伐宋。此后没有消停过,外交的真实目的暴露出来,不断联合几个兄弟,去殴打别人。

在春秋无比复杂的环境中,齐僖公从来不吃亏,后来与鲁国闹掰,齐国联合卫国、郑国攻打鲁国。再与郑国闹掰,齐国联合宋国、卫国、蔡国、陈国攻打郑国。

搞来搞去,齐国愈发强盛,郑国和鲁国却陷入衰落。

0 阅读:1
春秋史话

春秋史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