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钱学森回国收神秘电报:中途切勿下船,50年后知发报人是谁

贵史迷谈 2024-08-20 19:45:08

在新中国的科技史上,钱学森的名字赫然在列。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这些荣誉背后,不仅蕴含着他卓越的科技成就,更凸显出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无私奉献。

然而,钱学森回国之路的曲折与艰辛,却是许多人所不了解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感受钱学森坚定的归国信念与付出。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此时的钱学森已在美国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但他心系祖国,渴望回国效力。然而,美国出于种种考虑,对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实施了严密的监控和限制。在美军眼中,他顶得过5个海军陆战师,所以,是绝不会轻易放钱学森回中国的。

1950年,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遭到了美国军方的软禁,甚至一度被关入监狱,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经历长达15天的折磨、瘦15斤后,他被保释出狱,但仍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24小时监视。这段时间,钱学森的生活如同身处牢笼,但他回国的决心却愈发坚定。

面对重重困境,钱学森并未放弃。他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传递信息,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回国愿望。1955年,他巧妙地利用一张香烟纸,趁特工不注意时寄出。这封信最终传到了 周 总 理 的手中,为钱学森的归国之路带来了希望。

周 总 理 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指示外交部与美方进行交涉。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以及中国释放所有抗美援朝时的美军俘虏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最终同意释放钱学森回国。这一消息对于钱学森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后,钱学森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迫不及待地购买了回国的船票,尽管只是三等舱位,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归国的旅程,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

然而,在归国的航程中,钱学森仍然面临着未知的危险。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外交部以他父亲的名义发来了一封神秘电报,叮嘱他“中途切勿下船”。这封电报一直是个谜,直到50年后才被揭晓。原来,这是外交部对他的特别保护,以确保他能够安全回国。

在漫长的航程中,钱学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邮轮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当停靠港口时,他都能看到许多乘客下船休息、购物。然而,他始终坚守在船上,没有踏出过一步。因为他深知,只有保持在船上,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这种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对安全的谨慎考虑,再次展现了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智慧。

经过21天的漫长航行,钱学森一家终于抵达香港九龙。在跨过罗湖桥进入深圳的那一刻,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怀抱。随后,他们辗转抵达北京,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回到祖国后,钱学森立刻投身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他担任了第五研究院的院长,带领团队在导弹与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中国导弹、原子弹、航天事业起码提前了20年,他的归国不仅为个人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而原子弹的诞生,也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讹诈,极大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

0 阅读:4

贵史迷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