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悠悠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谁也不相信,曾经当过教育局长的北大教授,他的孩子也会因成绩太差而被老师叫家长。
孩子妈妈也是北大高材生,他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面对大家对学渣女儿质疑,丁延庆坦然表示,我完全接受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状态是否有改变,如今怎样了?

他的女儿上小学了,夫妻俩一直对孩子的学习很放心,毕竟孩子还小,培养爱好最重要。
但是才过不久,班主任就把家长叫到了学校。原因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排全班倒数。

考的是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幼儿园都接触过的加减法,她却几乎完全不会。
夫妻俩也纳闷了,孩子确实在上大班就学过了,难不成才一个假期就忘光了。他们没有想太多,抓紧给小孩辅导。

但是这一辅导,他们就难以置信,女儿真的学一点忘一点。要知道,他们夫妻俩小时候的学习,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他们根本想不通自己孩子怎么连如此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数学还没解决,班主任的电话又来了,说他的孩子英语课总是溜号走神。

等女儿放学,他问女儿怎么不好好上课,女儿说老师上课讲的英文,她一点也听不懂。但是在北京海淀区,学霸云集,她的同学们已经可以用英语交流了。

这可把他们急坏了,安排了学习时间表,让孩子赶紧从开始学,但是她背来背去只能记最简单的词。

丁延庆可是教学界有名的导师,可是面对自己的女儿,却束手无策。孩子也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于是他觉得该做一场的整改了。
从头找根源,一家人都做出改变。
“天才”爸爸爱女儿
在和女儿这么大年纪的时候,读小学认字,丁教授就几乎能够把新华字典认全了,几乎是神童。

他在北大当博士生导师,他的妻子也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是自己的闺女却相距甚远。

他不禁感慨,这真是天道没法改变,接不接受事实都摆在面前,他们无奈接受了孩子的普通,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

丁教授提到女儿,立马变成眉飞色舞的老父亲,自从有了女儿以来,他沉浸在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中。女儿第一次叫爸爸的时候,他简直不要太兴奋了,孩子能听懂他们讲的话,可以交流的这种欣喜很难用言语描述。

宝宝出生带来的责任感,这种甜蜜的负担简直无法比拟,他感到震撼、神奇!
在自己一生的生命中,能体会到几次这样的惊喜!他40岁才有的第一个女儿,让他觉得自己人生至少有10年走错了,少了陪伴孩子的机会。

直言出身环境完全是次要的,拿北大教授的女儿跟农民的孩子,也就是他的女儿和他自己来举例子,表明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能说受到教育环境好的就一定强。

女儿的数学成绩始终提不起来,基础的运算孩子都能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成绩这么差呢?

他发现了“大语文、小逻辑”的这种思维,他认为在中国,语文的重要性在所有学科中是最顶尖的。其他的学科可进可退,但是语文一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幼年阶段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很多小朋友数学做不好,怎么也学不会的原因,其实是他们看不懂,语文不好就对题目难以理解,审题是很关键的问题。
换位思考,结合自身经历对比
一讲到自己的女儿,他笑言:“相当顽皮!”他发现对于女儿的天性,经常性的念叨说教,只会增添女儿对自己的不耐烦和抵触。

他一讲话女儿还给她起了一个昵称“丁好烦”。如果是一般的家长,大部分都会开始生气了,但是他开始反观自己。
他在教育中其实扮演的其实算是“白脸”的角色了,他并不介意自己女儿这么称呼自己,认为这种顽皮的天性其实可以保留。

为什么呢?因为这正是一个孩童最可爱的时候,他们的三观正在逐步成立,他不愿意磨灭女儿的天性。从他的眼神和语言中,可以看得出他对女儿的尊重和关爱。

他观察发现,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看管得太紧,常常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就焦虑难安。其实只要非原则性问题,应该让儿女们自己决策,即使不是这么“正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探索这个世界

他很坦然地也分享了,自己和女儿共同特点:淘气。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也不乐意学习,那个时候的老师可没有现在这么温柔,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巴掌撇子”或者大戒尺直接上,或者站着听课。但现在可不能体罚学生了,老师们对孩子循循善诱。

其实他小时候的梦想,在家里人看来也不切实际。他在五六岁的时候看见木匠用电烙铁在家具上画画,他觉得非常惊奇震撼,非常羡慕向往。

他想着,如果自己考到清华了也要学美术,这种想法持续到了他高中。
当时他考了全校第一,除了数学基本上全部都接近满分,他就选了文科,没想到那个时候,清华美院不招文科生,他的理想就这样离他远去。

他只能考虑北大,甚至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对什么专业都没兴趣,他本人就经历了三次专业的转换。
他本科被调剂到北大社会学系学习,硕士研究生就换成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后面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读博。

后面工作后还是决定回北大当老师,这一路的经历,他想分享给大家,定下方向和目标很重要,而且要了解目标的条件和限制。
他的女儿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都会引导她的目光不拘于这一件事,放长远看。

所谓的“示弱”,并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有思考的能力和担当。
丁延庆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会适当“示弱”,经常在女儿面前“自嘲”,甚至“自黑”。

比如说“你看爸爸的脑子真是不好使”等等,这种把自己地位降低,照顾孩子感受的方式,孩子会很开心,感觉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坦诚。

因为这种话,很难听到别人说出口,但自己父母长辈居然能够这样讲,不仅仅展示了长辈们的肚量和胸襟,还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能够顾及他人感受。

