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居家的小男人,前几次的内容我们聊了欢乐颂里面的邱莹莹、关雎尔和樊胜美。那接下来还剩两个人物,一个就是安迪,还有一个就是曲筱绡。我可以提前透露给大家,欢乐颂五个女孩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曲筱绡,所以我把她放到最后一期来讲。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安迪,其实安迪这个人物我觉得从编剧的角度来讲,编的部分太多了。这个人物身上给的元素太多了。非常离奇悲惨的一个身世、高学历的海归、高智商、高能力、高颜值、有洁癖、不愿意跟别人有身体接触、很孤独、但是又向往温情。
你再去仔细分析这些元素,它们里面有一些东西是相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编剧臆想的成分更多一些,他不是特别落地的一个人物。今天我们的内容就不分析安迪这个人。那既然我们的主题是说原生家庭,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安迪的原生家庭。
安迪的原生家庭非常的悲惨,她的妈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她爸爸和外公在她妈妈发病这时候,在安迪还很小的时候把她抛弃了。她他还有个同样患了精神病的弟弟。从小就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安迪被人领养,等她成人之后,安迪的爸爸找到她,向她表达他和她外公对安迪的歉意。
不管是言语上的还是行为上的,包括她外公把所有的财产留给安迪,都是希望她能够原谅他们当年所做的一切对她造成的伤害。但是安迪从头到尾都很冷漠、很排斥,不希望跟他们有任何瓜葛。直到最后她外公去世的时候,安迪站在楼下流下了眼泪。
电视剧里面没有对眼泪这个情绪再做更多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成安迪有一点难过,或者说她原谅了她外公,或者说她为自己之前的那些压抑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
其实在我们的育儿群里面也聊过很多次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家庭关系,有各种各样的亲子关系。中国式的家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父母的那种“我都是为了你好”,然后就是这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所有的事情对孩子的打骂、惩罚、折磨、羞辱,一切的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那这样的父母他们其实在行为上是很矛盾的,在生活上他们自己会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把好的资源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上好的学校,然后正是因为迷恋自己,对孩子这些付出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太伟大了,从而认为让孩子承受父母的那些负面、阴暗的东西都是应该的、自然而然的。我都是为了你好,就变成了我是父母,我做什么都是对的。
我们尝试去找这样的父母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其实这就是原生家庭的一个魔咒。如果你去追溯这样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肯定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他们也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长大的。
如果你自己没有觉知,没有对自我、对亲子关系的一个理性判断的话。这个原生家庭的魔咒就会一代一代一代一代无限循环下去。人类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算计的物种,他有付出,不管他嘴上说的多么好听,不需要回报,多么伟大。但其实潜意识里面他是需要回报的。这个回报可能并不是很实际的一个行为或者一件事情,但他是需要回报的。情感上的认可,或者被施予的人需要在其他的方面承受一些东西。
这种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不仅在亲子关系,也在亲密关系里面都是存在的。所以当父母非常快乐地沉溺在父母那个角色里面,为孩子做这做那的时候,甚至有时候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因为生养了你。他是说需要孩子回报的,而这个回报就是当父母不管对孩子做任何攻击或者是人格上的侵犯,孩子需要承受。
你不要觉得听到说父母去攻击或者侵犯孩子人格是多么严重的事情。不是这样的,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只是大多数已经长大的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成长,但并不觉得,而并不觉得这个事儿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个魔咒又将带到他的再生家庭里面去,他在为他的孩子付出,再以爱的名义伤害她的孩子。
然后因为每个人都不同,那在这个养育的过程中,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身体上的打骂,精神上的折磨,给孩子的童年整。一个成长的过程,甚至一辈子都会留下很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看不到头的、很痛苦的时期。
当小时候那个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一天天长大,变成一个大人,变成一个有行为能力的大人。当他足够可以面对自己童年遭遇的时候,就像安迪面对他的爸爸和外公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是否原谅自己的父母。
在汉语词典里面,“原谅”的意思是对过失、错误一系列行为的宽恕和谅解。“原谅”这个词儿意味着做出这个行为之后就到此为止了,不会再有后续行为了。所以原谅其实在亲子关系里面是不存在的,因为不管你原谅还是不原谅,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是他们永远是你的父母,这个关系是延续的,它不是到哪个点就可以终止的。
所以理性的去解释原谅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我们来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爸爸骑着摩托车托着他的儿子折磨他,孩子赤身裸体,全身都是伤,那个孩子看着也就七八岁吧。我们说不管这个孩子他现在不懂事,或者说以后懂事了,这种打骂对他人生造成很大的伤害。
理性的说,他是没有办法选择原谅父母或者不原谅父母的。更进一步的原谅和不原谅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只能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他被父母长期折磨、打骂。如果这个孩子成年后有这样的觉知,有意识到家庭关系问题,那他只有在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才能明白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什么,他只有在充分接受真相的基础上,才足够有力量去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这种思考是需要智慧,需要冷静的去分析的,而不是情绪化的去原谅或者不原谅。所以如果你也曾经经历过那些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折磨和痛苦,你一定要明白。我们跟父母之间事实上只存在接受和不接受的问题,不存在原不原谅的问题。
接受意味着你愿意付出勇气去看到事实的真相,然后在这个真相的基础上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觉知,努力的改变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会有能力去给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和家庭做选择,那家庭关系其实也是一直在变化的。当我们成长,当你拥有再生家庭,你会发现你跟原生家庭的关系也发生着一些变化。
多了一代人,你会发现你跟父母的一些相处模式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所以如果大家正在尝试构建一个新的更好的相处模式,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一些根本问题还是没有改变。我觉得也不需要一定去纠结出一个结果来,不要试图改变父母,也不要一直为难自己,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东西,痛苦的关系,它不是健康的关系,不管他是什么关系,我们一直在学习爱一个人,在接受别人的爱。
但是你要知道,在亲子关系里面,并不是所有父母对孩子都是有爱的,这是事实。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可以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有机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陪伴我们的孩子和他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