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系列活动——中国新民乐创始人之一马久越大师分享课“中国音乐的跨界之旅”在三里屯·爱乐汇艺术空间圆满举办。马久越在大师分享课中通过自身经历让观众们更清晰的了解了中国音乐的发源形成、演化与现状;在现场播放了部分马久越作品的乐曲片段,马久越向观众介绍乐曲背后的创作灵感与幕后故事。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时间,让观众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马久越是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也是中国新民乐创始人之一。多年以来,他担任过大大小小无数音乐会音乐总监,其中被大家熟知的《国家宝藏》音乐总监,Bilibili等大型晚会音乐总监,都是马久越工作的一部分,今年开年爆款的《中国奇谭》第三集《林林》主题曲也同样出自他之手。
格莱美音乐奖评委Jeff.Rona先生更评价其为“世界音乐的作曲天才”。
由他所创作和监制的大量新民乐作品也给国内音乐人、新民乐爱好者带来感悟与冲击。其中《聆听中国》系列堪称音乐界的范本。《聆听中国·月舞》被中、美两国图书馆收藏;《聆听中国·精灵》连获第十一届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民乐专辑”、2019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大奖“最佳室内乐专辑”、2019年度最佳LP黑胶唱片奖两项大奖,被发烧友誉为“登峰造极的发烧天碟”。
分享课开场马久越为观众简要介绍了中国民乐历史,让观众对中国民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从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创作“新民乐”的道路。他自幼学习柳琴,13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二胡,1990年又于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合唱指挥。但青年时期是“叛逆型”的,在音乐学院时,先后组建“独立作战”乐队,“地平线”乐队,担任主唱及键盘,摇滚、流行、爵士乐等各种音乐类型也都有所涉及。马久越说“其实我没有学过作曲”,但正是因为他对各种音乐类型都有涉猎,这种经历也成为了马久越创作“新民乐”时的“国际元素”来源。在他的创作中,对民乐乐器选择上有所取舍,保留古风韵味不丢失;再将世界乐器融合进来,借鉴爵士乐的和声,丰富作品的肢体;又借鉴很多节奏的玩法让音乐有强烈的起伏感,从而形成“新民乐”的风格。
分享课后半段马久越现场边播放作品乐曲片段,边讲述创作时的灵感与趣事。第一首是马久越和国外合作的第一张唱片《聆听中国·月舞》中的第一首曲目《春江花月夜》,当时他和青年琵琶演奏家赵聪去丹麦录音棚录音,试了很多麦后最终挑了一杆金麦,这个音色特别好听,录音师对他说:“你不傻这个最贵”。从而也结识了这位国际著名爵士录音大师汉斯·尼尔森,他们从争吵开始逐渐到志趣相投,成为很好的音乐伙伴。
随后播放的曲目是《东方丽人》,马久越通过前后两首曲目谈到了欧洲人和中国人的不同审美,中国人或许更喜欢《春江花月夜》典雅优美的抒情,而欧洲人会更多的喜欢这首《东方丽人》,它更富有节奏感,更加迷幻……
在分享课现场,还为观众播放了今年爆款、和B站联合制作的《中国奇谭》第三集《林林》主题曲《胡不归去》。马久越根据不同的剧情与场景使用了不同的乐器,中国传统的笛、箫、中阮等国风音色,与此同时,他也使用了如管弦乐、电子与合成器等等来表现打斗的场景。虽然只有短短1分多,但却与剧情相得益彰,让故事的韵味得到升华。马久越表示此曲完整版单曲已经制作完成,大家可以期待起来了!
此次大师分享课马久越为观众讲述了中国音乐的跨界之旅,今后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将会继续邀请更多的流行音乐专业人士,与观众分享更多有关流行音乐的一切。
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创立于2015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健康发展,推动流行音乐的创作和传播,经过八年的积累沉淀,已邀请百余组艺人,举行了百余场系列活动,持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音乐人参与其中,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项年年举办的流行音乐盛会,音乐周立足北京、放眼国际,已然成为了北京流行音乐的一张文化名片,涵盖多元素音乐风格,奉献高水准的艺术演出,传播流行音乐文化,创造时代潮流符号,展现音乐匠人"造物以情、匠成于心"的至高境界。
音乐周不仅邀请国内外流行音乐领域大师级的音乐人登台演出,同时非常注重为优秀的国内外音乐人提供展示的舞台,每年通过音乐周平台为更多国内外音乐人举办全国巡回演出,传播音乐文化。
【主办单位】北京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承制】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
【支持单位】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商务运营】北京售放传媒广告有限公司