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22年医保的变化也挺大的。前几期话题,我们跟大家聊过,部分地区像山东、大连等地,医保有变化,缴费年限有调整,大家可以对照新规看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今天这期话题,我们再聊聊备受大家关注的话题,在各地陆续推进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以后,医保卡个账户划入办法有调整,以后划入到医保卡个人账户的钱有变化了,变少了。当然,参保人并不吃亏,因为门诊看病报销的待遇也提升了,对一些人来说,更实惠、划算。

按照新办法,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到医保个人账户,而是进入到统筹基金,夯实医保基金,个人缴费部分会按比例划到医保卡个人账户。每个月显而易见的,医保个人账户进账少了,不少退休人员坐不住了,因为平时也要靠这个医保卡个人买药,在职人员每个月交钱还有钱打进来,那退休人员都不缴费了,还能有钱打进来吗?如果再也不划款,那每个月就得自己掏钱买药吗?大家不用担心,我们以北京市的相关政策为例,给大家解析一下。
根据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健全北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新办法改进了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个人缴纳医保部分,按2%划入到个人账户。此前单位缴纳按比例划入部分,将不再进入到个人账户,而是进入到职工医保统筹基金。

那么退休人员怎么办?重点来了,按照北京市的规定,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继续划入,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照每月110元的标准划入。这个待遇还是有的,大家别担心。
当然除了北京市以外,其他地区也有类似规定,目前没有哪个地区取消退休人员这项待遇。
而且,这个新规,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说医保卡个人账户的钱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更重要的是门诊看病共济的实现,会让大家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报销待遇,这也是事关钱袋子的大事。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虽然说改革后,医保卡个人账户的划入部分有变化,但是还有一个利好,就是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家庭成员共济的实现,这也是一个很惠民的调整,一方面退休人员可以支配子女的个人账户,那么个人自掏腰包的机会就少了,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不用睡大觉,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是值得点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