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副产品开发,年度效益,养殖场转型,黄羽肉鸡综合利用

小妍养殖 2025-02-24 17:20:43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比如广东、广西等地,地形多为丘陵地貌。这里的养殖场养殖着黄羽肉鸡。黄羽肉鸡是咱们国家的特色家禽品种,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饲养60 - 90天就能上市,肉质鲜美,皮薄骨软,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很多养殖场在养殖黄羽肉鸡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一的产品产出效益有限。

养殖场的老板李先生就苦恼于这个问题。以前,养殖场的效益主要就靠卖肉鸡,收入渠道比较单一。一年到头,除去成本,利润也不是很理想。还有在北方干冷的一些地区,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大多是传统的规模化养殖。像在山东的某些养殖场,黄羽肉鸡养殖时,冬季保暖成本很高,而且疾病防控压力大。很多时候,养殖户们辛辛苦苦养殖,最后得到的收益并没有达到预期。

在南方的一些湿热地区,像海南的部分养殖场,由于气候的原因,黄羽肉鸡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养殖户们为了防治疾病,需要频繁使用药物,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可能影响鸡肉的品质。而且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除了肉和蛋,黄羽肉鸡的其他副产品很少被利用起来。比如鸡血,往往就被随意丢弃;鸡骨也只是简单处理一下用于制作低价的骨粉。其实这些副产品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将大大提高养殖场的综合效益。

我们可以看看江苏的一个养殖场的案例。这个养殖场位于江苏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的养殖户老赵发现,鸡粪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原料。他开始尝试用鸡粪来种植蔬菜。他选择了3 - 4种冷门绿植,比如羽扇豆、紫花酢浆草和紫叶酢浆草等来对比。羽扇豆适应能力很强,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而且它的根系发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紫花酢浆草花朵美丽,对光照要求不是很严格,还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紫叶酢浆草叶子颜色独特,观赏价值高,耐热性好。老赵发现,用鸡粪种植紫花酢浆草的效果特别好,紫花酢浆草长得茂盛,他收获的紫花酢浆草一部分用来观赏,卖给了城市的花卉市场,另一部分加工成干品,卖给了一些药厂。这看似是个小尝试,却为他的养殖场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在四川的一个山地养殖场,这里的地形起伏较大。养殖户老孙在养殖黄羽肉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注意到,山上的野草资源丰富。他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野草利用起来。于是,他在养殖场周边圈了几块地,种上了黑麦草、紫云英等冷门绿植。黑麦草产量高,在冬季也能生长,能够为鸡提供青饲料,而且营养丰富;紫云英不仅适合在南方湿热地区生长,还能改善土壤肥力。老孙把养殖场的一些废旧设备改造成简易的自动投喂装置,每天定时将黑麦草投喂给鸡。鸡吃了这些新鲜青饲料后,体质变好,发病率降低,而且产出的鸡肉更加鲜美。同时,老孙还收集了鸡毛。以前这些鸡毛都被当作废弃物处理,现在他把部分鸡毛卖给了一家工艺品厂,用来制作羽毛工艺品。这些羽毛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上很受欢迎。

黄羽肉鸡的综合利用,不仅仅是对养殖场的效益提升,更是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一种优化。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鸡的内脏等副产品进行处理。比如,鸡肝可以加工成动物肝脏冻干,卖给一些宠物食品厂或者滋补品市场。在云南的一些养殖场,当地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饮食文化,养殖户们就开发出了一些特色的黄羽肉鸡产品。比如,把黄羽肉鸡炖煮成独特的药膳鸡汤,搭配当地的中药材,如三七、天麻等。这种药膳鸡汤在当地和周边地区很受欢迎,而且价格也更高。

再来说说养殖周期中的效益问题。像在广东的一个养殖场,养殖户老陈养殖黄羽肉鸡已经3年了。他发现,如果只在肉鸡出栏的时候卖掉,一年的利润有限。后来,他开始尝试短期养殖和长期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在冬季,他采用散养的模式,养殖一些小型的黄羽肉鸡仔,饲养30天左右就出售。这些小鸡仔因为采用了散养模式,活动空间大,肉质鲜嫩,很适合当地的农家乐市场。而在春季到秋季,他采用规模化养殖的方式,养殖周期90天左右,这些肉鸡主要供应超市和餐厅。通过这种模式,他的养殖场一年四季都有产品产出,年度效益大大提高。

而且,在一些地区,养殖场的养殖密度也是个问题。像在广西的部分养殖场,由于地形相对平坦,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养殖密度过大。这就导致疾病传播快,空气质量差。而一些南方的山区养殖场,比如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养殖户利用山区的地形优势,采用分散式、阶梯式的养殖模式,既降低了养殖密度,又能充分利用地形资源,减少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对于黄羽肉鸡养殖场的转型,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在浙江的一个养殖场,以前主要是进行传统的肉鸡养殖。后来,随着市场上对高品质肉类和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增加,这个养殖场开始转型。他们在养殖过程中,更加注重养殖环境的改善。通过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调节养殖舍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对鸡群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鸡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在副产品开发方面,他们利用鸡的血液制作成铁强化酱油,这是一种创新的加工方式。这种铁强化酱油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养殖场的效益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如贵州的一些苗族村寨,黄羽肉鸡有着特殊的养殖方式和文化内涵。养殖户们会按照传统的习俗进行养殖,并且在特定的节日会用黄羽肉鸡制作精美的传统美食。他们发现,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黄羽肉鸡产品很受游客的欢迎。于是,他们开始和当地旅行社合作,开发特色养殖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参与到黄羽肉鸡的养殖过程中,体验抓鸡、杀鸡等传统农事活动,同时还能品尝到用黄羽肉鸡制作的美食。这样不仅增加了养殖场的收入来源,还推广了当地的民族文化。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黄羽肉鸡养殖场的转型和副产品的开发有着很大的潜力。但是,这需要养殖户们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域、地形、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养殖和副产品开发方案。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不能因为追求产量和效益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那么,面对市场上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竞争,其他地区的黄羽肉鸡养殖户又能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呢?

0 阅读:0
小妍养殖

小妍养殖

科学养殖指南,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