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是单位的科长,以前姑父找他帮忙被拒绝,伯父去世堂哥后悔了

全琮评感 2024-09-02 22:24:42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李志明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了,自从升任科长后,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忙,每天都被各种文件和会议压得喘不过气来。回到家,他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倒头就睡。老家的亲戚们,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联系过了。

这天晚上,李志明正准备休息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他拿起手机一看,是母亲打来的。 “志明啊,家里出事了,你伯父病得很重,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母亲的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疲惫和担忧。

“什么?伯父病重了?”李志明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最近的工作让他焦头烂额,他几乎忘记了伯父的存在。 “你还是赶紧回来看看吧,你伯父现在在医院,情况不太好。”母亲的语气急切,让他感到了一丝不安。

挂断电话后,李志明心里升起一阵内疚,他记得伯父曾经托父亲找他帮忙给堂弟安排工作,但他以“公私分明”为由拒绝了。那时候,他觉得自己做得对,不能因为亲戚关系就给人开后门。然而,现在想来,他是否做得太绝情了?

第二天一早,李志明匆匆请了假,开车赶回了老家。他一路上心情沉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伯父的面孔。小时候,伯父对他很好,每次回老家都会给他带好吃的,那时的李志明总是期待着和伯父一家团聚的日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伯父家的关系却渐渐疏远了。

当李志明赶到医院时,伯父已经不省人事了,病床旁边站着几位亲戚,脸上写满了悲伤。堂弟李小军站在一旁,眼神冷漠地看着他,仿佛对他满怀怨恨。

“你来了?”李小军冷冷地开口,“现在才来,是不是太迟了点?” 李志明听到这话,心里一阵刺痛,但他还是努力保持冷静,“小军,我也是刚知道消息,赶紧赶过来的……伯父,他怎么突然就……”

“突然?”李小军打断了他的话,声音里充满了怒气,“他一直都病着,只是你们从来不关心!我爸之前还想着让你帮忙给我找个工作,结果呢,你倒是好,一个电话推得干干净净!”

李志明无言以对,心里更是愧疚万分。曾几何时,伯父家是他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而现在,却成了他最不愿面对的地方。

“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但是,小军,这事已经过去了,咱们还是……” 李志明试图缓和气氛,但李小军却一脸的冷漠,“过去了?是啊,过去了,我爸都过去了!”

就在此时,医生走进来,轻声说:“家属们……请节哀,你们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扎进了李志明的心里。他怔怔地看着伯父那张苍白的脸,往日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他忽然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后悔,如果他能早些抽出时间,多回来看望伯父,也许事情不会变成这样。

李志明站在病床前,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禁想起父亲去世时的情景,那时他忙着工作,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而现在,伯父也走了……

“志明,走吧,去跟医生办一下手续吧。”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

李志明点点头,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转身去办理伯父的后事。他知道,无论怎样,自己都无法弥补这份失落和愧疚。

2

伯父的葬礼上,李志明站在人群中,默默地注视着伯父的灵柩,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亲友们陆续前来吊唁,悲伤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礼堂。李志明表面上维持着一副冷静的模样,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志明,节哀顺变。”几个远房亲戚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简单地寒暄几句,随即离开。他看着这些平日里几乎没有来往的亲戚,突然觉得他们的脸庞是如此陌生。

葬礼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几位至亲在灵堂前守着。李志明正准备和母亲一起回家,堂弟李小军忽然走了过来,神情复杂。

“哥……”李小军犹豫了一下,声音低沉地说,“我想回县城继续谋生。家里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爸走了,我妈一个人也不好过日子,想让她跟我一起去县城生活。可是,我现在手头也不宽裕,还得找份工作……你看……”

李志明听到这话,愣了片刻。他看着眼前的堂弟,心里一阵酸楚。伯父的去世让他深感遗憾,而李小军此刻的请求又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过去,他一直认为工作和亲情是分开的,公私必须分明,不能因为私人感情而影响工作。但此刻,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坚持是否真的正确。

“哥,我知道过去的事……可能让你为难,但现在爸走了,家里的事也只能我自己扛了。你能不能……帮我个忙,给我找份工作?”李小军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祈求,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

