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3月9号那天,我刷微博,突然看到#苏州零碳工厂开工#冲上同城热搜,当时我正琢磨着苏州的经济半年报——GDP增速6.2%,妥妥的长三角十强城市Top 1!这可是个连机场都没有的地级市啊,简直就是现实版扫地僧,闷声干大事,默默地就把北上广深甩在了身后。
话说回来,现在哪个城市不想上热搜?可为什么-全国首个-的头衔总是被苏州拿下呢?这也太卷了!
记得三年前我去盛泽镇调研纺织业,当时企业家指着那些轰隆隆的染整设备跟我吐槽:-这些老机器看着low,改造的成本比买新的还高!-现在再去盛泽,隆晟新能源的工地上,厂房屋顶铺满了蓝汪汪的光伏板,像一片蓝色海洋,科技感十足。
这个投资10个亿的零碳工厂,里头的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就像个巨型-充电宝-,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反向给电网输送电能,牛掰!这让我想到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系统,但是苏州人明显更懂工业应用场景——别人还在纠结光伏板装屋顶还是地面,他们已经把513个工业小类捏成一个闭环系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就像市工信局王处长在开工仪式上说的:-从碳纤维支架到储能电堆,方圆五十公里都能找到供应商,这就是苏州速度!-
走在工业园区,我感觉脚下都在震动,那是地铁9号线盾构机的声音。
这条地铁线串联了纳米产业园和零碳工厂,堪称-科技动脉-,未来还会和苏锡快线在昆山交汇,想想就刺激!看着规划图上纵横交错的轨道线,我突然get到了苏州交通网的野心:它不像上海地铁追求客流量,而是像精密仪器里的齿轮一样,把中科院材料所、西交利物浦大学和灯塔工厂这些高科技资源精准地连接起来。

去年我去武汉高校招聘会,一个手握10份offer的华中科大博士,直接上了苏州的-人才专列-,他跟我说:-苏州地铁修到哪,我就敢在哪买房——产业聚集度比学区房更保值!- 现在看来,这眼光,绝了!
翻看全球灯塔工厂名录,博世苏州工厂的案例让我陷入了沉思。
深圳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制造业,而苏州却在注塑车间装了2000个传感器,这种-笨功夫-在去年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上半年新能源产业23.7%的增速,背后是宁德时代研究院与苏州大学联合实验室的217项专利转化。
这就像南大苏州校区李教授在新能源论坛上说的:-苏州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把每个细分领域都做成了六边形战士,没有短板!-
夜幕降临,我站在东方之门,眺望金鸡湖两岸的璀璨灯光。

通苏嘉甬高铁的灯光倒映在湖面上,与零碳工厂的储能基站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充满未来感的画面。
苏州没有浦东的摩天大楼,但它却用规上企业4.2%的研发投入强度,在工业赛道上跑出了令人窒息的速度。
当我们还在讨论-地级市天花板-的时候,苏州已经把天花板变成了起跳板——毕竟,能同时让西工大航空航天团队和特斯拉供应商落户的城市,需要的不是热搜认证,而是产业链条碰撞出的真实火花!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