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足协一系列新政出台,对于中国足球、国内联赛、俱乐部的发展和未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番。嘴上说着“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但实际呢?新班子上台,还不是一把将原来的东西推翻。接下来的5年、10年,有起色是你们的政绩,不起色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只有摆摊子、撤摊子、收拾摊子的规律是始终不变的。
个人谈一下对于足协新出台三大新政的看法。三大新政,是“增加外援名额”“启动赞助冠名”“允许易地搬迁”。三项政策里,“增加外援名额”是争议最小的一项,毕竟要跟亚冠接轨吗,这也是为了从政策层面支持和帮助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足协你要想明白一件事,这与原来的U23政策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增加外援就意味着削减国内球员的生存土壤,年轻球员想冒头就更加困难。当然,低级别球队有的是,这一政策倒也不至于完全杂碎年轻球员的饭碗,是块金子,也不耽误你能踢出来。
第二个就是“启动赞助冠名”。从表面上看,足协这次没有推翻前几年一直推行的中性名政策。但从本质上细想,这与推翻了也没什么两样。“行政区划+俱乐部名+赞助商名+球队”,到头来还不是又新增了一个多变的X因素。今年叫“ABC队”,明年换了赞助商叫“ABD队”,后年再换一个,成了“ABE队”。赞助商的流动性可是远大于股东,以后球队名称变更的频率可能要创历史新高了。另外,拉赞助的确是提高俱乐部造血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但这解决不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别说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放在疫情之前,没有该中性名的时候,也没见所有俱乐部都活得挺好。这种最原始的、已经玩烂了的招数,它的效果在我看来是没什么好期待的。
最后再说说“允许易地搬迁”这一条。我个人对这条新政是极为排斥,也实在摸不清足协想干什么。我们国内的俱乐部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为什么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就一大片一大片地解散?不就是因为没有根吗?说白了,现在的职业球队只是企业的附属品,企业效益好了,俱乐部可能有饭吃,企业效益不好,俱乐部不喝西北风还等什么?一支球队想要长久地活下去,追求更好地发展,首先要在一个城市扎下根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让市民成为球队的主人。今天你在这个城市过不下去了,明天你换个城市就能长久发展了?这么多年了,没见哪个“流浪”的俱乐部有什么好下场,被坑得最惨的最终还是球迷,那些每月挣几千工资还要掏好几百看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