李志明沉默了片刻,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父亲生前对他说过的话:“志明啊,做人不能太绝情,亲戚就是亲戚,工作再重要,也要顾着家人啊。”当时的他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但现在,这句话却像锤子一样敲击着他的心灵。

“你先别急,让我想想。”李志明最终开口,语气比平时温和了许多。

回到家后,李志明坐在书房里,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葬礼上的场景和李小军的话。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把工作看得太重,忽视了亲情的重要性。伯父的去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堂弟的请求更是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处事方式。

第二天一早,李志明拨通了老同学的电话,试探性地问道:“老张,最近你们单位有没有缺人的岗位啊?我这边有个亲戚……家里出了一些变故,我想着能不能帮他找个工作。”

电话那头的老同学听出了李志明话语中的些许迟疑,笑着回道:“哟,稀奇了,咱们李科长也有求到我头上的时候啊?不过你放心,这事儿我来帮你问问,能帮忙的,我肯定尽力。”

挂断电话后,李志明心里踏实了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反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把亲戚朋友全都隔在工作之外,虽然避免了很多麻烦,却也失去了很多情感上的支持。

当天晚上,李志明又拨通了另一个朋友的电话,“老刘啊,前几天参加了我伯父的葬礼,心里有些感触……对了,我堂弟想回县城发展,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岗位,帮忙留意下?”

朋友答应了下来,李志明心里的石头终于稍微落了地。他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应该改变一下对待亲情的态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李小军,更是为了让自己未来的生活少些遗憾和悔恨。

3

在李志明的努力下,李小军终于在县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能够维持生活。李小军对此感激不已,他知道,如果不是堂哥的帮助,自己可能还在为生计发愁。尽管过去有过误会和怨恨,但在李志明的多次关心和帮助下,李小军心中的冰逐渐融化了。

“哥,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怎么撑下去呢。”李小军感慨地说着,眼里闪过一丝感动。

“别这么说,小军,都是一家人,能帮的我一定会帮。”李志明拍了拍李小军的肩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李志明也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确实不能一刀切地用“公私分明”来解决,尤其是面对亲情时,更需要宽容和理解。他回想起过去的种种,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于是,他开始频繁回老家探望亲戚,和李小军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有一次,李志明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回老家,专门邀请李小军和他的母亲一起吃饭。餐桌上,李小军的母亲满脸笑容,感慨道:“志明啊,你爸妈要是还在世,看到你们兄弟俩这样团聚,肯定高兴得不得了。”

“是啊,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咱们以后好好相处,不再分什么你我。”李志明端起酒杯,和李小军碰了一下,眼神里满是亲情的温暖。

“对,过去的都过去了,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李小军也举起杯子,声音里透着一丝坚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志明和李小军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他们时常带着各自的家人一起聚餐、游玩。李志明的孩子和李小军的孩子也成了好朋友,每次见面都玩得不亦乐乎。看到孩子们的欢笑,李志明感到一阵满足,这种久违的亲情让他倍感温馨。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志明还是会想起伯父那张苍老的脸。虽然他已经尽力去弥补,但内心深处的愧疚却依然存在。他知道,很多事情错过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但他也明白,现在的自己必须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再让亲情成为生活中的遗憾。

又一个清明节,李志明带着家人来到伯父的墓前祭拜。他静静地站在墓碑前,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心中百感交集。李小军和他的母亲也来了,几个人默默地祭拜着,没有太多言语,心里却都是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伯父,我会记住您对我的教诲,今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军一家。”李志明在心中默默发誓,仿佛在和伯父对话。

李小军站在一旁,看着李志明专注的神情,轻声说道:“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

李志明点了点头,感激地看了看堂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时,他抬头望向天际,眼角不禁湿润了。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亲情的纽带将永远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志明最后在伯父的墓前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我会用剩下的时间弥补过去的疏远,尽量让家人过得更好。”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内心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他转身离开时,心中不禁问自己:“如果当初我能早一点明白亲情的重要,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0 阅读:9
全琮评感

全琮评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