可以对孩子表达自己的“依赖性”,告诉孩子很多事情都需要他的帮忙才能完成。渐渐地,孩子感到自己被需要,就会更积极配合。

如果爸爸妈妈过分自信,什么都打压孩子,或者嫌弃小朋友什么都做不好,孩子反而会不自信,严重的甚至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以适当的示弱很有必要,增强孩子的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让他们产生自信。

现在的阶段,学习是要重视的,毕竟这是掌控命运的方向盘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要引导孩子喜欢上读书,热爱读书,丁教授坚持不懈地做着这件事。
对于写作业、看课本,他表示这些都不是关注的重点,最要紧的如何让女儿喜欢上读书。

他除了处理繁忙的教务工作,有空他就会抽查几个小时这样的长段时间,去陪女儿一起读书。女儿对动物书感兴趣,他就会从她的喜好切入,女儿认知了动物后,还会看动物学家的介绍。

有一天的阅读时间,女儿主动给他介绍了书本以外的动物学家,他很惊讶询问女儿是怎么知道的,她告诉父亲这些知识是在另一本书里看到的。

父亲听了之后感到很吃惊,女儿居然会类比自己看过的书了,并不是走马观花,还有记忆联想。

丁延庆感到特别高兴和振奋,他感到自己女儿的读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真真正正把书读进去了。

他很高兴的把自己的教育方法跟大家分享,不再是那个崩溃的老父亲了。
因为教授小时候的记忆力很优秀,于是有人问他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记忆力训练。
他认为对小朋友进行纯粹的记忆训练,完全没必要。

他很直接地表示,这种训练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比如:孩子几岁就背很多古诗,再被要求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节目。
但是也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背诗,他认为还是要记忆很多东西的,要看怎么去记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年幼之时背诵的诗词,或者是儿歌和绕口令等等,这种“童子功”一辈子都忘不了。
确实有相关的研究显示,孩子刚开始感知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时候,会运用所有去认知这个世界,相关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随着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孩子2-4岁时的记忆程度比成年人还要高,大脑非常活跃,因此不要小瞧孩子的学习能力。
关于后面为什么又会学了就忘记,原因就在于没有复现加深记忆,大脑认为这个东西不需要,就遗忘了。

他表示可以从阅读上对孩子进行可以记忆联系,先从短篇小古文入手,让孩子理解性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达到锻炼记忆力的效果。

对于女儿的要求,他没有好高骛远,简简单单地期待女儿做一个过简朴生活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想要幸福,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然后还应该勤奋努力,踏实靠谱。

丁教授想得很长远,他还表示如果将来女儿择偶结婚,对于那个男孩的期待也是一样的,这样的人不仅能让自己幸福,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

采访问到他,对女婿的事业上是否有什么要求条件,才能匹配上他的女儿。他表示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从来不会拿这个来要求自己女儿,也更不会以此来评判别人家的孩子。

事业上的事情远远比不上一个人的品质,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好的人,一个踏实的人。
一家人了解沟通后,现在他们都找到了更好的相处之道,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希望阅读此文的大家,在教育方面也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相关抖音视频:博主“北大丁教授”(id号:dingjiaoshou666)百度百科:丁延庆
Nick
没事,通道早准备好了。
Nick 回复 Laoou 01-31 16:39
唯我贾大仙人
Laoou 回复 01-30 13:21
唔,写个屎尿屁也能成诗人,教授
huangpaizhuren
贾浅浅们有啥好怕的
Nndk
他如果是普通中下阶层,看下还会不会这么说
福永
倒数第一,开十个辅导班也没用,浪费钱![鼓掌]
吴继平
他能接受孩子的平庸,是因为未来有他给孩子铺路。
靡荼
再平庸还不是高中就能发核心刊的论文,上北大,毕业留校就任
占鳌岛
在医院就抱错了[哭哭]
老是天真
一出生就在罗马了,要你操心?
枫叶
真啰嗦,查一查dNA就明白了[呲牙笑]
huangll555
对于财富自由的人需要高考吗?不需要还用学习书本吗?
用户98xxx71
人家有试错的资本,普通人有?
用户10xxx25
不报班再聪明也是倒数,我们要反思一下补习班的猖狂,难道他们比在校老师厉害吗?并不是,而是补习的100,不补习的98
用户10xxx79
小编想表达什么,是孩子教育好成绩就好,还是天赋重要?
游戏
不合理!八成是胡诜
ywh420700
快乐/个性/素质教育的另类洗!多年后'浅浅姑娘’激扬文字,信徒们耳听死尿诗快乐修补地球!
用户18xxx50 回复 01-29 19:27
完全可能。学文科的真有可能,最后写几首大家读不懂的诗,骂骂人的文章,然后成名人了。
用户75xxx55
种子变异了[呲牙笑]
54088
这文章应该多多推广。中国式打骂教育更容易适得其反。
老张
最误导人的论调就是应用题看不懂赖语文
用户95xxx57
倒数第一叫平庸?
garlong
喜欢读书就好。成绩不重要
我心永恒
遗传与变异
土土
你问问孩子对于自己的前途是咋想的?就会给出答案了![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7xxx54
呵呵,如果勤劳就可以了,那还有什么排名和差距![得瑟]
尽早躺平
他命里把孩子的文曲星提前用完了[笑着哭]
用户14xxx85
这是一种无奈,不接受又能如何?
心海oppa
教育专家某瑾也要这么说的
天亮了
主要是有钱可养她半辈子,然后找个金龟婿又养半辈子
Amy
父辈的能力能护其子女一生无忧。努力是锦上添花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难得糊涂
没听说过副教授能当博士生导师,编得太离谱了
走马乡村 回复 03-15 08:31
真还有
用户27xxx39
我要有1个亿也可以不行就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