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萝花开春意浓兄弟涟漪共发展——连云港市民办学校同课异构活动纪实

刘老师教育故事 2025-03-27 15:47:44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3月27日,连云港市民办教育协会校际交流观摩研讨会在新知学校举行。这是一场覆盖连云港市多家民办学校的教研盛宴,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老师们的心田。教研内容为四语《母鸡》、五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七英《Unit4 Reading》、八语《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和八数《分式加减》。

上午第一节殷雄老师走进七8班课堂,给我们带来示范课《紫藤萝瀑布》。

循循善诱的殷雄老师

殷老师从“假如……”说到“咏物抒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一个匆忙赶路学生,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会怎么看藤萝?结论:不同职业的人眼中的藤萝是不一样的。

假如你是一个学习勤奋,但屡次考不好。坐在藤萝边发呆的学生,假如你是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他会怎么看藤萝?结论:不同境遇、不同个性的人眼中的藤萝是不一样的。

殷老师引导:人们会自觉的将自己的遭遇、和对生活的理解借助物来进行抒发,这种手法叫“咏物抒怀”。殷老师接着引用了七下第五大单元王国维的导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个单元的课文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殷老师深入组内和同学交流

交流展示有五个环节:1.散文初学者:了解作者常识,明晰创作背景,梳理情感变化;2.散文朗诵者:读出一点物的生气,读出一点人的心情,读出一点联想的色彩,读出一点思想的厚重;3.散文鉴赏者:学习高超的描摹技艺,体会丰富的情感变化,分析托物言志的写法,探究水系意象的使用;4.散文作家:采用“咏物抒怀”手法,取材于身边的物,结合个人的"郁结"心中的情怀,创作作品《一张废纸的命运》。5.研究探索者:推荐阅读:宗璞散文集《丁香结》。

……

这堂《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深度语文学习,具有鲜明的任务驱动和素养导向特色。

1.情境化导入设计精巧。以“职业视角”和“境遇视角”的双重假设切入,通过角色代入,激活学生思维,自然引出“咏物抒怀”的概念,实现了认知冲突到概念建构的转化。引用王国维“以我观物”的文学理论,将大单元导语转化为学术资源,体现了文本解读的理论高度。

2.学习任务群设计层次分明。从“初学者”到“研究探索者”的五阶递进任务,完整覆盖了“基础积累、审美体验、创作表达和拓展迁移”的学习链条,符合“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素养发展逻辑。每个角色任务都包含明确的能力指向,使散文教学的知识暗线与能力明线有机融合。

3.深度学习特征显著。“鉴赏者”环节要求分析“水系意象”这一微观视角,引导学生从宗璞的个性化表达中发现文学创作的密码。

这堂课提出了散文教学的新思路:将文体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路径;用角色任务重构传统的"作者背景、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教学流程;在文本解读、文学鉴赏和文化传承三重对话中实现育人价值。

殷老师在指导朗读

建议可进一步思考:让五个角色任务产生更紧密的认知关联;紫藤萝作为线索,使各环节形成阐释循环。

总体而言,这堂课富有语文味又有时代感,就像喝了一杯可乐又像喝了一杯白开水。正照应了文中的话:感觉就这样流着,流着,一直流到心里去……

学习小组如何建设​

0 阅读:5
刘老师教育故事

刘老师教育故事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明白老师永远不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