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辟谣终于来了!这些食品被冤枉太久了,其实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人间靳说 2024-10-08 10:48:40

还记得小时候,外婆用猪油炒的菜香味扑鼻吗,记得妈妈总是叮嘱你多喝牛奶长高个儿吗......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些曾经的美味佳肴和营养食品,却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

如今国家辟谣终于来了!这些食品被冤枉太久了,其实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从餐桌宠儿到"健康杀手"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家里总会炼一大锅猪油。金黄透亮的猪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用它炒出来的菜,那叫一个香!

外婆总说只有猪油炒出来的菜才够味。那时候我们吃得开心,吃得香甜,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这香喷喷的猪油会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健康杀手"。

可是现在提起猪油,很多人却皱起了眉头。"高热量"、"不健康"、"容易致胖",这些词似乎和猪油形影不离。

那个香气四溢的厨房,那个笑眯眯给我们夹菜的外婆,仿佛一下子变得遥远而模糊。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其实猪油作为中国传统烹饪中不可或缺的油脂,已经伴随我们几千年了。我们的祖辈靠着它,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近年来一些研究甚至发现,猪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而且相比某些植物油,猪油在高温烹饪时更稳定,不易产生有害物质。

那些用猪油炒出来的小白菜,嫩滑爽口;那些用猪油煎出来的馒头片,外酥里嫩,这些美味难道真的就是"健康杀手"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大量食用猪油,适度食用,搭配其他种类的油脂,才是明智之选。

毕竟过犹不及嘛,重新审视猪油的价值,让它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上,为我们的美食增添一抹独特的风味真才是对它最好的“洗白”。

谣言的受害者

说起味精,不知道多少人会立刻联想到"致癌"二字。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曾经的厨房"神器",其实是被冤枉的最惨的食品之一。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做菜时总会撒上一小撮味精,然后神奇地宣布:"这下子味道就对了!"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妈妈有某种神奇的魔法,可以让普通的菜肴变得格外美味。

可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白色结晶,日后会背负如此沉重的骂名?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我们平常吃的番茄、奶酪、蘑菇中都含有天然的谷氨酸,味精不过是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浓缩成了调味品而已。

那么为什么味精会背上"致癌"的黑锅呢?这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

当时有人声称食用含味精的食物后出现了头痛、麻木等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餐馆综合症"。但后续的科学研究并未发现味精与这些症状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实际上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为"安全食品",只要不过量使用,它就是一种安全的调味料。

被味精提鲜过的汤羹,因为一小撮味精而变得格外美味的炒菜,难道真的就是"毒药"吗?也许是时候放下偏见,重新认识这位被误解已久的"老朋友"了。

大白菜上的黑点

冬天的餐桌上,大白菜可以说是"常客"了。清脆爽口的大白菜,总能勾起我们对家的温暖回忆。

可当你在超市挑选大白菜时,是不是会特意避开那些带有黑点的?其实,这些黑点并不意味着大白菜就成了"垃圾食品"。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会仔细挑选每一棵大白菜,将那些带着黑点的叶子一片片剥掉,然后笑着说:"看,这下子干净了吧?"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奶奶是在清理"脏东西",殊不知这些黑点其实大多是无害的。

这些黑点通常是由于储存不当或细胞自然老化引起的。只要黑点不多,白菜本身没有腐烂变质的迹象,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当然如果黑点已经导致白菜腐烂,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下次买白菜时,不要一看到黑点就把它归类为"垃圾食品"。适当的挑选和处理,这些带点"瑕疵"的白菜一样可以成为美味佳肴。

我们可以用更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带着黑点的大白菜,毕竟谁还没有点小瑕疵呢?

"胆固醇炸弹"

说起鸡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天不能吃超过一个"的说法。长期以来鸡蛋因为胆固醇含量高而饱受争议。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严格控制我们吃鸡蛋的数量,生怕我们吃多了会"胆固醇超标"。但近年来的研究却给了 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原来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自身合成的,而非直接来自于食物。对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食用鸡蛋并不会显著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相反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非常有营养的食品。事实上鸡蛋不仅美味,还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它含有几乎所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被誉为"完全食品"。

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极高,易于消化吸收。它还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物质对眼睛健康有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吃鸡蛋。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摄入量。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每天吃1-2个鸡蛋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可能带来健康益处。

"有害物质"饮品

还记得以前总有人说"喝咖啡伤胃"、"咖啡会让人失眠"吗?那时候,喝咖啡仿佛是一件"不务正业"的事情,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带来多种健康益处。

咖啡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可能有助于预防某些慢性疾病,一些研究甚至发现,经常饮用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和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可能会降低。

但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失眠、心悸等症状,而且不同人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有些人喝了咖啡会觉得精神百倍,有些人却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

所以享受咖啡带来的美味和可能的健康益处时,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不只是甜食,还有益处

提到巧克力,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高糖"、"高脂肪"。小时候巧克力总是被当作"零食"、"奖励品",仿佛吃多了就会"蛀牙"、"发胖"。

但你知道吗?巧克力其实是有很多潜在健康益处的。

尤其是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富含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甚至可能对大脑功能有积极影响。

但巧克力毕竟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选择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适量享用,才是明智之选。

真正不健康的“元凶”。

记得小时候生病或是感冒,奶奶总会熬一锅浓浓的骨头汤,说是能补身子。坐月子的产妇和养伤期的病人,更是少不了这一口。可是最新的营养学研究却给了我们一记当头棒喝。

原来骨头汤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富含钙质。事实上要想从骨头汤中摄入一杯牛奶所含的钙量,你可能得喝上七八十碗!这么算下来,骨头汤的补钙效果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不仅如此,骨头汤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对于体重超标或是有痛风问题的人来说,喝骨头汤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所以下次有人建议你喝骨头汤补身子时,不妨礼貌地婉拒,选择更科学的补钙方式。

"生病了就该喝点白粥",这句话我们听了无数遍。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白米粥更是被视为养胃佳品。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白米粥的营养价值其实相当有限。它主要由水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很低。更糟糕的是白米粥的升糖指数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许多甜食。

所以与其把白米粥当作养生食品,不如选择一些全谷物或杂粮粥,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获得更均衡的营养。

很多人认为喝鲜榨果汁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解渴降暑,简直是夏天的最佳饮品。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榨汁过程中,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大多被过滤掉了。而膳食纤维恰恰是水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它能帮助消化,还能降低糖分的吸收速度。

没有了膳食纤维的调节,果汁中的糖分会被人体快速吸收,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榨汁过程中,水果中的维生素也会大量流失,相比之下直接食用新鲜水果不仅能保留更多营养,还能让你获得充分的饱腹感。

所以下次想喝果汁的时候,不妨考虑直接吃个水果。既能享受水果的美味,又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何乐而不为呢?

这么看来,传统观念固然有其道理,但也需要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些常见食物有了新的认识,毕竟健康饮食不仅仅是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吃。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味精有害健康?复原乳是假牛奶?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2024-09-27

中国青年网 《方便面真的是垃圾食品吗?》2024-01-15

光明网 《蘑菇有重金属,不能吃?真相没那么可怕》2024-07-19

CCTV4 《大白菜上有“小黑点”还能吃吗?分情况!》2019-11-13

农民日报 《吃多了会秃头?还会致癌?关于味精的这些流言,都别信》2024-01-18

文/编辑:清辉夜凝

0 阅读:3
人间靳说

人间靳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