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1944年,66岁的朱安冲着前来劝阻她不要出售鲁迅藏书的工作人员怒吼。
这个安静得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人,第1次拼尽全力为自己呐喊,也是最后1次,这句话积攒了她一生的委屈与压抑。
1906年,绍兴周府张灯结彩,锣鼓唢呐齐鸣,一场热闹的婚礼在宾客的祝福声中举行。
新娘上花轿时,却出现了意外。
她一抬脚,一只鞋不合时宜地脱落,藏在塞满棉花的鞋子里的三寸金莲露了出来。
宾客面面相觑,成亲时掉鞋是凶兆,冥冥之中似乎预示了新人不幸的婚姻。
新郎是被母亲“略施小计”,从日本骗回来成亲、一脸阴郁的鲁迅,新娘是苦等7载、娇羞中带点欣喜与忐忑的朱安。
洞房花烛夜,静得可怕。
第二天,人们发现新郎脸上被印花被的靛青染青了,估计他前一晚可能蒙在被子里哭了。
至于新娘是如何熬过那个漆黑漫长的夜,有着怎样的心酸,无人知晓。
婚后第4天,鲁迅回到日本继续求学。
他们做了几十年名义上的夫妻,却从来没有夫妻之实,一个守了一辈子活寡,一个活成了苦行僧。
鲁迅曾对朋友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878年,朱安出生在绍兴城一个商贾之家,她从小按照典型的旧式女子培养:三从四德,没文化,没自我。
21岁那年,她被鲁迅母亲鲁瑞相中,定下婚约。
接受新式教育的鲁迅十分抗拒,写信让母亲退婚,母亲却拒绝了,在那个年代,被悔婚女子,等待她们的将是残酷的命运。
鲁迅让步了,那就让她放足、进学堂吧,但守旧的朱家并没有放在心上。
眼见婚事一拖再拖,朱安也成了大龄姑娘。鲁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略施小计,谎称自己生重病,将儿子骗回来成了亲。
被封建婚姻绑在一起的两人,开始了不幸的生活。
为了减少交流,鲁迅把一只箱子的底和盖分别放在两处:要换洗的衣服放在自己房间床底下,而箱盖放在朱安房间,里面放着他要替换的干净衣服。
1919年,鲁迅卖掉绍兴老宅,举家迁往北京。
有着根深蒂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思想的朱安不得不告别娘家亲人,来到陌生的北京城。
她每天费尽心机地照顾鲁迅的生活,以为只要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终有一天鲁迅会对她回心转意。
但没想到,鲁迅却与灵魂相通的学生许广平产生了情愫,1927年,两人正式在上海同居。两年后,许广平产下一个男婴,取名周海婴。
朱安听闻,既高兴又心酸,高兴的是鲁迅终于有后人了,心酸的是自己依然孤身一人。
她从未得到丈夫的爱,更不会有一儿半女,此生只能与婆婆相依相守。
1936年,鲁迅溘然离世。朱安在北京家中设置灵堂,为他祭奠。七年后,婆婆也离世了,朱安便与一位老女佣相依为命。
周作人、许广平定期给她寄钱,但战争时期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她的日子越发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1944年,万般无奈下,她决定听从周作人的建议,出售鲁迅藏书。
文化界的人听说后,纷纷写信来劝阻,甚至派了唐弢、刘哲民专程上门劝说。
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心酸,朱安吃的是汤水似的粥,配几块酱萝卜。
面对劝说,这个一向沉默安静的女人忍不住爆发,“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他的遗物,你们也保存保存我呀。”
一句话道出了她一生苦楚与委屈。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又怎么会去卖先生的遗物呢?她比谁都更珍惜鲁迅的藏书。
大家听闻后纷纷给她捐钱,但大部分都被她辞谢了。朱安“宁自苦,不愿苟取”,她知道鲁迅先生一生高洁,不愿意丢了他的颜面。
去世前一天,她泪流满面地说,此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到鲁迅的唯1后人周海婴。
她说,“周先生对她并不坏,彼此间也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她应该原谅他......
许先生待她极好,懂得她的想法,肯维持她不断寄钱来,他的确是个好人。”
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她依然感念别人的好。
这位善良的女人唯1的遗愿是希望与鲁迅先生葬在一起。
然而,生前被遗忘的她,死后遗愿也没法得以实现。她最终被葬在了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墓地。
她这一生孤苦无依,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安静地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那个年代,有多少如她一样的女子,身陷封建泥潭无法自拔,对自己的命运天听由命,最终沦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七君子”中唯 1的女性史良曾说,“妇女得不到解放,整个民族就讲不上解放!”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女性意识觉醒、婚姻自由的时代。
我们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是面对错误的婚姻,也有重启人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