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信息的正确解读

不觉有红楼 2024-05-27 22:03:28

作者:姬健康

这是一个红学老生常谈的话题。

一直以来,红学界学者有个共识,就是要注重《红楼梦》第一回的研究、解读,因为第一回不单单是整部书的楔子、开首,更多的是作者对创作这部作品的缘起、过程、内容及宗旨进行了集中、明晰的阐述,储存了最为重要的创作目的和最大数据的作者信息量,虽然囿于文字狱的阴影笼罩,作者为了规避惹祸上身使用了一些隐晦曲折的手法,但通过正常的、符合逻辑的、实事求是的解析,多少总能窥其本来面目。

百多年来,由于“曹雪芹”著书的思维定势,把许多可以正常、直接、准确反映作品真相的解释弄拧了,或者说本来就很清晰的事情给人为模糊了,弄玄乎了,或者干脆弄得意思相反了。如果照曹学的观念来对比第一回,作者应该是个大骗子,至少是个不诚实的人。有人将其解释为“故弄狡狯”,笔者认为这是不通的,“故弄狡狯”说到底是为了迷惑读者猜到作者真身,而不是针对故事本身,那是本末倒置。可是百多年来,为了顺应这个假冒的“曹雪芹”,不但没人真正探寻过第一回作者潜藏的真意,反而将错就错到今天。

第一回开首作者就提出一个说法,就是“补天济世”,请看: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此处有脂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

在接下来石头第一次向僧道开口就说到了这个词语:“......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后来又多次提到这个词,如“无材补天,幻形入世”、“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等。

何谓“补天”?此典来源于中国神话,最早语出《列子·汤问》,后来《淮南子》《补史记》《山海经》等书上都有记载,意思当然是指远古时天曾破裂,女娲氏炼五色石以修补之。现在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这个神话故事。但后世引用“补天”之意就不是单纯指女娲补天的神话了,而是指天下(国家)出了大乱,或有人起来造反,成了势;或发生政变,今上要被推翻;或者干脆有外部势力入侵,国家有吞并之虞。总之是天下大乱,社会失去了正常的秩序,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何谓“济世”?原义出自《论语·雍也》,直接意思就是“救世”。

人们都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大家如没有仔细研读过清史,乾隆皇帝总知道吧?那么个中国大大有名的盛世,大大有才华的皇帝,难道还处于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之时?抑或正有人想发动政变、四周有外寇蠢蠢欲动?乾隆皇帝正苦于人才匮乏,无人充当大任,多么需要有人奋勇当先、“补天济世”吗?乾隆盛世,朗朗乾坤,需要“补天济世”吗?乾隆时期有这样的说法吗?需要吗?会产生吗?红学界有多少清史专家,他们怎么就不明白这样一个最简单明了的道理和史实呢?

毫无疑问,作者在书的开头用这样的词,是与作者身处的环境、时势、背景分不开的。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把乾隆盛世的“曹雪芹”著作权给剥夺了。

《红楼梦》不是历史书,是当时人写当时事的现实题材小说,这点没有大的疑义吧?

我们再来看作者如何阐明故事的真实性的。

首先着重强调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谓青埂峰石头与僧、道的对话、幻化美玉、携入红尘等诸事都是虚写,是明清小说加入神话、玄幻元素的写作惯例,《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有类似的写法):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

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

其次强调真实性,不敢欺骗读者:

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至若悲欢离合,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

最后用了两次时间概念:

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半生与半世是一个意思,或者称半辈子。所谓半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位,通常人们说后半生要指五、六十岁以后了,但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二、三十岁的人自称“半生”或“半世”是不通的,是违背常识和自然规律的。

“曹雪芹”从二十九岁开始写作《红楼梦》是曹学最流行的说法,二十九岁的人能自称“半生”或“半世”吗?显然说不过去,但曹学家们有“说得过去”的武器,就是“故弄狡狯”。上文说了,“故弄狡狯”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作者的真实身份,写“半生”或“一生”有什么区别?能起掩盖身份的作用吗?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

最近几年,终因主流红学家们考证了百来年,“曹雪芹”所说的这些“亲自经历”“亲睹亲闻”的故事实在与他的时间点(无法穿越的生活时间段)不尽相符相合,也就是“曹雪芹”“半生”的任何时间段都不可能与这些故事相遇相碰,擦出火花,无可奈何地抛弃了“自传说”,代之以“回忆说”和“听故事说”,那我们不禁又要问了,这些“亲自经历”“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不过实录其事”的文字和说法又都是“故弄狡狯”了?或者故弄“噱头”(小说家通常有故弄噱头的习惯)?如果不是,“曹雪芹”就是个大忽悠、大骗子,这样一个不诚实、人格有缺陷的人能称得上“伟大作家”吗?能值得中华民族为之骄傲吗?能屹立于世界文化巨匠之林吗?

至于创作旨要,首回中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紧接着脂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可见,这是指《红楼梦》的总纲、宗旨。我们来看《长生殿》洪昇《自序》对该戏宗旨的注解:

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蘧然梦觉矣。

“乐极悲生”与“乐极哀来”是一个意思,“到头一梦”与“蘧然梦觉”也是一个意思,更兼“万境归空”与“总归虚幻”的相同意境,谁能否认两部作品的创作宗旨完全一致?并且作者在首回中反复强调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些“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为了不使其泯灭,“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明确指出是一部为女子作传奇的书。可是至今为止,我们的主流红学家们从可以翻捡到的曹氏家族史料档案中找到过哪怕一位拿得出手的才女否?更不要说有一大群了,建女子诗社简直是没影的事,犹如天方夜谭。这些明确的描述符合“曹雪芹”及其曹氏家族的生活圈子吗?百多年来,为什么就没有人根据首回提供给我们的大量信息思考问题、解析谜团、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排除“曹雪芹”的困挠,抛开曹学的死胡同,踏进土默热红学的光明大道,红学之路就豁然开朗。洪昇的生活轨迹就完全符合《红楼梦》首回文字描述的规定情景。

洪昇出生于天崩地裂、改朝换代的明末清初时期,青壮年时期虽处于康熙朝,但此时天下并没太平,翻一翻康熙的征战史,就知道平三藩、定反叛(准噶尔)、征朔漠(蒙古)、攻台湾、御外侮(签《中俄尼布楚条约》)这些波澜起伏的史实,且从小接受遗民思想影响较重,有较强的兴亡感,说他有“补天济世”的志愿是符合实际的。《红楼梦》的主要故事原生态土默热红学有全面的考证和解析,本文就不重复了(如杭州清初著名的两期女子“蕉园诗社”与大观园“海棠社”“桃花社”两期诗社对比等等)。洪昇四十五岁上因“演《长生殿》招祸案”削籍回杭,于五十岁前后动笔撰写《红楼梦》,到他六十岁溺水而亡,前后十年耕耘,既符合《红楼梦》的创作期,也与小说楔子中自称“半生”和“半世”完全合情合理。这就是红学的真相,就是《红楼梦》第一回写作信息的正确解读。

0 阅读:0
不觉有红楼

不觉有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